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百家话小康|生活(越燃越旺)

2023-07-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我居住在上海杨浦区的“棚户区”半个世纪,是“锅腔”(用破脸盆垒上黄泥和稻草的泥巴做成的土灶)和煤油炉陪伴了我整个小学时代。9岁丧母的我与父亲相依为命,每天早晨父亲赶着上班,我上学前就用煤油炉烧泡饭。中午回来再用它煮面条。当时煤油是限量每月每户一斤,所以要省着点用。晚上做饭,就要生煤炉了。

生煤球炉时先用废纸引燃细柴禾,再加粗柴,待柴禾全部燃起就把煤球放上。柴禾也是计划供应的,每月每户四斤,如果天天生煤炉,四斤柴禾根本不够。于是我星期天经常和邻居的孩子们去郊外捡柴。后来柴禾店供应一种木屑与煤粉黏合的叫“煤砖”的长方形引燃物,掰开后只需细柴禾引燃它再放上煤球就生好炉子了。烧煤炉很脏,家里原本就拥挤逼仄,再放上煤球、柴禾、引火纸屑、稻草、刨花等,更杂乱不堪。

之后煤球炉又改为煤饼炉。虽然煤饼略微好些,但生炉子时照样烟雾弥漫,只得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看到此情此景,我就会羡慕烧煤气的居民,心想何时我们也能改变“草棚棚、烂泥路,给水站加煤球炉”的“下只角”状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的生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与我们朝夕相处30余年的煤炉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家家户户都烧上了液化石油气,干净、方便的煤气灶代替了过去烟熏火燎、笨重龌龊、污染环境的煤炉。液化石油气不但担负着厨房的功能,接上分管、装上淋浴器还可以洗上热水澡……

本世纪初,我居住了50年的“穷街”被列入旧区改造计划,我家在拿了动迁款加部分贷款后买了三室一厅的二手房。望着新房和煤气灶台,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因为他半个世纪的“能住上楼房、能烧上煤气”的梦想今天终于成为了现实!妻子也高兴地称赞管道煤气比液化气钢瓶方便、舒适多了,今后不再有换钢瓶的麻烦了。

几年前,我们这片居民区使用的煤气改为了天然气!这个热值高、不含杂质、输送压力高、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较之以一氧化碳为主的煤气更加安全。看着新颖灶具火孔里喷出的主火、长明火等蓝色火苗,女儿形容它犹如“舞动着的曼妙身姿”……

是啊,从我们家燃气灶具的变迁,反映了百姓生活的不断提高,更是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熊熊之火注定把陈旧的生活方式全都烧掉,我们就不会有经济强盛的烈焰在闪耀。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门槛上,我们的希望被激情点燃,释放出昂扬的壮志与情操,双手为伟大祖国添薪,在胸中升腾起一簇簇“中国梦”的火苗……(费平)

如果觉得《百家话小康|生活(越燃越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