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水果店经营实例(看同样水果店两个老板的竞争始末)

2023-07-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同一种生意有不同的经营思路,看同样水果店两个老板的竞争始末!

事情开始发生于九十年代,一条街上面对面开了两家水果店。门朝南是陈老板的“诚信水果”店,对面的是宋老板开的“顺意水果”店。两家店几乎是同时开业的,门面大小也差不多,位置都很好,旁边小区林立,有学校有工厂,人来人往,车流不息。

宋老板为人精明,对于商业商道那是一套一套的。他逢人便说他的眼光是如何的独到,思维是如何的超前,经常是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想到别人不敢想的。对于多年经营经验的他也确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精彩的故事。比如说开业初期,原本他们两家都本本份份的做生意,他确标新立异的在门口立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进店免费试吃”的字。这不是假的,他确实将那些好吃的水果切成一小份一小份的用盘子装着,供人试吃,一时间他的客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然而两三天后精明的宋老板确发现:来免费试吃的人是越来越多,然而真正捣腰包买水果的人却很少,这样下去,那些水果不是白给人家吃了吗?那岂不是浪费,这让自己的成本如何受得了。于是稍稍改变了下,试吃活动依旧进行,但是试吃的水果都换成了那些要坏未坏,烂的剜掉的水果,这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可以让活动继续进行。

渐渐的,宋老板发现老面孔少了,吸引进来的都是些不认识的陌生面孔。精明得宋老板马上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刻改变策略:撕掉原先牌子上的字换成“买十斤送一斤”。果然老面孔又多了起来,当然大家也都是图新鲜,谁真的一种水果能买个十斤,放在家里吃不完还不坏了,浪费的可不止一斤。于是宋老板来了个概念替换,改成“买一斤送一两”,一段时间后又觉得太小家子气,连自己看了都不爽。想了想又改成了“买三斤送一斤”,这样一来,如果按原先的送法,他肯定亏本,所以他做了个偷梁换柱,也就是说买三斤十元左右一斤的水果送一斤一元钱的廉价水果。

正当宋老板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庆幸时,顾客又一次打击了他的信心。宋老板少许暗自神伤后经营头脑又再一次的活络起来:“满三十元减五元,满六十元减十元,以此例推,上不封顶”,宋老板抛出大招,果然客如云集,然而又好景不长。宋老板毕竟是商人,又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为了博取更大的利益,以次充好,以假的乱真的事情屡有发生,渐渐地顾客对此活动又失去了信心。为换回顾客将生意做火,宋老板不愧为聪明绝顶,先后使出“打折优惠”、“生日特惠”、“优惠券抵用券”等活动,都能让他的水果店像他的店名一样顺着民意火一把,顺着自己的心意又冷了一把。

宋老板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爱学习跟得上潮流的人,听说前段时间刚做完“利用微信建群圈子营销”,近段时间又在做“会员卡充值送”活动。而他对面陈老板的店始终在那里,像一头石狮,稳踞在那,任你风吹雨打,岁月流转,我一动不动,只瞪着双眼望着你,让你知道我始终在这里。

陈老板喜静不喜动,他对对面宋老板的那些活动总是视而不见。他每天按时开门,总是把店里弄得清清爽爽,让顾客总能轻松得找到自己需要的种类;总是提前把那些坏的水果清理掉,始终保持店里果香四溢,让每个进入店里的顾客都能沁入心脾;他对人总是和颜悦色,从不缺斤少两,价格公道,童叟无欺。陈老板就是这样静静得做他的生意,他的顾客都是他多年的好朋友。

陈老板也是个极度好心的人,连对竞争对手都非常仁慈,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还拉对手一把。比如说有年夏天卖西瓜,陈老板和宋老板都一次性进了大批的西瓜,陈老板因为客源比较稳定,到货没两天就销售一空,然而宋老板那才卖一小部分,如果再不把库存的西瓜卖掉,那瓜就会不新鲜,会烂掉。当时如果陈老板继续进货,宋老板必定会大大损失一笔。于是陈老板故意拖延了几天才进货,那几天顾客来买西瓜时,陈老板总是笑指对面,顾客不解,陈老板笑言:饭不可独食!

宋老板也许感恩于陈老板的大度,家中请客吃饭时都会喊上陈老板,陈老板也许出于礼尚往来,也会回请宋老板。如此一来二去之后,他们的关系却不像同行是仇家的传说,这实在让人费解。更让人不解的是,偌大的街上,这么多年前前后后开过无数家水果店,却只有他们两家面对面的店存活至今。有心人通过蛛丝马迹甚至怀疑:他们本就是远方表亲,一起做生意,一起垄断了市场,却上演了双簧,一明一暗,一动一静,互为比较,锁定了所有客源;一攻一守,一前一后,立于不败之地,让对手无懈可击!

如果觉得《水果店经营实例(看同样水果店两个老板的竞争始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