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语文好的孩子都有晨读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晨读习惯(分享3点心得)

2023-07-08 分类:养生资讯

互联网普及的快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把时间花在了视频上,已与阅读渐行渐远。但书作为学生来说,阅读是基本要求,这就使得培养阅读习惯迫在眉睫。

今天笔者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培养孩子晨读习惯,分享一些个人心得。

要想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选在清晨进行。之所以选择在早晨阅读,是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人脑最为清醒与放松的时段,在清晨进行晨读,效果会更好。但晨读也讲究所读之物,选择好的、适合的读物,晨读才会更有意义,在这一点上,笔者自己还是很有感触的。

首先,晨读要选择高质量的正面读物

人的性格有好坏之别,书亦是如此。晨读是为了充盈自己的内心、愉悦自己的心情。倘若选择了过于负面、过于忧郁的阅读内容反而会影响一整体的心情。并不是说充满忧郁情绪的读物是不好的,只不过,会对我们心情、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我们应尽量避之。

另外就是,晨读的内容切忌晦涩难懂。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相信很多人已经很久都没有阅读过,开始晨读已属实不易,再阅读一些冗长、深奥的内容,确实会产生味同嚼蜡的排斥感。

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高质量读物就是适合自己的读物,高质量向来不与深奥、难懂划等号。如果你想提高外语能力,那就可以在晨读时选择一些外刊;假如你想拥有更好的待人接物能力,那你就可以将沟通类书籍作为晨读材料。

其次,晨读应当尽可能选择短小精悍的内容。

晨读从不讲究过长的阅读时间,并且,大多数人早上会有其他事情要安排,倘若阅读时间过长,会耽误其他行程不说,还容易造成对晨读的排斥,这时候,选择简短的阅读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报纸上的一篇时事报道、古诗词中的一首诗词、杂志里的一章独到见解都可以成为晨读的内容。

有人会说:“一天的事情就够自己忙活了,早上还要抽出时间晨读,时间那够用呀,再简短的读物也要花费时间。”这话也没错,但忙里偷闲地刷手机看一些快节奏的短视频,还不如来读一些大有裨益的文章。

也有人质疑:“晨读不宜选择过长的内容,那每天读那零散的短文,也没什么用吧!”

其实不然,古人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似简洁、短小的读物,每天都一点,坚持的时间久了,必定会见效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坚持数月后,你就会发现,原本浮躁的心有了难得的宁静,原本不善言辞的自己也可以出口成章。这正是晨读的魅力所在。

第三,晨读要不拘一格,选择多样化的内容更容易爱上晨读。

长时间阅读同一类内容,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因此,在晨读时,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内容,比如,这周可以选择重点阅读古诗词,下周就可以换换口味,选择阅读一些散文。

笔者这里推荐一些,无论是诗词《临江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还是散文《浮生如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各领风骚,别有一番滋味。阅读不同类型的读物,不仅会拓宽视野,还有利于将晨读坚持下去。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就会问:“你这种做法只会多而不专。”的确,多样化读物会显得些许杂乱,但晨读与专门的学习是不同的,学习某类书籍是为了更加专业,但晨读却不是,晨读更多的是倾向于拓宽视野、培养好习惯。所以,选择丰富的晨读素材是无可厚非的。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此话还是让人很受用的。不仅仅是学生需要晨读,成年人也应当将晨读作为一件小爱好。

当你看到落日与晚霞的美景,会不禁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你思念情人,不禁会这样感慨:“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当你发现自己不再提笔忘字时,当你发现孩子的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是的越来越快,阅读理解错的越来越少时,你就会发现,原来,晨读是如此的美好!

最后,笔者用一诗句“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结束今天的话题,希望与大家共勉!

如果觉得《语文好的孩子都有晨读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晨读习惯(分享3点心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