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小贴士)

2023-07-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小寒|三九补一冬,疾病去无踪

近日,一股霸王级寒潮刚刚过境,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笼罩在一片低温之中。

平时就手脚冰冷的人可能会觉得今年更“难过”,因此,人体需要调动更多的阳气来抵抗寒冷。

而进入深冬后,人们经过春、夏、秋的消耗,此时脏腑的阴阳气血也有所偏衰。而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因此,小寒养生,重点在“补”。

一、充足睡眠补阴阳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小寒时节,人体的代谢活动到了最低最慢的时候,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

其中,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身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

二、合理着装防消耗

小寒节气天气寒冷,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时人易感冒又耗阳气。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所以,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三、护住重点避寒邪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做好身体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可以更好地防止寒邪侵袭。

“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人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此时,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

因为,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

小寒节气地气尚寒,此时大多数人的脚部温度偏低。脚底有很多穴位,受凉后会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如果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因此,脚要保暖,临睡前可用热水泡泡脚,或者加点艾叶,湿气重的可以加点花椒,先煮一下让药性出来再泡效果会更好。

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背部保暖不当,风寒邪气极易入侵,耗损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加重,所以要注意做好背部保暖。

四、适当运动助气血

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气温过低时,老年人和冠心病、高血压等慢病人群最好避免在早晨运动,可以等到上午9时~10时或下午3时~4时气温较高时再运动。

此时,不宜加大体能消耗,避免体肤开泄、出汗耗阳,可选择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同时要注意运动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

五、调节情绪晒太阳

冬季,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冬季受到使用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情绪调节。

调节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晒太阳,这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

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做好身体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可以更好地防止寒邪侵袭。

因为,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

六、打好小寒“保胃战”

小寒时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有胃病的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此时节,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

(素材来源于网络)

今日中铝微信号:CHINALCO-NEWS

如何关注

①复制CHINALCO-NEWS,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CHINALCO-NEWS,即可找到。

原标题:《【健康小贴士】》

如果觉得《(健康小贴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