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全国各地“吃面之争” 哪里称王 (一)

2023-07-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要说一样能陪我们从小吃到大,从北吃到南的经典美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面。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北方的面~

甘肃:牛肉拉面

兰州牛肉拉面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曾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开遍中国的“兰州拉面”非但没让兰州人感到自豪,反而你要是跟兰州人聊“兰州拉面“,他八成要跟你急。

因为在兰州,从来就没有兰州拉面,只有牛肉面。就像麻辣小面之于重庆人,油泼面之于陕西人,兰州人对牛肉面的情感可谓到了偏执的地步。

兰州人总是习惯用一碗”牛大“来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为了吃到头锅面,五点起床不算事。就算面馆没位置也没关系,端着面蹲在路边照样吃。

牛肉面的几个要件都非常讲究。汤底要加入各种香料、草药,长时间的熬煮才能得到正宗原汤。面条要经历”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还要经验老道的拉面师傅,才能拉出粗细均匀,口感劲道的面条。

对于牛肉面本身来说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这色彩搭配堪称经典,看上一眼目光就难以挪开。除了颜色,这五个标准还分别代表着汤要清、萝卜要白、蒜苗要绿、辣椒油要红,面还得又黄又亮。做到了这些才是一碗合格的牛肉面。

河南:羊肉烩面

羊肉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

不光河南人喜爱吃烩面,来河南的客人必吃一碗烩面,不吃烩面,绝对会留下遗憾!

乒乓球奥运冠军张继科,每次来河南都会吃烩面。邓超更是微博自爆,来河南想吃烩面。吴磊来河南对烩面也赞不绝口。

面食养胃,羊骨汤是滋补驱寒佳品。羊骨汤也是一种药汤,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记载,主治虚劳失精、神疲多睡、视力减退。

传说,河南烩面最初起源于唐代李世民发现的麒麟面,后来,逐渐发展为宫庭名膳才得以久富盛名的。据说,清代慈禧太后躲避八国联军,在西逃的路上得了一场重风寒,靠的是羊肉烩面的袪寒滋补功效,才得以脱离危险。

清末,满汉全席御厨庞恩福隐居河南后,烩面传入民间。如今,烩面俨然已经成为河南人的文化名片,河南人的家乡味道。招待外地来客,必有河南烩面,因为这是地地道道的舌尖上的"河南味道"。

久别老家的河南人,回来时总是要来一碗烩面过过瘾的,从中品味出浓浓的乡愁。

河南的烩面风格多种,有三鲜烩面、滋补烩面、牛肉烩面等,还是以羊肉烩面为主流,最早的烩面就是羊肉烩面。

陕西:臊子面/油泼面

在很多老陕西人的心中,没有什么能比一碗香喷喷的牛肉臊子面更加诱人了。

陕西是中国面食大户,陕西地区盛产小麦,磨出的面粉白皙劲道,做出的面食更是香软又劲道。馍馍、面条、包子、馒头,样样拿的出手,一碗臊子面更是将面条发挥到了极致。

臊子面的味道取决于臊子的调味。相传,周文王时期,岐山有蛟龙伤害百姓,周文王下令除掉蛟龙后,将蛟龙肉切成小块,给百姓食用,就是现在的臊子。

不过正宗臊子面,千年来用的一直是猪肉粒,牛肉臊子面是后来居上的新贵。

岐山臊子面,讲究面条薄筋光,汤水煎稀旺,味道酸辣香。牛肉臊子鲜香,油光红润,面条柔韧,入口爽滑,唇齿留香。热汤是牛肉牛骨炖的,面上漂着一层厚厚的油,浓香醇厚。

统臊子面的吃法是“只吃面、不喝汤、一口香”,汤多面少,一筷子就能吃完。剩汤要拿回厨房继续做原汤,这叫“馂汤,是周代“馂余”之礼的衍化形态。不过为了安全和卫生,如今到西安或岐山去吃牛肉臊子面,这样的做法是看不到了。

电视剧《白鹿原》里的油泼面,不知道馋哭了多少人,油泼面的精髓,在于最后的滚油现泼。一大瓢滚油,滋滋滋冒着热气,手稳眼准地泼在那一撮辣子上,瞬间辣味直呛,满碗红光,香、辣、劲、光,再搭配一颗蒜,在陕西人眼中就是千金不换。

北京:炸酱面

与“胡同”、“四合院”一样,“老北京炸酱面”也成为了北京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对于北京人来说,炸酱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吃食。几天不吃,肚里馋虫就勾的人心痒难耐,非得吃了这一口儿才能解馋!

您要是真想吃正宗的,就得去北京人家里吃。虽说100家是100个味儿,但是都一个字:香!

不少老北京人记忆中肯定有这样的一幕:端着碗儿炸酱面,碗里搁一根黄瓜,在院儿门口一蹲,边和街坊邻居下棋聊天儿,边吸溜一口炸酱面,咬一口脆爽的黄瓜,啥也不耽误。真是光想就让人流口水啊!

一锅好的炸酱,一定要用六必居的黄酱,够久、够年头儿,也够味儿!想要好的口感,还可以再放点儿甜面酱掺在其中。当然,放与不放全凭个人的口味儿,并无高下之分。

老北京炸酱面的酱讲究“小碗儿干炸”,一次只做一碗。炸酱的肉丁子则讲究肥瘦相间,得用五花三层的猪肉入锅煸之出油,这样可以保证肥肉不腻的同时,让酱里也融进肉香。然后把事先切好的葱、姜、蒜放锅里,加稀黄酱,用中火烹制,紧贴锅底进行搅拌防止粘糊锅底。

大约15分钟,酱起大泡,油和酱能明显的分离了,酱就炸好了。把酱盛到碗里,把葱白放酱里翻一下,靠酱的温度把葱闷熟,这样没有烂葱味。炸好的酱有些干,正所谓小碗干炸!

山西:刀削面

要论吃面食,山西人说第一,其他人真不一定敢说第二。

山西面食千万,刀削面更是火出了圈。用刀削面叶的过程本身就堪称艺术,用特制的弧形削出的面,中厚边薄,柔中带硬,相当筋道,其滋味更是谁吃谁知道!

山西有二百余种面食,但要说最有名的一碗,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据说刀削面源自元朝时不准汉人持菜刀的规定——既然不能“切”,那就找块铁皮来“削”。削出来的柳叶形面条,中间厚两侧薄,比直溜溜的面条更有口感。

山西人对刀削面的形态较真儿,但汤底却各有各的风格。猪肉、牛肉、羊肉、西红柿鸡蛋等调和任君选择,还可以随意添加“卤丸子”“豆腐泡”“烧肉”等配料。卤丸子类似狮子头,肉香味十足;烧肉则很像济南的“把子肉”,猪皮经过炸制泛起褶皱,香得粘嘴,但绝对不腻。吃时就两瓣腊八蒜,吃面的架势就全有了。

今天我们先介绍到以上几种面

还有更多好吃的面

请听下回分解

你最喜欢吃哪种呢?

欢迎补充哦

来源:携程机票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觉得《全国各地“吃面之争” 哪里称王 (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