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20余对父母在家庭教育沙龙中获得成长(徐汇区青春健康工作站公益活动显成效)

2023-07-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生理趋向成熟的高速生长期,生理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心理上的波动。在这一时期,如果家长看不见孩子的变化,理解不了孩子的困扰,不能及时调整与孩子的沟通互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就会为亲子关系带来危机。8月15日,由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徐汇区计划生育协会和上海市徐汇区心理咨询协会共同为青少年家庭打造的“典型案例家庭沙龙”公益活动迎来了结业仪式,在场的嘉宾见证了20余对父母在10期课程中的成长和收获。

学生家长冯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不准乱丢垃圾”......但是孩子始终我行我素,也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是什么。在学习了“沟通艺术”和“正念关系”课程以后,他懂得了要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用积极的说法修正孩子的行为。例如,如果把前面的话转化为“餐桌才是吃东西的地方”“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之后,孩子的行为就改善了很多。通过10期的沙龙活动和自己不断的阅读,小于的爸爸逐渐意识到,“作为父母,应该去学习如何成为有智慧的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滋润和美的熏陶,给孩子一个展现自己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除了家庭教育中一些棘手的问题,“性教育”也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性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贯穿于孩子整个儿童发展阶段并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完成的教育。但是年轻的父母既没有接受过系统青春期性教育,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在这一方面进行教育。因此,从2020年11月起,徐汇区心理咨询协会还邀请了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蒋薇美老师开辟“性教育”专栏,到目前为止,共发布了39篇关于“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的微信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向家长传播系统的科学知识。蒋薇美说:“性教育历来是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临床上遇到性问题的案例,总会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而家长的无助无力则使我们深感要承担起引领的责任。”

据记者了解,自2019年9月以来,由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徐汇区计划生育协会、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主办,徐汇区心理咨询协会承办的“徐汇区青春健康工作站”正式启用,它架起了连接区内17个“青春健康俱乐部”的桥梁。在专家团队的共同推动下,工作站立足于学生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视角,通过讲座、沙龙、个案干预、团体辅导、科普手册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进学校、进社区,为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教师传播正确的青春健康知识,做到家、校、社的力量协同,为未成年人的生命成长保驾护航。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

如果觉得《20余对父母在家庭教育沙龙中获得成长(徐汇区青春健康工作站公益活动显成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