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拦不住宝宝吃冷饮(要怎么选)

2023-07-05 分类:养生资讯

前段时间,联合利华公司和路雪旗下的冰淇淋品牌——梦龙,被某博主质疑中外用料双标。随即,梦龙便被广大网友骂上了热搜。

此次风波中,关于梦龙的争议,主要有以下两点:

争议①:中国版梦龙被指大比例使用植物油,只有少量奶粉,而海外版梦龙则是牛奶制作的。

争议②:中国版梦龙被指配料表第一位是水,主要原料是水+乳粉,而海外版配料表第一位则是牛奶(“MILK”)。

此后,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进行了官方回应。

其解释称,梦龙中、欧两版冰淇淋的配料只有细微差别,主要在于乳基原料不同(争议②),中国版使用的是水+乳粉(复原乳),欧洲版使用的是水+浓缩脱脂乳(复原脱脂乳)(其实都不是纯牛乳制成的)。

“之所以在国内的‘梦龙’产品中未使用纯牛乳,主要考虑到奶源的稳定性,产品的高品质以及出口的需求。”

(联合利华官方公布的配料表对比图)

针对网友提到梦龙美国版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是“MILK”,曾锡文回应称,美国食药监局规定,不论是牛奶、浓缩牛奶、复原乳、奶粉,均可以标注为“MILK”。

(摘自曾锡文微博)

另外,从官方提供的配料表对比图中可以看到,争议①涉及的植物油问题,实际上中、欧梦龙均有使用(欧洲版标注为椰子油coconut oil),并非是只有中国版才使用了植物油。

“梦龙风波”暂告平息,许多网友不禁感叹:原来,小小的冰淇淋也蕴藏着大学问啊!

的确如此。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冷饮产品,在用料、营养价值、对健康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其实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虽然不提倡儿童经常吃冷饮,但偶尔吃一支消暑解馋也未尝不可。

那么,宝爸宝妈们,你知道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挑选冷饮吗?你买的产品是适合给宝宝吃的吗?

本期,笨爸爸就来分享一下,如何挑选更适合儿童吃的冷饮。

目录

一、冷冻饮品分7类,更推荐这2类

二、关注这3点,选出更适合儿童吃的冷饮!

1、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看它

2、脂肪:乳脂比植脂更好吗

3、糖:越少越好,注意这些“隐形糖”

三、总结

一、冷冻饮品分7类,更推荐这2类

冰淇淋、雪糕、冰棍、冰棒……很多宝妈可能以为这几个名称是一个意思,都可以代指商店冰柜里的某一款冷饮。

但其实,国标《GB/T 30590-2014 冷冻饮品分类》根据使用的原辅料、制作工艺、产品形态等区别,将冷冻饮品划分为了7类: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甜味冰、食用冰、其他冷冻饮品。每一类冷冻饮品具体的定义如下:

大家可以通过查看一款冷饮的外包装标签,找到产品类型、产品名称,即可得知其属于的是哪一类冷冻饮品。

P.S.根据是否含颗粒或块状辅料,如:蛋卷、脆皮、巧克力/水果夹心等,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又细分为组合型(含)和清爽型(不含))

7类冷冻饮品中,食用冰不适合作为零食直接食用。

雪泥、冰棍、甜味冰,一般以饮用水、食糖为主要原料,外加一些食品添加剂,有些含有乳或乳制品,有些则没有添加。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这3类冷冻饮品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雪泥行标”和“冰棍行标”仅规定了产品的总固形物总糖含量,“甜味冰行标”则没有关于产品理化指标的要求。

因此,雪泥、冰棍、甜味冰可以理解为是“冰冻的糖水”,大部分产品的营养价值通常不高,蛋白质含量一般比较低,甚至为0,有些含糖量(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有些添加了较多的甜味剂。

(雪泥示例)

(冰棍示例)

(甜味冰示例)

不过,这3类冷冻饮品中,也有添加了乳或乳制品、营养表现相对略好的产品。

(含乳雪泥、冰棍示例)

所以,不是说雪泥、冰棍、甜味冰就一定不好,具体产品的优劣还是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来判断。

另外2类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一般以饮用水、乳/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食糖、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制作而成。

与其他几类冷冻饮品相比,冰淇淋和雪糕的相关国家标准更为严格,均对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明确要求,包括:非脂乳固体(冰淇淋)、总固形物、蛋白质、脂肪。

可以看到,一款冷饮需达到蛋白质≥2.2g/100g、脂肪≥5g/100g,才能标注为“冰淇淋”;需达到蛋白质≥0.4g/100g、脂肪≥1g/100g,才能标注为“雪糕”。

因此,从标准的严格度来看,更推荐冰淇淋、雪糕这2类冷饮,至少保证了产品蛋白质、脂肪的最低含量。

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冰淇淋类冷饮的品质一定是最好的。一款高端的雪糕、雪泥或冰棍,就可能比一款踩着国标及格线的冰淇淋表现更优。

(高端雪糕示例)

小结一下:冷冻饮品一共分为7类,其中,冰淇淋的国家标准最为严格,其次是雪糕,均保证了产品主要营养成分的最低含量,相对来说更加推荐。不过,具体还需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来判断一款冷饮的品质情况。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冷冻饮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都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

二、关注这3点,选出更适合儿童吃的冷饮!

1、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看它

冰淇淋、雪糕等冷冻饮品虽然只是作为宝宝的零食,偶尔吃一吃,但同样的产品,你总是希望既好吃营养价值又能高一点儿,这对于被称为“垃圾食品”的冰淇淋、雪糕来说有点难。如果要论营养价值,则主要就是看蛋白质了。

冷冻饮品中蛋白质的来源,最常见的是乳及乳制品,包括:牛奶、生牛乳、(全脂/脱脂)乳粉、乳清粉、浓缩牛奶蛋白等。

P.S.也有部分产品会添加蛋及蛋制品、大豆制品等提供蛋白。)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及B族维生素,因此,添加了乳及(或)乳制品的冷饮,营养价值相对其他冷饮更高,更推荐给儿童吃。

另外,还要注意配料表中各成分的排序,乳、乳制品的位置越靠前,说明含乳量越多,蛋白质越丰富。

更直接的方法,是查看营养成分表中标注的蛋白质含量。以纯牛奶为参照,我国国标规定,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需≥2.9%。因此,如果一款冷饮的蛋白质含量能够在3g/100g左右,那么营养价值是相对较好的。

上文提到,我国国标规定了冰淇淋、雪糕产品中蛋白质的最低含量。所以,买这2类冷饮吃,能够保证摄入一些蛋白质。而其他几类冷饮,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还要说明的是,有观点认为,冷饮使用纯牛奶入料比使用水+乳粉(即复原乳)更优质,“梦龙事件”就有涉及这个问题。

实际上,乳粉的确比牛奶多一个高温干燥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是很小的,重要的蛋白质和钙都不会受影响。

采用纯牛奶还是乳粉入料,商家会综合考量奶源供应、成本等因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哪一种都是可以的,主要还是看蛋白质的含量孰高孰低。

2、脂肪:乳脂比植脂更好吗

冷冻饮品中,脂肪的作用在于改变冰晶结构,使口感吃起来柔软细腻。脂肪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乳脂和植脂

乳脂,即牛奶中的脂肪,比如:奶油、稀奶油、黄油等。

植脂,即植物油脂,比如:可可脂、椰子油、棕榈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乳脂和植脂都是国标允许使用的原料,冰淇淋国标还基于乳脂的含量占比,将产品划分为了3种类型:①全乳脂冰淇淋(乳脂含量>8%,不含植脂)、②半乳脂冰淇淋(2.2%≤乳脂含量<8%)、③植脂冰淇淋(乳脂含量<2.2%)。其他几类冷冻饮品则没有细分。

有些宝妈可能会认为,乳脂比植脂更贵、更健康、更优质,全乳脂才是最好的。“梦龙事件”也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首先,乳脂的成本的确要比植脂高,商家使用植脂会有成本的考量因素。梦龙被骂,可能就是大家觉得你价格卖这么贵,却用了一部分植脂。

此外,乳脂和植脂的风味各有不同,乳脂具有奶香味,植脂的味道较为平淡。商家也会综合考虑产品的特性、目标消费群体的口味偏好,来选择究竟是做全乳脂,还是添加一些植脂进行调和。

(全乳脂冰淇淋VS植脂冰淇淋)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乳脂和植脂其实都是要控制避免摄入过量的。

比方说,对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酸,乳脂中就天然含有(2-3g/100g乳脂),具体一款冷饮中乳脂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国标不要求标注,无法准确得知。一般来说,脂肪含量高的全乳脂冰淇淋,其反式脂肪酸也可能会更高。

植脂中如果使用的是氢化植物油,也是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国标要求标注含量。所以,若营养成分表中没有“反式脂肪酸”一项,就说明未使用氢化植物油;若“反式脂肪酸”标示含量为0,就说明其含量在阈值0.3g/100g以下,可视为影响不大;若“反式脂肪酸”标示含量大于0,则不建议选购。

P.S.植脂≠植脂末≠反式脂肪酸,即便使用了氢化植物油,目前的生产工艺也可以将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降到很低甚至是不含)

除了反式脂肪酸外,饱和脂肪酸也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类脂肪酸。

乳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较高。不同植脂的脂肪酸组成情况不尽相同,其中,冷冻饮品经常使用的植脂——椰子油、可可脂、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是相对较高的。

我国国标不强制要求标注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所以,除非商家主动标注,否则我们无法得知一款冷饮饱和脂肪酸的实际含量。

综上,关于冷冻饮品中的脂肪,选择全乳脂还是添加了植脂的,主要看口味偏好,以及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健康方面,两种脂肪都可能含有对健康不利的脂肪酸,所以,尽量选择脂肪含量更低一些的冷饮、更健康。

3、糖:越少越好,注意这些“隐形糖”

甜甜的冷饮深受儿童喜爱,其中糖肯定少不了,比如:白砂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葡萄糖浆、果酱等

这些糖的甜度高、热量大,能够被人体快速吸收,摄入过多还会带来肥胖、龋齿、嗜甜等问题,统称为“游离糖”,须严格控制宝宝每天的摄入量。

世卫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强烈建议将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如果有条件应降至5%以下。

按照总能量的10%以下计算,4-7岁宝宝每日游离糖的限制摄入量在31-35g;按照总能量的5%以下计算,则游离糖限制摄入量减半至16-17g。

添加了较多游离糖的冷冻饮品,碳水化合物含量就会比较高,能够达到20g/100g以上,甚至30g/100g左右。如此高的含糖量,吃1支就可能接近游离糖每日的限制量了,何况有的宝宝一天要吃上2、3支。

所以,宝妈们在给宝宝选购冷饮时,应尽量挑选游离糖在配料表中排位靠后一些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产品。

除了游离糖外,还需要注意代糖和糖醇

代糖(甜味剂),甜度较高,热量很低,比如:阿斯巴甜、甜蜜素、蔗糖素(三氯蔗糖)、安赛蜜等。

糖醇,有一定的甜味和少量热量,比如:木糖醇。

代糖虽然不会影响宝宝的体重和口腔健康,但是长期摄入会加深对甜味的印象,导致嗜甜。糖醇同样会让宝宝形成对甜味的依赖。

因此,儿童应减少甚至避免摄入代糖和糖醇。宝妈们在选购时,也要关注配料表中的这些“隐形糖”。

最后,除了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糖)外,给宝宝选购冷饮,还需要注意:

①选择知名品牌,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②查看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冷饮有无融化、变软等情况。

③儿童不应经常食用冷冻饮品,一次性不能吃太多,最好在两餐之间,不宜空腹。

三、总结

最后,总结并划重点:

1、冷冻饮品分7类,从国标的严格度来说,更推荐冰淇淋和雪糕,均保证了产品蛋白质、脂肪的最低含量。

2、一款冷饮的品质如何,是否适合儿童吃,还需要综合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情况来判断。

3、更推荐添加了乳及(或)乳制品的冷饮,能够提供一定的蛋白质。纯牛奶还是乳粉入料,差别不大,主要还是看蛋白质含量的高低。

4、乳脂和植脂都可以作为冷饮的脂肪来源,主要区别在于价格和口感风味,根据喜好及接受度来选择即可。

两种脂肪都含有对健康不利的脂肪酸,全乳脂或乳脂含量高的可能口感更好,但脂肪含量也更高,热量也更大。从健康的角度,建议选脂肪含量低一些的,否则,就要少吃,偶尔吃,不要天天吃。

5、游离糖在配料表中的排位越靠后越好,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越好,同时要注意代糖和糖醇。

6、给宝宝选购冷饮时,以上建议应综合考量,切忌顾此失彼。而且,一定要控制量,偶尔吃吃无妨,不要天天吃,一天不要超过1支(杯)。

好了,本期到这儿就结束了,如何给宝宝挑选冷饮,你学会了吗?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还请多多转发支持!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8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

如果觉得《拦不住宝宝吃冷饮(要怎么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