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养生

下雪天如何养生保健

2023-11-18 14:36:30
相关推荐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我们平时没碰到的问题,大问题同样也可以用小知识来解决,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养生常识 盘点雪后安全健康须知教程,生活中很实用!

今年的雪来的比较迟,到了立春了才姗姗而来,但是来势凶猛,让原以为已经是春天的人们又重回冬季!冰雪天的养生知识有哪些?冰雪天出行要注意什么?请跟随小编一起到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养生小常识

一、冰雪天气体质弱者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多发

1、雪后寒冷体质弱者免疫力下降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冰冷的雪天也让呼吸道疾病病人明显增多。专家说,下雪天的气温很低,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者的肌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降低,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会导致产生呼吸道疾病。

冰雪天气里,有些市民为了保暖往往将门窗紧闭,使室内空气非常干燥,污染加剧,再加上使用暖气、空调等因素,病菌容易孳生和传播,致使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老慢支”旧病复发。

冰雪天气里,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服用黄芪、冻干粉、西洋参等保健品;其次要适应环境,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多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风口。

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时治疗或采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后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所以,市民在低温天气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冰雪天气气温陡降

2、冰雪天气气温陡降 心脏负荷增加心脑血管病盛行

寒冷的冬季又拉开了序幕,随之而来的是大风大雪的降温天气和寒冷干燥的气候,冬季心脑血管病是比较盛行的冬季疾病之一。

冬季降雪之后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冰雪天气里,气温陡降,人体的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发作的机会。

人们在此时感到的胸痛、憋气或是头晕、麻木等,都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系列“应急反应”,是很正常的。而对于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雪天外出时,有相关病史的市民应注意防寒保暖,千万别忘了戴帽子、围巾、手套。下雪和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最好不要外出。

另外,提高机体防寒能力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及充足的水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02 23:45[台湾省网友]43.228.180.239
    下雪天最好喝点热水,多穿衣服保暖,注意预防感冒哦!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