天天百科

《延禧攻略》皇上表白璎珞被拒 其实皇上吃的不是醋(吃的是苦酒)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延禧攻略》 皇上表白:“你想飞上枝头找我不是更方便?我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皇上以为自己这样的表白志在必得。

没曾想魏璎珞直接拒绝了,说自己高攀不起!

皇上大发雷霆!观众打呼“皇上吃醋好可爱!”

完了还转身说:离傅恒远一点!!!!

皇上吃醋了!那这个醋到底是什么?吃醋怎么会说是吃的苦酒?那为何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称之为吃醋呢?这还得从我们悠久的“醋文化”谈起。

中国作为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的《周礼》以及孔子《论语公治长》中已经有了酿醋的文字记载。

但关于“吃醋”这件事,还是唐太宗一手导演+监制的。

唐太宗看房玄龄劳苦功高,想要赏老房几个美人当小妾,但房夫人不同意,房玄龄怕老婆,所以总是拒绝。于是唐太宗就把房夫人叫来说,“你要是不接受你老公娶小亲,就定你死罪!”并赐给她一杯毒酒,让她自己选。没想到房夫人将"毒酒"一仰而尽。实际上这不是毒酒,而是一杯醋。由此,“吃醋”成为男女情感之间的代言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酿醋的作坊。北魏《齐民要术》一书中,共收载22种制醋方法,其中一些方法沿用至今。食醋是谷物或酒槽等酿成的含有醋酸的液体,古代称其为酶(cu)、“苦酒”、“米醋”等。所以说皇上“吃醋”也可指是“吃酒”。

关于“醋”的产生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夏王朝的第五代君主杜康发明了酿酒技术,他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出错,发酵过了头,至第廿一日酉时开缸时,发现酒液已经变酸,但是香气扑鼻,且酸中带甜,颇为鲜美可口。于是,墨塔便将“廿一日”加一“酉”字,给这种酸甜的液体取名为醋。 醋字是个形象字,记录的是墨塔酿酒出错,廿一日酉时开缸酒变成醋的传说。

由此,醋也就和酒有了一些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医学大师陶宏景指出:“醋酒为用,无所不入。……以有苦味,俗称苦酒。”《唐新修本草》中说:“醋酒为用,无所不入,逾久逾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

关于“醋”字的出现,宋代的史绳祖认为:“九经即四书五经中(《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并无"醋"字,只有醯及和用酸而已,至汉方有此字”。

篆文

(酉,即“酒”)

(昔,过去),表示陈年老酒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变酸。其造字本义是指用于烹饪、调味酸味液体,由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

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的写成。“醋”的字形结构表明,古人是在自然环境中发现醋的,最早的醋是变质的酒。

但“醋”字是在汉代才出现时,其最初具有回敬、报答之意。《说文》中解释“醋”为:“醋,客酌主人也”,即客人回报主人的意思。

《仪礼特性饮食礼》中有下列句子:“尸以醋主人,主人拜受爵,酢如主人仪。”唐贾公彦注:“醋,相报之义。故醋做酢。”很明显,这里的醋和酢的含义是相同的,是酬谢、报答之意。但也正是在汉代“醋”逐渐由最初回敬、报答之意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食醋”。到唐末“醋”就用来专指食醋。

“醋”已经伴随着中国文化数千年,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文化中,食醋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

山西人善制醋,山西人爱吃醋,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由此山西素有“老醯儿”之称,这其中最出名的也就数寇准“寇老醯儿”了。

如果觉得《《延禧攻略》皇上表白璎珞被拒 其实皇上吃的不是醋(吃的是苦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