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川西坝子民间故事:药王写书

2023-07-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相传,药王孙思邈采药行医大半辈子,带了好多拨徒弟。上了年纪,他想把药方、医方写成书留给后人。

药王想写书,才坐下提起笔,请他看病的人又来了。忙了几年,连一个字也没有写成。药王收了一个关门弟子,传了几套硬本事,带他医了好些个疑难病症。

等这个关门弟子手艺练来差不多的时候,药王就对他说:“徒儿,为师再不写书不行了。全凭口头传,咋个记得全?从今以后,你就代为师应诊。我要到南边的深山里,隐姓埋名,专心写书。”

徒弟舍不得师父,眼泪汪汪地说:“师父,你待徒儿恩重如山,徒儿还没有报答。徒儿情愿侍候师父一辈子。”

药王说:“徒儿,我收你为关门弟子,让你继承我的衣钵,为的是给天下百姓看病。只要你诚心诚意为人看病,多问多想,为师也就放心了。”

徒儿又说:“师父要走,也不能马上就走呀。离开了你,碰到难医的病我到哪去找你呀?”

药王说:“师父早迟要离开你,迟离不如早离。你要来找我,也好找。每年三四月间,你去西蜀,远远看得到一座青幽幽的像座城一样的山,山上长着又高又大、开着鹅黄色鲜花的树子,那就是为师住下来写书的地方。”

徒弟行了几年医,医好不少的人。开春了,他想起师父临走留的话,便一路行医,一路寻访师父写书的地方。

他来到西蜀,走了一山又一山,一天走到青城县,老远看到西边一座山,青幽幽的,硬像一座城,就朝那山走去。又看到高山顶顶上有棵大树子,开着鹅黄色的花,人称“黄心树”,树侧边有座道道庙。

徒弟满以为这下总算见到师父了,谁知他高高兴兴地进了庙门,却只从老道手里得到师父写的《千金方》,听老道说药王又朝更高的山走去了。他留下话,叫徒弟专心为世人治病,不必找他。

徒弟没见着师父,心歉歉的,便在庙内塑了药王的像,好让人们早晚供奉。

后人把那座塑有药王像的小山,叫作“药王山”。

讲述者:卿上伦,男,57岁,农民,私塾

搜集整理者:兰字尧

搜集时地:1989年9月于都江堰市胥家乡

流传地区:都江堰市

供稿:王国平

编辑:巴蜀夜话

〔附记〕

药王山在都江堰市青城乡境内,以前,每年阴历四月廿八日要在此办药王会。据《独异记》

等古籍记载:“(孙思邈)于是归蜀青城山,撰《千金方》三十卷,既成,白日冲举。”黄

心树为木兰科白兰花,属常绿乔木,树高30余米,暮春开鹅黄色花,清香四溢。1985年3月

灌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定为县树。

如果觉得《川西坝子民间故事:药王写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