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长风倡导‘双签约’ 打造‘健康双保险’新模式

2024-02-18 分类:知识

TIPS:本文共有 22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长风推行“双签约”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打造“健康双保险”,旨在推动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居民的健康保障。该模式旨在让居民同时在社区签约家庭医生和健身教练,将医疗保健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医疗资源和健身资源的优势,全面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居民可以享受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及时解决健康问题;同时,签约健身教练可以帮助居民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全面提高生活质量。这一“双保险”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健康保障与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上转有大医院专家,背后有社区家庭医生,自从有这样的‘健康双保险’在,这些年,我和老伴基本没去大医院报过到。”家住普陀长风的吴阿姨与先生深有感触,他们称呼自己的家庭医生——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宋建玲医生为“小囡”,“迭个小囡技术好、耐心好,中心培养得好!让我们居民安心享受晚年的健康生活。”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主席李国栋教授5月来沪访问,特意前往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对上海长风创新的家庭医生“双签约”模式(签约家庭医生之时,也签约大医院专家)竖起大拇指,“这里的家庭医生模式,水平非常高!”

全科医学品牌扎根到社区

作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实践数十年,但在上海,怎样的探索才符合实际情况?长风社区历经近十年,走出了一条颇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如今担任普陀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主任的史玲,曾担任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她向记者娓娓道来:早在,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糖尿病社区筛查,引入荷兰鹿特丹模式,实现了“糖尿病社区干预的初次尝试”,由此也揭开了长风社区牵手三级大医院的序幕。

十年前的上海,家庭医生还是“新生名词”,许多业界同行对此仍没有精准认知。如何才能守得住“健康门”,练好基本功是长风社区的选择。记者了解到,开始,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了16名精兵强将,每周五天,每天下班后17时30分到19时,接受中山医院的专家来长风进行的培训,从糖尿病、高血压到脂肪肝、骨质疏松……社区医生全方位接受大医院针对慢性病防治初期的科学规范培训。高密度、紧凑式培训后,大医院科研思路也潜移默化影响了社区医生。

在与大医院深度合作、“嫁接”理念过程中,成为重要节点。当年,我国全科医学带头人、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祝墡珠教授,与长风社区开始“亲密接触”,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当时的普陀区卫计委聘任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刘瑶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协管医教研,开启更为规范化的全科教学门诊,每周五全天,面对面教授社区医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祝墡珠教授定期督导教学工作。积淀两年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长风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与培训基地、首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祝墡珠工作室正式落户长风,同时成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山医院社区教学基地。这也意味着,全科医学的“上海品牌”从大学、大医院扎根到社区。

两个“家医”新模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专家双签约服务,是祝墡珠教授团队带领长风家庭医生在签约服务模式方面的率先探索。怎样算家庭式签约?是指一名家庭医生与居民整个家庭所有成员签约。在推进时,长风决定采用“样本式创新”。“与其呼啦呼啦大规模签约,不如先选定10户家庭作为试点,家医双签约中第一个‘家医’是社区家庭医生,第二个‘家医’是背后三级医院专家。”史玲说,这便是长风社区“双签约”的由来。

宋建玲与吴阿姨的缘分正是源于那时。从拥有老中青三代人的10户家庭深入健康管理,到20户30户……渐渐推开,而今宋建玲与中山医院刘瑶副主任医师一起已与500余户家庭进行双签约。“最开始我们是听老邻居说,家门口社区有个医生态度好、本事也不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看病。”吴阿姨侃侃而谈,“老伴每次去大医院随访,足足要一天时间,精力体力都耗尽了,要是家门口能解决,何必舍近求远呢?”实际效果比想象中还好。在老人眼里,宋建玲将自己慢性病的管理做得特别到位,“有了她的用药指导与健康干预,我们俩血压、血糖控制得特别稳定,几乎没有大波动”。更令人心安的是,老伴安装支架后的定期随访,小宋通过转诊渠道提前预约三级医院,省去了大量奔波等候时间。

家庭医生得到快速成长

“上海的家庭医生练好内功,要登上国际舞台!”祝墡珠教授如是说。中心副主任叶征向记者透露,目前长风共有家庭医生38人,社区“双签约率”达40%。38名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第一线,背后是20多位三级医院专家:中山医院的全科专家、长海医院的呼吸科专家、华山医院的骨科专家……

高水平带教下,家庭医生得到快速成长。,宋建玲在赴港全科医学师资(骨干)培训班中表现优秀,通过香港家庭医学学院考核和评审,获得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主席李国栋奖学金再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临床深造。“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医生,而今在社区家庭医生的平凡岗位上,我感受到了职业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宋建玲对记者说。

叶征透露,下阶段社区正考虑引进慢病管理的康复理念,同时完善“家医+助理+公卫+康复+X”慢病管理模式,为长风辖区内6万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普陀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马理路则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长风模式”正由点及面,利用市、区内综合性医院的专家资源在全区分批推广。去年起,祝墡珠工作室利用优质资源启动普陀区全科师资培训,计划三年时间内培养百名优秀的国家级全科师资,最终助推辖区内居民将健康需求真正留在社区。

如果觉得《长风倡导‘双签约’ 打造‘健康双保险’新模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18 12:24立脚点[上海市网友]203.28.88.119
    @修一长风的双签约和健康双保险新模式,让患者不仅感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也降低了经济负担,值得点赞。
    顶0踩0
  2. 2024-02-18 12:18修一[香港网友]43.229.51.6
    支持长风推行双签约和健康双保险,这是对患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对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探索。
    顶0踩0
  3. 2024-02-18 12:12金州[台湾省网友]203.30.152.193
    听说长风推出了双签约和健康双保险的新模式,这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顶1踩0
  4. 2024-02-18 12:06执着那份不该执着的执着[山西省网友]203.30.81.116
    长风的双签约和健康双保险新模式是医疗行业的一大创新,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