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人去世一星期才入土为安(其中原因让众人感叹“养儿有什么用”)

2023-07-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引言:“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崔京浩一首《父亲》唱出了多少心酸。都说养儿能防老,可是真等到老的时候,又有多少孝顺的呢?

为谋生计,背井离乡20多年

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张老汉年前因病去世了,可是去世一周,儿女却不愿为父下葬,其中的原因,让人恨的咬牙切齿。

三十年前,张老汉的家境还比较殷实,他属于家里的独子,父母去世后,家产就张老汉夫妻二人打理妻子为他生下一儿一女,日子过得还算富裕,可是张老汉开拖拉机的时候撞到了人,为此家里的积蓄都赔光了,还借了钱,最后,张老汉带着妻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一呆就是二十几年。

这期间,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好在把儿女的心都给操完了,儿女都已经成家,去年初的时候,张老汉查出胃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再加上张老汉年龄已经大了,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了,所以已经放弃了治疗。

老人病重,不想客死他乡,想要落叶归根

去世前一个月,张老汉已经非常虚弱了,有时候都感受不到气息,那天,张老汉拉着老伴的手说,他想回老家,他想落叶归根,老伴跟儿女商量后,就带着张老汉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老家,在老家待了一周,张老汉就去世了。

在张老汉弥留之际,老伴一直握着他的手,直到冰凉,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张老汉就这样走了,自始至终,妻子没有哭过,或许早已看淡了生死。

老人去世,迟迟不能入土为安

按照农村习俗,乡下人死后都是进行风光土葬,虽然需要一定的开销,但也是对死者一种敬畏,正所谓“死者为大”,一般的土葬花费都在5万到10万不等,可是张老汉去世一个礼拜,一直就躺在租借的水晶棺里迟迟没有下葬,并不是因为对死者的不舍,而是儿女都不愿出这个下葬的费用。

他们竟然提出火葬,说火葬省事又省钱,竟然还说,人都死了,还注重这些形式干什么,又说都结了婚,生活压力很大,没必要在死人身上花这个钱。

老伴听到这个话,忍了很久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冲自己的女儿哭道“这可是你们的父亲呀,你们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再说了,你们父亲生前就说过他想有尊严的葬在老家,你们连他最后的心愿都不能满足,我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孩子呀。

不管老伴怎么痛斥,儿女就是不愿出这个钱,老伴最后也心寒至极,她从自己身上拿出一张卡说,这是你父亲给我留的最后一点养老钱,里面有5万,你们取出来把,我求求你们给他办一个有尊严的葬礼吧。

就这样,张老汉去世一周后,才入土为安。

笔者觉得不管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一切都应该以死者为大,更何况这是自己的父亲,是那个不辞辛劳把儿女养育成人的父亲,作为儿女,连父亲的后事都这样斤斤计较,真的是枉为人子。人之所以区别禽兽,就是因为人懂得知恩图报,可是这样的儿女连禽兽都不如,乌鸦尚且知道反哺,羊羔还知道跪乳,这样的儿女只是披着人皮的禽兽。

生而为人,当以孝为先,希望所有的老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也希望每一对儿女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

如果觉得《老人去世一星期才入土为安(其中原因让众人感叹“养儿有什么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