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谈谈那些内驱力强的孩子 都是怎么养出来的 (干货收藏)

2023-07-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来源: |张玉石名班主任工作室 ID:gh_b1b51e7f9501」

这些年,越来越多”别人家的孩子“出现在我们面前:

文能诗词拿冠军、理能高考上清华的武亦姝,北京高考状元王淇颖···

有一位家长在我们后台留言提到:

别人家孩子的家长似乎什么也不用做,连发条都不用拧,娃就像自带小马达,不仅早早把作业做完了,开始刷英语分级阅读,自己再找点高年级的奥数题做做。即使放松的时候,也是在看书,看的还是文学名著古文地理历史科技文!

而自己家的吞金兽每天吼上千百遍作业就是拖拖拉拉,多做两道计算多背一首古诗都要十八般武艺上阵,让娃每天练上半小时钢琴更是威逼利诱斗智斗勇……简直每晚都在上演‘第三次世界大战’。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变的如此优秀的?

晚上20:10,一群来自北上广的中小学学生,刚刚结束一场圆桌讨论。

这次的主题是《时间就是金钱吗?》。

激烈的思维碰撞,每一个孩子都在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正当国内不少孩子还在重复刷题、机械背诵时,00后、10后的孩子们已经在思辨圆桌会的课堂上,

通过对社会、历史、科学至哲学问题的探究,从小培养多元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旦亲身参与过后,便会发现这是一场颠覆传统认知的思辨讨论。

第一次课堂观摩时,我就对圆桌会的团队产生好奇:

为什么是思辨圆桌会?

老师在讨论开始前就给孩子们说了缘由:

相比于长方桌,在圆桌会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

那么创始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他是一位高知海归。

我翻看着关于他的相关文章,读到这些片段:

他们是一个具有高度教育理想的团队,

面对现实环境和未知的未来,是坚定摸索着教育理念的一群人。

圆桌会的思辨讨论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

--孩子们在面对不同视角的开放性问题的表现,令人惊艳。

--老师在课堂上承担的角色和意义:引导、尊重、鼓励和支持。

--家长对教育的近距离观察,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借鉴的点。

我们也相信圆桌会对和我们一样关注教育理念的家长们也一样具有很高的意义。

所以我也诚挚地向大家发出邀请:

找个合适的时间,仅仅花费1元就可以参与思辨体验课,

先陪孩子参与一次圆桌会的阅读、讨论和写作

如果你也拥有一样的教育理念

诚挚的发出邀请

来体验一次“圆桌思辨课”

与其他孩子,同台碰撞思维、畅快讨论!

更多课程详情

01 。

80分钟“聊”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们会聊生活。

如“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大多数孩子会问出这个问题,是在极度厌恶的情况下对家长的质问。

而思辨圆桌会的孩子们,却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游戏,做一场思想实验、头脑风暴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甚至于“家长们为什么不让我们说‘屎尿屁’?”

都能作为一个讨论的话题,孩子们也逐渐学到了:原来我们的语言中使用中,是有“禁忌”的。

他们会聊哲学。

生死、自由、平等,这些古希腊哲学家嘴里常讨论的话题,孩子们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儿,因为它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时间和寻找生命的意义。”

“知足和舍得才是自由,如果有欲望牵绊住自己,就算不上是自由。”

“人类达不到绝对的平等,但追求平等的脚步却不会停下。”

他们会聊人性。

之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保姆纵火案”“江歌案”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见解:“宽容没错,善良没错,但宽容的对象错了,善良的限度错了......”

在那么多的悲剧背后,也会让人感到疑惑:我们应该善良吗?

孩子们也在作业中表达:“最大的善良,是敢于在受伤后,去相信下一个人......”

课上聊天的话题往往跳出学科的限制,取材于现实的生活,让孩子们把目光从书本拓展到真实世界,在知识与现实之间产生联系。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内容,它们融合了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包括历史、文学、科学、社会学、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思辨圆桌会部分课程内容

同时,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光有“聊什么”还不够,关键是“怎么聊”。

02。

拒绝成为“键盘侠”

深度思考有方法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和以前大不相同。

如今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社交网络、直播网站、论坛、自媒体等新兴传播方式。

而和传统媒体以客观信息为主的传播方式相比,这些渠道所传播的信息往往已经不是客观事实,而是经过二次加工,并且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 在评论、弹幕、直播等互动下,网络上也因此诞生了不少的“键盘侠”。

他们会断章取义的截取信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发表评论,甚至有些人为了博眼球,吸引流量,将“诡辩”视为“思辨”,将毫无逻辑的臆想视为“思考能力”的表现。面对这样毫无秩序且浑浊不清的网络环境,成人尚不能分辨,孩子们又该如何判别呢?

思辨圆桌会将通过三个“大招”,把真正的“思辨”能力带给大家。

△思辨能力的5个维度

20多种思维,体系化的思维进阶

谈论起思辨、思维这样的素质教育课程,很多人觉得很“空”,甚至不如套路来得好量化。这是市面上其他课程没有做好课程的分类细化和标准细化。

思辨圆桌会的课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特点,细化了20种以上的思维训练。

这门课整个课程体系也根据孩子门的特点和能力分为了三个阶段和六个等级。

通过循序渐进的体系,很多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你有机会跟上过圆桌会的孩子聊一聊,相信他们所展示的知识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当有了感兴趣的话题,思维激撞的氛围、表达自己的舞台、旗鼓相当的同学,圆桌少年们正以远超预想的速度茁壮成长。

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

慷慨的陈述、激烈的辩论、深入的探讨。

现在的孩子学得多、看得多,但是被动的记忆很难内化成自己的思想——造成孩子普遍读书说不出、写作没思路、匮乏学习动力。

思辨圆桌会正如其名,圆桌会就是指一种平等、思辨、对话的协商的形式。

圆桌会的课,老师不负责灌输知识,而是负责引导孩子们发表见解、倾听他人的想法。同时采用同伴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模式,让孩子打C位。

设置层层递进的思考和讨论问题,且讨论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

这样的教学模式效率非常高!学习留存率提升7倍!

△别出心裁的“法庭模式”

丰富的课外资源补充

思辨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否则就会变成一种毫无逻辑的空谈。

因此有高效的输入也异常重要,思辨圆桌会便会为此设计一些话题讨论。

比如,用主题或话题式的微电影微纪录片激发思辨;

在课后阅读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时事进行分析;

经过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输入,让孩子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去辨别和筛选信息。

三个大招,不但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维度,更夯实了孩子们的思辨能力,让思维有迹可循。

03 。

思考能力上去了

写作文还不是“小菜一碟”

其实孩子写不出东西,无外乎两个原因:

不知道写什么

正如前文所说,缺少知识的积累,对生活了解的少。

很多家长为了应试教育,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刷题了。

而思辨圆桌会的课程正好弥补了孩子这方面的不足,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拓宽知识维度,还能提炼出很多有用的作文素材。

不知道怎么写

写作能力的提高其实是一个不断通过外部反馈并进行修正的过程,所以语文老师都会让孩子们“多练笔”。

当然,孩子的大作背后离不开老师的功劳。他们不但擅长以阅读作为入口:给思考提供材料,快速吸收提炼信息;也擅长以写作作为出口:教孩子将满脑子的想法,有结构、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孩子们在写作上的提升,也让他们不觉得写作是枯燥乏味的,同时提升的创造力也让人惊喜。

思辨圆桌会创始人周枫说:“真正有效的素质教育,也应该是能很快看见成果的。”

确实如此,成绩应该是匹配能力的结果,素质和应试本身应该也是不矛盾的。

而思辨圆桌会的课程,就在两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

如果你的孩子也需要激发思考、表达和写作兴趣

那就不要错过这个宝藏思辨课

1元即可体验80分钟思辨课程

如果觉得《谈谈那些内驱力强的孩子 都是怎么养出来的 (干货收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