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北京市计划于12月底前为常驻市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024-02-22 分类:热点

TIPS:本文共有 12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北京市政府日前宣布,计划在12月底前让北京市的常驻市民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这一举措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数字化方式整合和管理个人的健康信息。据悉,健康档案将包括个人的基本健康信息、疾病诊断和治疗情况、用药记录、体检报告等内容,市民可通过手机APP或互联网平台随时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这将有助于提高医疗信息的透明度和可及性,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病历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诊疗和治疗方案。此举也显示了北京市政府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推动数字化医疗的积极态度,为市民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新的保障。

截至11月底,北京市1450万名常住市民已经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12月底前,这项历时1年的全市居民建档工作将全部完成,届时,根据自愿建档的原则,全市近1600万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将基本人手一份健康档案。明年社区卫生将启动摘掉眼镜、镶上牙齿、稳定血压、控制体重四项工程。

“在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实现全民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全民建档工作从底开始,居民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采取全市统一设计,一户一档。有了这个档案,社区医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管着多少居民,生活方式需要怎样调整,哪几户需要定期量血压……

今后社区医生将承担起管理慢性病人、保证社区居民少得病等职责,提供上门巡诊等服务,而一切服务的基础就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今后随着网络逐步健全,这个档案将变成电子版,与大医院实现联网,去大医院看病,只要提供一个编号,家庭成员情况、病史、社区诊断情况、在其他医院接受过什么治疗就能一目了然。

“目前北京的社区卫生运行机制已经改革,第一步硬件体系建设工作今年已经完成,北京规划设置了35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5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了覆盖100%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了城镇、远郊平原和山区15、20、30分钟的服务圈。”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明年的重点是提高服务能力,改变服务模式,让市民认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施摘掉眼镜、镶上牙齿、稳定血压、控制体重四项工程。

所谓摘掉眼镜,就是通过事先筛查教育,使市民特别是学生的近视率下降,计划在部分社区试点免费为市民检查视力,视力有问题的居民由大医院的眼科专家深入社区进行常见眼科疾病筛查;医生要进学校,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免费视力检查,建议视力不良的学生家长带孩子到大医院进一步诊断。

镶上牙齿即口腔保健行动。目前全市有数万名老人全口无牙,北京市计划对60岁以上的低保全口无牙老人进行免费镶牙。此外,还计划为学龄前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

稳定血压和控制体重则是指,对全民建档中发现的高血压和超重肥胖患者进行分类登记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场所设血压自动测量仪,使广大居民能够就近免费量血压,随时监测自己的健康指标。

政府出台的多项措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小病就医在社区”。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不足8%,这一比例已超过28%。(记者 方芳)

如果觉得《北京市计划于12月底前为常驻市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22 18:25NO 1.萧峰[吉林省网友]43.247.5.215
    感觉这个举措有点麻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顶0踩0
  2. 2024-02-22 18:02Auxiliary悠悠[黑龙江省网友]203.25.54.107
    这个政策太棒了,个人健康档案可以更好地帮助市民管理自己的健康,希望其他城市也能推广这项措施。
    顶9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