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七尺剑:传承与故事

2024-01-25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13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七尺剑”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武器,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传说中,古代有一位名叫“叶赫天”的神秘剑客,他所使的剑就是七尺长,极为精良锋利。叶赫天曾在一次生死较量中以七尺剑惊艳世人,被誉为“七尺剑客”。七尺剑的传说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了象征勇气和正义的标志。在中国的传统文学、戏曲以及绘画中,七尺剑都是以重要的形象出现。七尺剑典故成为了人们传颂的英雄故事,深受人们喜爱。

在三国众多将领中,太史慈的提前退场实在是让太多人感到遗憾。这是一个典型的有勇有谋、忠义无双的绝世猛将。他从未见过孔融,却因他曾在自己避难辽东期间照应老母,于是单人独行趁夜闯入城中,凭借自己惊人的射术和过人的胆气,硬是在管亥大军包围下闯出了城外救援。单凭这一手,太史子义的智勇双全便可见一斑。

历经孙策、孙权兄弟两代,太史慈都是孙氏帐下最顶尖的名将。武艺绝伦,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以至于曹操闻其大名特意送去了当归。但他最终没能战死疆场,却在年仅41岁这年病死卧榻,对太史慈这样的将领来说,死得太憋屈。于是他临终叹息:“大丈夫生于世间,应带七尺之剑,荣升天子之阶,如今壮志未酬,怎么就病死了啊!”

吴书曰: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

在演义中,罗贯中先生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将七尺改作了三尺,让这把一看就不能随身携带、不能用于作战的宝剑换成了随将军征伐的利器。但是,这个改动其实是一大败笔,形同污蔑。它加重了理解,却严重削弱了太史慈原话所包含的重要意义。因为七尺剑是有典故的,而且来头颇大。

公元26年,就在刘秀称帝后的第二年,关中地区爆发了大动乱。3年前降于更始帝又反叛的赤眉军,在去年10月攻入长安,杀死了刘玄。因为长安地区粮食不足,于是派出士兵四处劫掠。单是这一支久经沙场的虎狼之师已经足以让关中震荡,更不要说还有占据汉中的延岑趁机派兵侵扰长安以西地区。关中各地一片狼藉。

很快,各地的郡县大族或是为了自保,或是为了趁机掠夺地盘和人口,也纷纷拥兵一方,各自征战。时任大司徒的邓禹久在关中却无法平定,于是汉光武帝派遣大树将军冯异前往讨伐。此次出行,刘秀亲自将冯异送到河南,并赐以车驾和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并告诫他,此次西征并非为了征伐,而是以安抚为重。冯异领旨前去,一路布施恩信,降者无数。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

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大树将军冯异所建立的赫赫军功,只有岑彭可以与之比肩。《后汉书·卷十七》评论说到:“中兴时期的将帅建立功业有名于后世的很多,但只有岑彭、冯异建立了方面之号。函谷关以西、方城以南得以平定,两将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七尺之剑是天子的赏赐,是礼器,是荣耀。而且,太史慈临终这番话,也是在自比冯异。他想如大树将军一般,建立不世的功业,辅佐孙权荣登天子之位。而且,大树将军不仅功劳奇大,他的不争功更是成为美谈。太史慈这番自比,所展现的壮志,远不是手握三尺之剑可以比拟的。

往期推荐:他是东吴重臣张昭之子,曾预言诸葛家败亡,却没想到儿子死于株连

许褚身材有多夸张前四史一共3人和他类似,其中还有司马懿爷爷

如果觉得《七尺剑:传承与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25 21:39慕容妖月[河北省网友]45.115.245.250
    @有些爱、终将散落在人海*七尺剑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诗般的传承,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顶1踩0
  2. 2024-01-25 21:21有些爱、终将散落在人海*[火星网友]203.21.10.6
    七尺剑,传承了古老的剑法与精神,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故事气息。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