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德阳味道 非遗美食|金面子蒸猪头绵绵悠香(中江手工挂面柔滑可口文旅德阳 文旅德阳)

2023-07-05 分类:养生资讯

日前,四川省“天府旅游美食”发布仪式上正式推出了100道全川最具代表性的省级天府旅游美食。德阳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共43道非遗菜品,种类丰富,技艺独特。

为此我们特推出【德阳味道 非遗美食】专栏,展示德阳饮食文化的无尽魅力和深厚内涵。

金面子蒸猪头

金面子蒸猪头,取自醒园录食谱中古法制作,在保证传统优点的同时加入了去腥、天然回香等制作方法。多种香料,自成一格,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乡愁的记忆,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03:19

蒸猪头作为罗江特有一道美食,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关注报道,成为罗江的文化记忆,是罗江的一张美食文化名片。

制作工艺流程

一、去腥(浸泡、腌盐、炒)

取罗纹江的水将生猪头浸泡在水缸里一夜,并抹盐腌味,最后用少量的白糖将猪脸炒至金黄色。

二、卤

将早已碾碎混合的天然味料八角、茴香、桂皮、盐等放入铁锅中的沸水里进行熬制,边熬制边用木棍不断搅拌,待香味四溢,水颜色变深之后,加入浸泡好的猪头,卤制香味溢出时,猪头七到八成熟时取出。

三、蒸

将卤好的猪头捞出到木制蒸笼蒸熟。

标准及特点

金面子蒸猪头,取自醒园录食谱中古法制作,菜品形美,味绵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风味独特。

营养价值

软糯爽口,肥而不腻,老少皆宜。

中江手工挂面

中江手工挂面始创于北宋淳化年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盛行于元代,到明末清初,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并在各地行销。

中江手工挂面不仅历史悠久,其生产制作过程也堪称艺术表演,制作过程中最有观赏性的是抻大条、抻小条,在生产中一般是师徒配合,面条在师傅手里和案板上揉、搓、拉、扯,结合得妙至毫巅,面条被右手有节奏地重重摔向案板,发出亢奋的撞击声,传递出左手后却在空中形成美妙的绳圈绳线。徒弟坐在面桶边,和师傅隔着两三米远,那灵动如蛇的面条钻到手中后显得非常乖巧驯顺,一圈圈一层层地盘到面桶里。最浪漫的事当然是挂面,在阳光下,面条完成她最后的升华。一根根手工制作的面条,拉伸成4米多长,粗细均匀、细如发丝的挂面,像丝绸般顺滑,如流水般轻盈,如旗帜般招摇,又如琴弦般被太阳光洁的手指抚弄,劳作其间的师徒架上架下拉杆晒面,似舒缓优雅的舞蹈。

02:35

清代名臣孟邵赋词曰:“ 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称道骨仙风。宫廷华府觅芳踪,玉碗增色,只为银丝种。一经巧手斡旋出, 面中再无昆仲。至今盛名犹称颂。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被乾隆皇帝大加赞赏,一时让中江手工挂面名动京城。道光年间,诗人王朗山留有“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的诗句,即是中江手工挂面达到鼎盛时期的反映。

当今中江挂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生日要吃挂面,寓意长命百岁;走亲访友要送挂面,这是最常见的伴手礼,它已经成了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在2017年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中,中江钟氏挂面以其独特技艺为德阳赢得了“一座城 一碗面”的美誉。

制作工艺流程

原料及配比

小麦粉:鸡蛋:饮用水:食用盐:菜籽油=50:4:8:4:1

制作流程

和粉→划条→盘条→发酵→抻条→上竹→铺粉→上架→拉面→晒面→切面

标准及特点

特点:中江手工挂面为手工制作,面条细如发丝,味甘色白,柔滑可口,面体因为经过多次发酵而有微孔,而且风味独特,回锅如新。

营养价值

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营养丰富,荤素皆宜,和胃健脾。

飘香千里的家乡味道

传承百年的传统手艺

咸香浓郁 口口生香

德阳美食

是无数德阳人记忆中的美好

德阳味道 非遗美食|金面子蒸猪头绵绵悠香 中江手工挂面柔滑可口文旅德阳 文旅德阳 前天

如果觉得《德阳味道 非遗美食|金面子蒸猪头绵绵悠香(中江手工挂面柔滑可口文旅德阳 文旅德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