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性殿里藏着乾隆的小秘密(这套通识读本带孩子云游故宫)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年600岁的故宫不仅仅是东方建筑艺术之大成,还融合了文物、典籍、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大宝库。但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百科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孩子听并不容易。最近,故宫博物院和中信出版集团合作打造《我要去故宫》系列通识读本和同名公益视频课,让小朋友们足不出户纸上“云游”故宫,了解紫禁城的奥秘。

书中串起不少新奇有趣的细节,会使经常去故宫的游客眼前一亮。比如,文渊阁的屋顶为什么是黑色的?太和殿上脊兽的正确顺序是什么?故宫里有哪些防火防涝的措施?谈到地标之一养心殿,书中开篇先用养心殿的“晋升”引起读者兴趣:“从清代雍正皇帝起,养心殿一路扶摇直上,升作权力中枢,成为八代帝居。这晋升之路让人惊叹!”再用典故来讲解其名字来源:“养心”二字,取自《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意在告诉帝王,减少欲望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方法。

故宫是很多人研究一生的课题,蕴含庞大的知识体系,为了向孩子们更好地解读故宫,这套书没有繁琐说教,摒弃平铺直叙式授课语言,用故事或传说引入,“降维”阐释,从民俗、典故、历史、文学、艺术等多重角度“入宫”。

《我要去故宫》20册封面分红、紫、黄三种,分别代表——红色外朝,介绍处理政务和举行典礼的场所;紫色内廷,介绍帝后妃嫔的居住场所;黄色内廷,介绍太上皇、皇太后的养老之处及故宫主题陈列馆。

养性殿里藏着乾隆皇帝的一个小秘密?《我要去故宫:探秘宁寿全宫内廷》里揭秘,站在养性殿里面向上看,会看到养性殿屋顶脊部的横梁位置,有一条“龙”。这条龙全由大量的铜钱串联起来,组成了龙的形状。皇帝自称“真龙天子”,而“钱”又和“乾”谐音,把钱龙装饰在屋顶最高处,是不是寓意着乾隆皇帝飞龙在天。

仔细看,宫殿墙上用砖镂雕的小窗户,是一类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的“心机孔”,用来保护山墙里的柱子,使其不易因空气湿热阻滞而糟朽。

再比如,太和门广场内金水桥右侧的协和门前的部分望柱头中间有个空洞。那不是岁月侵蚀的痕迹,也不是人为破坏,它们的满语名称是“石别拉”,一种特殊的号角,位于栏杆之上,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火焰形望柱头。只有走近细看,才会发现表面一侧或顶端有一小孔。它内部中空,内底还有连珠石球,一旦紫禁城遇袭,侍卫就将一种特制的小铜喇叭插入孔中,用力吹出声音,以警示宫内其他区域。

《我要去故宫:探秘宁寿全宫内廷》讲到颐和轩门前的一对低矮的石座,上面有类似脚印的痕迹。细看是不是像极了这曾有一只蹲着的小狮子?前后爪正好与石座上的痕迹吻合?

榫卯、累丝、点翠……这些传统工艺操作起来复杂繁琐,用语言表述稍不注意便会显得说教,书中采用手绘示意图方式,用孩子们更容易看懂的图像来阐释。《我要去故宫:探秘珍宝馆》介绍了制作饰物采用的两种传统工艺:累丝和点翠——累丝就是用金、银等延展性很好的金属搓、编等方式制成首饰的“骨架”;点翠就是将翠鸟的蓝色羽毛粘贴在金属的凹槽中。

你知道“三希堂”的“三希”是什么意思吗?按照乾隆皇帝撰写的《三希堂记》,“三希”有两重含义:一是“珍稀”之意,古文里“希”与“稀”相通,“三希”直指三件稀世珍品; 二是“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引申之意,自勉之语,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

三件稀世珍品是什么呢?就是乾隆皇帝最心爱的三件书法绝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乾隆皇帝对它们爱不释手,竟在本身仅有 28 字的《快雪时晴帖》上亲笔题跋73 处之多,并称它是“千古妙迹”,一有闲暇就临写一二。

春天的脚步愈发近了,很多人开始畅想故宫和煦春景。其实,除了御花园,东六宫里的奇花异草也格外娇艳。书中娓娓道来:每年3月份,钟粹宫里的玉兰最先盛放。承乾宫有一棵没有标牌的“歪脖树”,到了春天却能开出漂亮的梨花。而永和宫在4月会绽放美丽的紫藤花,不仅象征紫气东来,还寓意思念……

让我们共待花开,再游故宫!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如果觉得《养性殿里藏着乾隆的小秘密(这套通识读本带孩子云游故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