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会议综述|“近代以来中国的妇女卫生知识与医疗实践”学术论坛

2023-07-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3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图一 本次论坛策划人姚霏

近代以来,伴随西医东渐的步伐,西医妇幼卫生知识和实践开始在中国社会传播和开展。中国传统妇产医学领域也面临着来自西方的挑战,开始迸发出全新的活力。医学知识的传播和医疗实践的开展,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命题,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健康意识、身体观念和日常生活。

近年来,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学界对于医疗社会史日益关注,女性卫生知识与医疗实践研究逐渐兴起。为凝聚学界共识,深化女性医疗社会史研究,关注女性特殊权益,促进相关学理探讨,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主办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妇女卫生知识与医疗实践”学术论坛于2021年9月7日召开。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12位优秀青年学者在线发言和评议,线上参会人数近100人。本次会议聚焦近代以来中国妇幼卫生政策的地方实践、妇女生育问题的医学化与去医学化、西方妇幼医疗实践的在华开展、中西妇女卫生知识的建构与传播四个论题,通过检视历史,追本溯源,获得解读和反思当代妇女医疗卫生问题和医疗卫生政策的钥匙。

图二 与会的12位青年学者

一、中国妇幼卫生政策的地方实践

妇女卫生在国家的公共卫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大力推行妇女卫生事业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卫生政策的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卫生行政系统,探索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妇幼保育工作路线。王书吟的《“人财两旺”与解放妇女:陕甘宁边区妇幼保育工作研究(1935-1948)》指出,以1943年“人财两旺”口号为标志,边区妇幼保育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的新重点。通过设立流动妇幼医院、培训旧产婆转变为助产士、普及宣传新法接生知识,建立了流动灵活、遍布乡村的妇幼保育卫生网络,妇幼保育工作体现出人民性、地域性和普及性等新特点,而且摆脱了前期的妇女精英主义,将边区妇女群众妇幼保健工作融入民主家庭建设、乡村社会治理、边区政权巩固和民族抗战的需求之中。这一转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道路中国化的独特探索历程。王瀛培的《城市妇幼卫生的基层机构: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联合妇幼保健站》一文考察了上海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是如何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卫生方针下进行基层妇幼保健站的建造、运营和维护。评议人陈思言指出,在考察妇幼卫生政策的地方实践时,要关注分析不同地域之间的妇幼生育习俗的异同和妇幼保育机构个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还要通过口述资料等民间基层资料来考察政策的具体落实。

二、妇女生育问题的医学化与去医学化

妇女在生育过程中的疼痛问题和由于生育而产生的疾病问题一直以来是医学界和妇女史学界关注的热点。吴苗的《医学、性别与社会:迪克-瑞德自然分娩理念的提出、争论与影响》一文中追溯迪克-瑞德自然分娩理念的提出、传播和影响,厘清了医学界、社会大众和女性主义者的不同立场和观点。文章以自然分娩作为一面透视医学权力、女性意识以及社会建构的棱镜,强调医学界要全面理解分娩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才能了解什么是好的产科实践,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女性要自主掌控自己的身体,实现自我赋权,参与到更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崔军锋的《旧学新识与知识转型:近代以来有关产后抑郁症的认知进步》通过考察“产后抑郁症”这一疾病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的认识演变,探讨对这一疾病相关认知不断科学化的内在动因,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评议人刘小朦高度肯定了两篇文章对女性生育过程中情绪体验的关注,指出这是目前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前沿领域,应该进一步关注情感、情绪在建构女性身体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到东西方不同文化对于疼痛、抑郁等情感情绪的认知差异和干预措施及其历史演变,要看到过度医学化的弊端,也要看到医学化对一些疾病去污名化的推动。

三、西方妇幼医疗实践的在华开展

近代西方医学技术、制度、理念进入中国,在妇女疾病诊疗和妇幼健康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姚霏的《近代中国乳腺癌的西医治疗与社会认识(1837-1949)》梳理了近代西医乳腺癌的手术和放射治疗手段在中国的开展和曲折的接受过程,强调西医东渐并非简单的医学流动,其背后隐藏着现代性助力下的西方医学对近代中国女性身体的规训。近代中国民众对西医乳腺癌治疗的接受,一方面建立在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传统身体文化的突破。谷晓阳的《于东方创西医儿科: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早期发展(1922-1940)》利用北京协和医院年报、人事档案,结合医学论文、回忆录、书信等一手史料及已有研究中的二手史料,梳理了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早期发展史。协和儿科这一机构的发展、壮大,不仅体现了西医儿科在北京扎根的过程,亦是中国现代儿科发展的缩影。以协和儿科为透镜,可以窥知西医儿科学在华扎根的过程中与中国社会的互动,从医疗史、儿童史研究的角度了解近代中国社会。评议人赵婧在肯定上述文章在选题和资料上的优点之余,指出无论是乳腺癌治疗还是儿科建立,都应该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医学的“声音”,同时也进一步关注中国社会对于西方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的认知、接受背后复杂的时空特征,以此为切入点考察西医在华的传播。

四、中西妇女卫生知识的建构与传播

传统时期,由于女性社会地位较低,面向女性的健康知识传播往往被忽视。近代以来,中国医学界的知识分子以报刊、杂志为载体宣传妇女卫生知识;同时,中医学界也积极对中医妇科进行现代化改造,更多女性参与到中医职业化教育之中。徐华博的《<妇婴卫生>杂志“读者信箱”专栏中的卫生知识传播》以在上海出版发行的《妇婴卫生》杂志中的“读者信箱”专栏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众对医药卫生知识特别是妇幼卫生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这种需求背后的性别意涵。朱音在《近代中医妇科医学知识的构建与传播——以中医职业教育为中心》中指出,随着女中医的职业教育拉开序幕,中医妇科学知识的构建与传播也为医家所关心。中医妇科学教科书的书写自20世纪初即已开始,在20年代呈现出较多风格:或呈现出中西医并列的构架;或以辑录古代传统妇科学说为主、参以西医理论者;或突破传统经、带、胎、产、杂的知识框架,融合中西医学,重新构建中医妇科学知识框架。中医妇科学的教材编写中,较为明显地展现出以西医学理与中医实践共同构建近代中医妇科学知识框架过程。评议人张苇航认为医学知识传播存在医学领域内传播和社会传播两种类型。在以中医职业教育为中心的近代中医妇科医学知识的构建与传播中,要更多聚焦与中医学科构建的关联;而在社会传播中,“读者信箱”专栏的设置有利于打破妇科医学知识传播的单向性,增加信息接收者的主动性,对于当下医学卫生的宣传也有借鉴意义。

最后,本次论坛策划人姚霏指出,近年来,医疗与性别的话题越来越为历史学界和医史学界重视。医疗与性别不是简单的叠加,而应该着力探讨“医学如何建构性别平等(或不平等)”“性别制度如何影响医学发展”“医学与性别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社会变革”等话题,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充实研究内容、明确问题意识。同时,性别研究也不局限于女性研究。将来,期待更多关于男性与医疗历史的研究可以出现在论坛中。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副主编宓瑞新表示,当前,在医疗社会史领域,尽管医史学界和历史学界就突破学科藩篱已形成了较多共识,但具体到医疗、卫生与性别议题,学科之间的交流依然比较有限。此次论坛,来自历史学界、西医史学界、中医史学界、性别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奉献了一场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精彩研讨,议题新颖、丰富,视角多元,既深化了对西医东渐过程中妇幼卫生知识转型细腻过程的认识,又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幼保育工作路线的形成和铺展。未来,《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将积极推动相关议题的深入研讨,凝聚和扩大学术共同体,进一步拓展性别、卫生与医疗研究的新视野。

供稿:谢建军(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来源: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妇女研究论丛》官方微信公众号

如果觉得《会议综述|“近代以来中国的妇女卫生知识与医疗实践”学术论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