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2021前三季全球制药企业TOP 10(打响末位竞争赛)

2023-07-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2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MedTrend医趋势

近两年,在疫情、转型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药企业排名曾发生过山车似的波动:重大并购、强强联合,疫情红利、医保谈判……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随着前三季的过去,2021年度的排名趋稳。但第十位实际上悬而未决,武田、GSK将迎来最终赛点。

目前,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药企最新排名如下:

*汇率均以当日汇率换算(辉瑞、GSK去除消费者健康营收,罗氏、强生、默沙东只计算制药业务)

辉瑞上半年重回“宇宙大药厂”榜首,而在今年Q3,地位依旧,营收达241亿美元。其中新冠疫苗BNT162b2持续“印钞”,营收达145.83亿美元,仍是辉瑞维持TOP 1的最大动力。

艾伯维完成对艾尔建的并购后,修美乐在美国的需求继续表现强劲,贡献了54.25亿美元,使其Q3总收入达143.42亿美元,延续上半年TOP 2的成绩。

罗氏制药虽然肿瘤管线和免疫管线依旧受到生物类似药和疫情的影响,排名未及前三,但其新上市药品增长强劲,收入增长超50%皆源自于此。

阿斯利康Q3总营收98.66亿美元,其中新冠疫苗贡献了10.50亿美元,排名第九。但受中国医保影响,Tagrisso(泰瑞沙)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连续下降。

武田制药财年是2021年4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三季报截至2021年11月31日,因此未纳入此次排比中。武田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约为159.25亿美元,在全球制药企业中排名第9,如若其Q3营收超过76.69亿美元,将把GSK挤出前10。

中国市场上,跨国药企在集采、国谈的轰炸下忙着“内卷”,其中强者阿斯利康都已顶不住压力,本季度,其中国市场增长仅2%,远远低于50%的全球增长。这种从“增长动力”到“增长阻力”的转变,可以看出中国的压力与竞争已趋于白热化,跨国药企如何发挥智慧,渡过“中国之劫”?让我们一如既往,从数字中寻找答案。

1

辉瑞制药(Pfizer)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57653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24094

在与BioNTech合作的新冠疫苗的加持下,辉瑞的业绩继续猛涨,Q3营收241亿美元,同比+130%。扣除疫苗收入之外,辉瑞制药业务也继续保持增长,达到111亿美元(+7%)。基于此,辉瑞将全年收入预期自810亿美元上调至820亿美元。

按业务划分,

疫苗业务营收145.8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17亿美元,暴涨750%;

肿瘤学业务营收30.8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61亿美元;

内科医学业务营收20.9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85亿美元;

医院业务营收23.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90亿美元;

炎症和免疫学业务营收10.9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1.73亿美元,下滑7%,是辉瑞Q3唯一下滑业务;

罕见疾病业务营收8.6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52亿美元。

除新冠疫苗之外,在众多产品中,贡献增长主力排名靠前的如下:

阿哌沙班(ELIQUIS)和哌柏西利(IBRANCE)继续为公司贡献营收大头。哌柏西利作为首个获批上市的 CDK4/6 抑制剂,先发优势明显,是目前该领域市场的主要占有者。

另外增长较快的产品还有治疗罕见心肌病(ATTR-CM)的口服药Vyndamax。自2019年5月获批以来,其营收持续高速增长,Q3继续增长42 %到5.01亿美元。

生物类似药业务也增长迅猛,在三季度增长51%达到3.98亿美元收入。其中美国市场营收为2.84亿美元,是最大的需求市场。

同时,辉瑞也更新了其最新管线,包含 94 个在研项目,其中 27 个 1 期项目,29 个 2 期项目,29 个 3 期项目以及 9 个处于注册阶段的项目。

其中大热的基因疗法管线迎来最新进展,两款分别用于B型血友病和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疗法产品关键临床研究入组顺利,预计在2023 Q1获得初步试验结果。

2

艾伯维 (AbbVie)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41236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4342

艾伯维今年Q3总营收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与市场预期一致。其免疫产品组合全球净收入达66.74亿美元,在其整体收入中占比47%,同比增长15.3%。其中,修美乐贡献了54.25亿美元,延续了雄风;Skyrizi的全球净收入为7.96亿美元,因已有4个适应证而继续发力,同比增长83.3%;乌帕替尼的全球净收入为4.34亿美元。

具体来看,

免疫学:67亿美元,增长15.3%

Humira:54亿美元,增长5.6%,在美国增长10.1%,达到46亿美元,但在其他市场由于生物仿制药的竞争而下降14.6%,达到8.12亿美元;

Skyrizi:7.96亿美元,增长83.3%;

Rinvoq:4.53亿美元,增长超过100%。

血液肿瘤学:19亿美元,增长8.4%

Imbruvica:14亿美元,增长0.3%;

Venclexta:4.92亿美元,增长40.1%。

神经科学:16亿美元,增长25.5%

Botox:6.45亿美元,增长23.4%;

Vraylar:4.61亿美元,增长29%;

Ubrelvy:1.62亿美元,增长>100%。

医美:13亿美元,增长29.3 %

Botox 美容:5.45亿美元,增长38.5%。

眼部护理:8.71亿美元,增长3.8%

Restasis:3.19亿美元,增长6.7%。

目前,营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以下产品:

另外,艾伯维 的首个口服抗 CGRP 药物 Qulipta 于 9 月获得 FDA 批准,作为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方法。7 月,该公司的静脉注射药物 Dalvance 获得批准,作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治疗出生后儿科患者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单剂量输液。

同时其两款免疫“新星”——乌帕替尼和Skyrizi还有很多令人振奋的进展。欧盟批准了乌帕替尼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患者;同时,EMA人用药品委员会建议,批准Skyrizi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使其有望获得第二个适应证。

3

诺华制药 (Novartis)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38397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3030

诺华制药2021 Q3制药总营收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创新药净销售额为106.28亿美元,同比增长7%,对诺华制药来说,创新药业务对公司稳健的业绩增长是重中之重。

其中,营收排名前三的药物分别是:苏金单抗(Cosentyx,营收1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诺欣妥(Entresto,营收9.24亿美元,同比增长46%)、芬戈莫德(Gilenya,营收7.03亿美元,同比下降4%)。

而在带来积极增长的药物中,营收排名前三的如下:

对比诺华制药2020年第三季度产品销售情况,支撑诺华制药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同比稳健增长的主要产品有13款,其中12款同比销售额增长10.09亿美元,均为创新药。

其中Lucentis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和欧洲的销售增长。

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专利药的到期,仿制药市场竞争加剧,诺华制药也深受冲击。其旗下Sandoz(山德士)部门是生物仿制药的全球领导者,在Q3业绩也有所下滑1%,营收为24.02亿美元。而在2021年上半年业绩中,Sandoz净销售额也是同比下滑5%。

因此在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诺华制药明确开始对Sandoz部门进行战略审查,以探讨保留、分离业务细节,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新进展方面,诺华制药Cosentyx近期获得中国及日本批准,用于治疗儿童(≥6岁)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Entresto获得日本批准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展望未来,诺华制药预计,该公司创新药物业务销售额将呈中间个位数增长,而Sandoz销售额将呈中间个位数下降。

4

强生制药(Johnson&Johnson)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37792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2994

财报显示,强生Q3总营收为233.38亿美元,同比+10.7%。制药业务仍是强生主力板块,营收为129.94亿美元,同比+13.2%。

其中,免疫、肿瘤产品收益位居前二;单剂新冠疫苗收获5亿美元,但与竞品相差甚远。

免疫和肿瘤产品是强生制药营收主要驱动力领域。免疫产品乌司奴单抗仍是免疫领域核心增长动力;新品重磅药物古塞奇尤单抗表现亮眼,显示出增长潜力;多发性骨髓瘤药物Darzalex在肿瘤药物中最为重磅。但英夫利昔单抗仍持续面临生物类似药的竞争,与上季度一样,销售额持续下降。

细分业务表现如下,

免疫领域:营收42.50亿美元,同比+11.7%,其中美国市场+8.3%,而国际市场+18.8%。

Remicade(英夫利昔单抗)营收7.61亿美元,同比-18.3%;

Simponi(戈利木单抗)营收5.71亿美元,同比-3.1%;

Stelara(乌司奴单抗)营收23.78亿美元,同比+21.7%;

Tremaya(古塞奇尤单抗),营收5.37亿美元,同比+63.5%。

传染病:营收13.89亿美元,同比+59.8%,主要增长动力源自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Ad26.COV2.S营收5.02亿美元;

HIV-1感染药物Edurant营收2.59亿美元,同比+8.6%;

HIV-1感染药物Prezista营收5.17亿美元,同比-2.2%。

神经科学:营收16.89亿美元,同比+4.6%;

治疗精神分裂药物Invega Sustenna在神经业务中营收最多,为10.04亿美元,同比+8.1%。

肿瘤:营收36.65亿美元,同比+16.5%。多款药物销售与上季度一样,表现非常强劲,

多发性骨髓瘤药物Darzalex营收15.80亿美元,同比+42.9%;

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药物Imbruvica营收10.66亿美元,同比+2.5%;

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下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palutamide营收(3.44亿美元)虽然相对较少,但同比+65.8%。

肺动脉高压:营收8.68亿美元,同比+16.1%;

主要由肺动脉高压药物Opsumit(+17.1%)和Uptravi(+18.8%)强劲推动。

心血管/代谢/其他:营收11.33亿美元,同比-12.4%。

其主要产品2型糖尿病的药物Invokana(卡那利嗪)(-41.3)促红细胞生成药物Procrit(-15.8%)下滑严重。

综合来看,营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以下产品:

强生超预期的利润得益于制药业务高于市场的强劲业绩。据此,强生上调了2021年全年业绩目标,包括新冠疫苗在内,预计调整后营业销售额将达928-933亿美元,同比+12.9%-13.5%。

另外,11月12日,强生发布公告称,计划拆分重组现有的三大业务——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合并,消费者保健业务独立,分别成立两家上市公司,计划在18—24个月内完成,目标是打造两个全球领导者。

5

罗氏制药(Roche)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36073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2205

财报显示,罗氏前三季度营收同比+8%,达到466.8亿瑞士法郎。其中,制药相关营收达333.79瑞士法郎(约合360.73亿美元)。

自夏季以来,制药部门逐渐出现复苏迹象,在第三季度同比+5%,达113.01亿瑞士法郎。其中,新上市药品增长强劲。

罗氏制药部门产品迭代有序,收入增长超50%源自新药。前三季度的重要增长动力排名靠前的有:

Ocrevus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型和原发性进展型,目前市场上对这两种适应证的治疗需求仍然强劲,财报显示,该药的增长动力来自于新患者和老患者,其中老患者的销售比例更高。

PerjetaHER2销售额增长主要是由于国际地区(中国、阿根廷和巴西)在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方面的高需求。

Actemra/RoActemra销售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一些国家将这种药物纳入了新冠重症治疗指南。美国和国际地区是这一销售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整体来看,罗氏肿瘤管线和免疫管线仍受生物类似药和疫情的影响。肿瘤药物MabThera/Rituxan、Avastin和Herceptin销售整体下降,但部分被Actemra/rocatemra、Hemlibra、Ocrevus和Tecentriq以及去年才推出的Evrysdi(脊髓性肌萎缩症)和Phesgo(乳腺癌)的销售所抵消。

肿瘤领域,HER2产品组合中Kadcyla由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获批,增长16%,帕妥珠单抗由于皮下注射剂Phesgo的上市增长4%,目前欧洲上市进程正在推进中。贝伐珠单抗在全球范围内都收到了生物类似药的狙击,销售额下跌39%,销售额排名从半年时的第3位下滑至第5位。PD-L1单抗Tecentriq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由于一线肝细胞癌和一线小细胞癌大适应症助力,销售额增长27%。

免疫领域,除了Actemra增长强劲。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Esbriet受新冠影响销售额下跌 5%。Xolair在哮喘生物药市场处于领导地位,Q2其新剂型在美国获批,这一剂型便利性大大提高,有助于市场进一步拓展,前三季度增长8%。

面对生物类似药带来的威胁,罗氏正努力实现管线的替代和扩展。大量新产品有望提振该公司未来营收,包括大众十分关注的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疗法”药物gantenerumab、获得优先审查权的眼科药物faricimab等。

截至今年9月底,罗氏启动了14项3期临床试验,17个新分子实体(NME)处于关键性临床开发阶段。罗氏正积极实现管线的替代和扩展,后发管线潜力可期。

6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34400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1624

BMS第三季度的制药总营收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公司所有关键治疗领域市场的需求都表现强劲,其中包括73亿美元的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12%)和43亿美元的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

分析增长的驱动因素,以下三个产品表现亮眼:

其他药物业绩:

免疫领域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Orencia:8.7亿美元,增长5%;

Empliciti:8200万美元,下降15%;

肿瘤领域

Pomalyst/Imnovid: 8.51亿美元,增长10%;

Sprycel:5.51亿美元,增长1%;

Yervoy:5.15亿美元,增长15%;

Abraxane:2.66亿美元,下降22%;

Abecma:7100万美元,今年5月在美国和欧洲获批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Breyanzi:3000万美元,CAR-T细胞疗法在2月获得美国批准用于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

血液病领域

Reblozyl:1.6亿美元,增长67%;

从销售额可以看出,BMS的CAR-T抗癌药物增长强劲,包括Abecma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基因疗法,其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了7100万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400万美元;同样作为淋巴瘤领域用药的Breyanzi也于今年推出,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美元,高于上季度的1700万美元。

相比之下,Revlimid(来那度胺)虽然目前销售强劲,但明年将面临仿制药竞争,BMS未来可能会更热衷于布局新产品的销售。

目前BMS在继续研究通过交易扩大其管道,主要集中在癌症、免疫学和心血管健康等领域的小型早期公司。有消息称,其最近与Aurinia制药公司就潜在的收购进行了接触。

另外BMS的几项生产管线也取得了新进展。今年4月,其新型抗炎药deucravacitinib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2项关键3期研究POETYK PSO-1和POETYK PSO-2取得积极结果。

此外,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正在对relatlimab和nivolumab固定剂量组合治疗12岁及以上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优先审查。

7

默沙东(Merck Sharp & Dohme)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30714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1496

默沙东Q3销售额为13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制药业务销售额1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

抗癌药物Keytruda(可瑞达)销售额为4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

Gardasil / Gardasil 9(HPV疫苗)销售额为19.93亿美元,同比增长68%;

糖尿病药物JANUVIA / JANUMET销售额为1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

是三季度的主要营收增长动力。

在肿瘤领域,其增长主要是由Keytruda的销售额增加推动的。Keytruda的全球销售额增长反映了非小细胞肺癌适应证以及其他适应证的持续强劲势头,包括RC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TNBC和MSI-H癌症。推动肿瘤学销售额增长的还有默沙东和AZ联合研发的胰腺癌产品Lynparza(利普卓),其美国和欧洲地区增长达25%,中国区增长达32%。

第三季度疫苗的增长主要是由于 Gardasil / Gardasil 9的综合销售额增加所致,其全球需求强劲,特别是在中国。

另外,1月4日,默沙东宣布其在研小分子药物Molnupiravir获得MHR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正式获批的新冠口服药。默沙东表示,预计到2022年底,该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销售额或将达到70亿美元。有望在未来在默沙东营收中带来进一步提振。

8

赛诺菲(Sanofi)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27652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10542

赛诺菲前三季度全球收入为278亿欧元(约合323亿美元),同比+8.2%。其中涵盖疫苗在内的制药总营收前三季度达244.10亿欧元(约合276.52亿美元),而在第三季度为92.77亿欧元。

2021年第三季度药品销售额同比+7.8%,达到68.55亿欧元,主要是受专科护理组合(增长20.2%,销售额为32.87亿欧元)的推动,以及Dupixent的持续强劲表现;而普通药品的销售额下降1.7%,销售额为35.68亿欧元。

受流感疫苗业绩和美国脑膜炎疫苗接种恢复的推动,第三季度疫苗销售额增长16.5%,达到24.22亿欧元。

具体带动营收增长的主要产品:

按部门划分来看:

专科药部门:33亿欧元,同比+19.4%。

Dupixent:14亿欧元,同比+53.6%,在美国同比+47.7%,在欧洲同比+78.4%,由特应性皮炎的需求带动;由于医生出诊率几乎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Dupixent的销售超出预期。

Aubagio:4.83亿欧元,同比-4.4%,美国的竞争加剧抵消了欧洲和其他市场的销售增长;

Eloctate:1.44亿欧元,同比-5.3%,由于对Sobi的工业销售减少,在世界其他市场下降25%。

糖尿病部门:11亿欧元,同比-1.5%,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被美国和欧洲分别下降13.4%和3.2%所抵消。

Lantus:6.22亿欧元,同比-5.3%,在美国和欧洲的下降是由于平均价格的持续下降。

Toujeo:2.39亿欧元,同比+10.6%,所有市场都有增长。

肿瘤学产品:2.25亿欧元,同比+7.1%,受Sarclisa和Libtayo上市的推动。

Praluent:5900万欧元,同比+18%,反映了与Regeneron制药公司合作的重组。

疫苗部门:24亿欧元,同比+16.6%,由流感疫苗的销售增长25.5%和美国脑膜炎疫苗接种的恢复带动,整体收入超出预期的4%。

第三季度,赛诺菲Dupixent获得NMPA批准新适应证,用于治疗外用处方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处方药的≥6岁至<12岁儿童和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此外,用于治疗二线和三线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CEACAM5的ADC药物tusamitamab ravtansine的获批申请定于2023年,而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的申请也暂定于2024年。

9

阿斯利康(Astra Zeneca)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25406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9866

在前三季度,新冠疫苗的销售推动阿斯利康整体收入同比+28%至254亿美元;如排除新冠疫苗,总收入同比+17%至231.87亿美元。

而其Q3总营收98.66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9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5.78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新冠疫苗贡献了10.50亿美元的营收。

新冠疫苗以外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具体产品:

按细分业务来看:

肿瘤产品销售额:34亿美元,同比+18%。

Tagrisso:12亿美元,同比+8%;

Imfinzi:6.18亿美元,同比+16%;

Lynparza:5.88亿美元,同比+27%;

Calquence:3.54亿美元,高于去年的 1.45亿美元。

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疾病产品销售额:21亿美元,同比+16%。

Farxiga:7.97亿美元,同比+51%;

Brilinta:3.75亿美元,同比-3%;

Crestor:2.98亿美元,同比-1%。

呼吸和免疫学产品销售额:15亿美元,同比+28%。

Symbicort:6.76亿美元,同比+13%;

Fasenra:3.22亿美元,同比+34%;

Pulmicort:2.17亿美元,同比+44%。

罕见病产品销售额:11亿美元,同比+5%。今年7月中旬,阿斯利康完成了对Alexion收购,其2款罕见血液病产品Soliris和Ultomiris合计销售额达到了11亿美元。

Soliris:7.98亿美元,同比-3%;

Ultomiris:2.97亿美元,同比+31%。

中国市场是阿斯利康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第三季度,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2%至14.9亿美元,增速低于第一季度的10%。

增速缓慢主要受肺癌靶向药第三代EGFR-TKI Tagrisso(泰瑞沙)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连续下降所致。Tagrisso用于治疗新诊断肺癌的适应症于今年3月纳入中国医保报销范围,曾在二季度带来一定销售提振,但在第三季度未能延续。

不过阿斯利康认为,Tagrisso在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销量,最终将能够弥补该公司为获得中国医保覆盖而采取的降价措施。

三季报发布后不久,阿斯利康中国宣布再次进行重大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对县域业务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

除了现有的肿瘤、生物制药和罕见病业务部门外,阿斯利康也正在创建一个新部门来管理与COVID-19相关的产品,包括COVID-19疫苗Vaxzevria和抗体产品AZD7442。

至于AZD7442,该公司预计FDA将在今年作出紧急使用授权(EUA)决定,这将是首个长效COVID-19抗体预防疗法。

10

葛兰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2021 Q1+Q2+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23594

2021 Q3制药营收(百万美元):8865

葛兰素史克Q3总销售额为90.77亿英镑,同比增长10%。其中制药和疫苗总收入65.71亿英镑。

按业务部门划分,

制药部门销售额为43.97亿英镑,同比增长10%;新药和特种药增长强劲,达24%;但部分增长被成熟药品的销售疲软(同比下降4%)所抵消。由于所有市场的仿制药竞争,Advair/Seretide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8%。

呼吸业务+33%:主要是由于Trelegy Ellipta和Nucala的营收增加推动。

免疫炎症业务+32%(不包括COVID-19解决方案):主要是由于对Benlysta的需求强劲。Benlysta的销售额在本季度增长了28%,反映了去年美国和日本该药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药物拓展适应证获批的影响。

肿瘤业务+34%;主要由Zejula推动。Zejula的销售额在本季度增长了15%。最近批准的药物Blenrep的销售额翻了一番。

艾滋病业务整体+8%。主要是受新药和美国有利的批发商采购模式以及国际招标的推动。新的HIV药物Rukobia和Vabenuva的销售也促进了增长。

疫苗部门销售额为21.74亿英镑,同比增长13%。

带来较高增长动力的产品包括:

整体来看,由于所有部门的强劲复苏,GSK的盈利和收入均超过预期。同时,由于仿制药竞争和竞争性定价而导致 Advair 销售损失将继续阻碍收入,但呼吸和肿瘤领域的新产品以及两种药物HIV方案在Q3继续表现良好。

近期,GSK在艾滋病方面取得进展,FDA对用于预防艾滋病的卡博特拉韦进行了优先审查(PDUFA行动日期为2022年1月23日),并就超长效整合酶抑制剂开展了新的合作。

另外,其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的药物Daprodustat III期数据结果积极,将在近期的2021年11月的美国肾脏病学会会议上公布。

总之,随着跨国药企的“专利悬崖”现象陆续到来,以及地区医药政策调控的影响,未来各大企业面临的挑战还将继续。医趋势将持续关注未来走向。

· END ·

如果觉得《2021前三季全球制药企业TOP 10(打响末位竞争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