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咽喉肿痛的针灸治疗方案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于中医“喉痹”“喉痈”“嗌肿” “喉风”“乳蛾”的范畴,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 适为特征。《诸病源候论》曰 : “喉痹者,喉里肿塞痹 通,水浆不得入也。”“脏腑冷热不调,气下哽涩,结 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多 因风热外袭、肺胃实热、肺肾阴虚所引起。病位在咽 喉,涉及肺、胃、肝、肾等脏腑。咽喉肿痛见于现代医 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 周围脓肿及咽后壁脓肿等。针灸对咽喉肿痛有较好 的疗效,但应注意对原发病的配合治疗。 “同功穴”是由导师王富春教授在腧穴配伍 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选穴经验首次提出的一种新

循经取穴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针 灸治疗咽喉肿痛取穴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 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为主。手阳明大肠经“是主津 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 指痛不用”,主治“咽喉肿痛” ;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 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 盆,循喉咙,复合阳明”,经别循行于喉咙所在部位; 足阳明胃经“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 缺盆,下膈,属胃,络脾”,经脉循行于喉咙所在部位, 所属腧穴可治疗咽喉肿痛。统计结果显示,手阳明 大肠经选取腧穴频数比例达到32. 16%,手太阴肺 经选取腧穴频数比例达到23. 79%,足阳明胃经选 取腧穴频数比例达到14. 54%,条经脉的腧穴选 取频数最多,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分经 主治规律。

分部取穴规律 邻近作用是腧穴的治疗作用 之一,也即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临近部位的病 证;远道作用,这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 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 的病症。根据选穴所在部位分析统计显示,针灸治 疗咽喉肿痛临床取穴有着按部位选取的规律,上肢 部的腧穴频数百分比达52. 92%,头颈部的腧穴频 数百分比达到 29. 57%,下肢部的腧穴频数百分比 达到10. 89%。上肢部的少商、合谷和商阳,头颈部 的颊车、大椎和扁桃体穴,下肢部的内庭选取频数分 别较多,体现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和“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腧穴分部主治规律。辨证取穴规律 临床上针灸治疗疾病常根据 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腧穴,体 现了治病求本的原则。咽喉肿痛病位在咽喉,临床 辨证大致可分为风热壅肺

现代医家针灸治疗咽喉肿痛选用 59 个经穴,其中特定穴23 个,占51. 11%,应用总频 次为168 次。特定穴中应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共选 用17 穴, 107 频次;其次为原穴,选用4 穴, 42 频次。 五输穴为临床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从选 穴运用频次分析结果可见,五输穴中选用频次较高 的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主治咽喉肿痛;商阳为 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可主治咽喉肿痛;曲池为手阳 明大肠经的合穴,亦可主治咽喉肿痛。原穴为十二 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的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 位,《灵枢经·九针十二原》说 : “五脏有疾,当取之 十二原”。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发挥维护 正气的作用。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选用频 次较高,体现出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 功能。

如果觉得《咽喉肿痛的针灸治疗方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