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陈正人之死:为干部健康敲响警钟

2024-02-23 分类:随笔

TIPS:本文共有 12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陈正是长期从事党和国家工作的资深干部,他的突然离世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陈正之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也让人们开始重视干部的身心健康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干部们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对干部的身心健康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关爱。陈正的离世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更是对整个干部队伍的警示,我们需要通过这起不幸事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断完善干部保健体系,提高干部的身心健康意识,为干部建设和管理划出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内容概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陈正人,1972年4月5日早晨,忽感气憋胸闷。因当时还在"文革"之中,他在"五七干校"靠边站,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次日深夜心脏病发作,"捂住胸口,咬紧牙关,挣扎着,挣扎着,终于倒下去了"。

10天后,陈正人在根据地的老战友曾山也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离他为陈正人致悼词仅3天。

这是陈正人的子女怀念父亲的文章。

经典名句

耽误了。这是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嘛。

--周恩来

要是爸爸在天之灵有知的话,也会为个人的死换来那么多老同志的生而感到宽慰。

--陈瑞生、陈洪生

背景和启迪

陈正人的死,为新中国执掌乾坤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健康敲响了警钟。这些从井冈山、雪山草地、延安走出的老战士,在战争年代颠沛流离,艰苦备尝;解放后生活条件改善,但未能重视养身保健;到"文革"遭遇政治迫害,心情郁结。1972年的时候,连周恩来总理也已恶疾缠身。

陈正人和曾山的相继去世,引起周恩来总理的警觉。他立即指示把当时被驱赶到农村和"五七干校"的一大批老干部,不管是否已经"解放",全部接回城市,检查身体,治疗疾病。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地为干部队伍体检,在"文革"动荡中挽救了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为日后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事业留下了人才。

今天,干部团队的保健问题也很重要。现阶段一些官员权责范围过大,事务性工作繁重,社会应酬过多,饮酒过量,睡眠不足,容易拖垮自己的身体。在明规则战胜潜规则的博弈中,有的干部的神经承受能力到了临界点。近年来干部队伍抑郁症高发,值得警惕和关切。

社会转型期公共治理压力大,干部队伍是国家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压舱石,健康管理和心理调适十分重要。近年来,各地党校、行政学院都把心理健康作为任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从开始,局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中,增加了"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测试",是有远见的。

1982年,胡乔木同志为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蒋筑英、罗健夫写过《痛惜之余的愿望》,呼吁各级领导为知识分子提供好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必要的休息。"让我们尽可能地不要等到他们死后才表示我们对他们没有多加照顾的痛惜吧!"这样的呼吁,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官场。当然,还有干部任用、考绩、奖惩制度公正廉明等深层次问题。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也是对干部身体的最好保护。

如果觉得《陈正人之死:为干部健康敲响警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23 14:23幸福,兜圈圈[重庆市网友]116.85.159.212
    愿逝者安息,也愿更多人能够关注干部的生活与健康。
    顶9踩0
  2. 2024-02-23 14:18雪雨菲菲[山西省网友]140.255.63.166
    他的离世让人感到痛心,也让人对未来的干部工作产生担忧。
    顶0踩0
  3. 2024-02-23 14:13慕华[内蒙古网友]182.41.79.219
    干部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希望能够有更多关怀和支持。
    顶6踩0
  4. 2024-02-23 14:08细细品味[台湾省网友]27.50.45.109
    这个消息让人感到非常震惊,也让人深思。
    顶10踩0
  5. 2024-02-23 14:03执迷的眼泪[江苏省网友]125.215.60.49
    太可惜了,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干部身心健康的重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