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养生

古代刑罚:流刑与徒刑异

2023-09-01 15:21:51
相关推荐

流刑是指古代时的一种刑罚,把犯人遣送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的刑罚,此刑始于秦汉,隋定为五刑之一,沿至清朝。

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监禁于一定的场所并强制劳动的刑罚的方法,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刑法中,就已经出现了徒刑这一种刑罚的方法。现代社会,中国刑法将徒刑分为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两种,并且在徒刑的判决和执行过程中,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贯彻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古代刑罚中的流刑与徒刑的区别

古代对罪犯的刑罚五花八门,即使未判死罪的人也活得非常痛苦。

流刑,即流放,发配。犯人会被在额头或其它明显处刻上字或标记,押解到艰苦偏远地方从事劳役。有的犯人因年老体衰或因没钱打点解差,被折磨、体罚,丰半路便死了,而活着的犯人到了“劳营”也会因繁重劳役而致残、致死。

徒刑,类似于现在的有期徒刑,在本地衙门班房内服刑,比流刑要好不少。

古代刑罚中的流刑与徒刑的区别

徒刑:与今日的徒刑含义类似,大致就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

流刑:流放,介乎徒刑和死刑之间。 古时刑罚大致可用 “墨劓剕宫辟,笞杖徒流死”概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12-26 06:01╰『追梦[西藏网友]103.232.215.102
    这个话题真是不错了解历史文化是件有意思事情还能从中到人类社会发展变化。
    顶0踩0
  2. 2023-10-29 10:41若曦![湖南省网友]223.193.42.76
    古代刑罚中流刑与徒刑区别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古人智慧确实深不可测。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