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诞生五年 跻身世界一流赛事(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如何做到的)

2023-07-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图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官方图

从2015年启动首届比赛的报名至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办才第5年,在国际顶级大赛的阵容里只能算是“小鲜肉”。但就是这项年轻的赛事,却因“严谨而稳定的赛制、清晰而坚定的责任感、强力而有效的扶青成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据悉,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在首届比赛举行时就被国际古典音乐权威杂志《Musical America Worldwide》列入“2018全球顶尖音乐赛事指南”,今年更被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吸纳,成为这个云集了各大顶级赛事的“豪华俱乐部”中的一员。组委会执行主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这也是国际音乐界对赛事品质、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图说:大卫·斯特恩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评委会豪华阵容 全领域助力新人

第三届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开启报名的同时,由13位明星评委组成的豪华阵容也随之亮相。“不仅仅是阵容豪华,他们的专业构成也是组委会千挑万选的,只为了能给选手们全方位的帮助。”

由评委主席、著名指挥家大卫·斯特恩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徐惟聆教授领衔的评委会,还包括古典乐经纪行业传奇人物马丁·坎贝尔-怀特,小提琴家、教育家格伦·迪克特罗,世界级音乐厅演出负责人埃马纽埃尔·翁德雷,小提琴演奏家、室内乐组合创始人李伟纲,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宁峰,小提琴家、教育家、室内乐组合创始人菲利普·塞策,小提琴家、教育家哈加伊·沙哈姆,小提琴家、指挥家与教育家乔尔·斯米尔诺夫,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竹泽恭子,格莱美获奖者、当今世界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大提琴家王健等。

图说:评委们在比赛中打分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众所周知,对一项国际大赛来说,评委是否有影响力、评委是否有公正的名声,都将能左右选手们是否报名的决定。”周平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从创办之初,就有严格的评委规则,即如果选手和评委之间存在师生关系,必须在赛前申报,组委会会公开所有师生关系、公开所有评分,“经过两届赛事的验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都已得到了国际公认——事实上,透明到公开所有评分,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

但是,公平公正还只是这项赛事的“标配”。周平表示,这项赛事之所以短时间内就能声名鹊起,原因绝不仅限于公平公正,“还因为组委会是真正从选手出发、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考虑来选的评委。我们和评委们都有协议,确保每轮比赛之后未能晋级的选手可以参与选手咨询会,和评委一对一探讨需要改进的地方。决赛后,参与决赛的选手同样也有咨询会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

据悉,本届13位评委在古典音乐行业各自领域内都是领军人物,包括了著名独奏家、著名室内乐组合灵魂人物、演出行业领袖、小提琴家兼教育家等等。“当初在邀请时,就考虑到了一名小提琴选手未来发展所需的各个维度的指导,技术上怎么提高?和别人该怎么合作?演出机会怎么获得?他们疑惑的问题,都能在这些业界前辈身上找到答案。这项赛事,也和上海这座城市的风格一样,有了细腻的感觉。”

图说:第二届比赛"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的捷克选手奥尔加·什劳布科娃在演奏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摄

史上最长赛程 纪念斯特恩精神

本届赛事的赛程,将为历届最长,从新闻发布会到新增的赛后音乐会,共22天。周平介绍,赛程中主要增加的是赛后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为了纪念艾萨克·斯特恩这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979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来中国访问,他也是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他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默里·勒纳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电影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对中国的访问,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师的尽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影拍出后,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还获得了198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2020年是艾萨克·斯特恩诞辰100周年,上海以他名字来命名的这项国际赛事,也将用一场以《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纪录片为主题的音乐会,来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组委会透露,这场音乐会将安排在比赛结束后进行,本次获奖和前两届的部分获奖选手将同台演绎;此外,还将邀请部分当年在这部纪录片中出现过、受到过艾萨克·斯特恩指点的音乐家出席,包括担任本届评委的王健。

除此之外,贯穿全年的“大师印迹”系列微信推送、比赛现场的艾萨克斯特恩百年回顾照片展,也将全方位地展示这位大师的成就和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

“这项赛事从赛事名称的设定,就决定了它国际主流赛事的定位,”周平说,“艾萨克·斯特恩先生是致力于国际音乐交流的著名艺术家,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华的音乐大师,以他的名字命名赛事,除了纪念,也有继承他大力培养新人、促进世界音乐交流的传统的意思。本届比赛,我们除了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启动征集活动,评选‘艾萨克·斯特恩人文精神奖’,还增加这场纪念音乐会以及其它纪念活动,也是希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图说:第一届比赛,德国参赛选手斯特凡·塔哈哈在比赛中演奏《梁祝》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百年名团 持续扶持青年音乐家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是伴随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国际化进程而诞生的赛事。随着上交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比赛也已跻身世界一流赛事的行列,”周平说,“上交今年迎来了140周岁的生日,通过包括比赛在内的立体化网络扶持新人音乐家,将是这支百年名团永远不变的责任。”

百年名团创办的赛事,也体现了自己的坚持和自信。每届比赛虽都有亮点,但整体规则却是不变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从创办之初,就已经定下了国际音乐比赛中堪称最高标准的赛制、规则,所以我们本届比赛只会在一些细节上有微调,比如中国作品演什么,比如增加一场赛后音乐会,但框架都是不动的。”余隆告诉记者,“所有成功的大赛,无论举办到多少届,它的赛制规则必然是一以贯之的、持续稳定的,这样选手也好、评委也好,才能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朝令夕改不能称之为顶级比赛。”

因为持续稳定,赛事也得以持续发力,给全球音乐新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强大的平台——组委会有实力打造优质的职业发展平台。

合作机会也不仅仅限定于上交。前不久,上海乐队学院举行了5周年毕业典礼,海内外近10家知名交响乐团的团长都亲赴上海道贺,也体现了上海交响乐团的影响力。目前,和上海交响乐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国际顶级乐团,遍布欧美、亚洲,上交和小提琴比赛组委会,已经为选手们建立起了各大洲际合作网络,可为优秀选手提供演出、唱片录制、国际经纪公司引荐等一系列职业合作资源。(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如果觉得《诞生五年 跻身世界一流赛事(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如何做到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