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汉朝初期地方制度和作用

2023-08-2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9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

郡国并行制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是统治者对于政治模式的探索。显然在西汉初年,这项政策的施行,的确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作用。以至于后来的“白马盟约”的实施同样都是为了保证汉室宗亲,刘氏政权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这种制度也是吸取秦朝经验教训,刘邦认为秦朝的灭亡,主要还是施行的郡县制太过于单一。一旦发生战事并没有可以利用的宗亲外援,这也为刘邦认为分封制的必要性。只实行分封的话,也同样很可能导致天下大乱的结局。所以说郡国并行制的实施,对于西汉初年的政权来说,既是探索,也是当下最为稳妥的政策方针。

汉朝初期地方制度和作用

实际上郡国制并不能加强中央集权,当初实行封国制的是汉高祖刘邦,他无非是想给跟他打下江山的臣子和刘姓家族一个交代,没有想过这样做会影响后来的大汉政权的稳定. 所以才有后来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和附益法,让诸侯名存实亡,跟一般的富室没有什么两样,这才真正解决了王国和侯国的问题。主要还是加强中央集权但实行郡国并行制恐怕并非中央的本意实行封国制是历史的残留,早晚有一天是要削藩的。原本得意思是笼络人心,加强中央集权,可是后来就不好控制了,这也是导致7国之乱得祸根!

郡设郡守、太守王国则是皇室宗亲,用来分封。郡国并行是为了维护中央统治的稳定,防止反叛。西汉中期,郡国的数量已超过100个。从管理的层次和幅度看,已有调整原有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系的必要,否则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于是中央政府便设立了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州刺史。

汉朝初期地方制度和作用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 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 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 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 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 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 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 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如果觉得《汉朝初期地方制度和作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