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基因科技在健康之路上的审慎包容

2024-03-05 分类:随笔

TIPS:本文共有 13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审慎包容基因科技的健康之路”旨在探索基因科技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强调审慎和包容的态度。本节目将聚焦于基因编辑、基因检测、个性化医疗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潜在影响,呈现科技创新对人类健康的推动力。我们将邀请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医生以及伦理学家,就基因科技的伦理、安全、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倡导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基因科技的健康之路开辟一条明晰的道路。通过节目,观众将了解基因科技对个人健康和医疗领域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持审慎和包容的态度,确保科技的进步造福全人类。

湖南长沙一名孕妇在经无创产前筛查之后生下问题男婴,日前经媒体报道后,相关“无创产检”受到质疑。8月1日,华大集团对此回应称:“根据国家卫计委要求,我们所做的无创产前筛查针对的是三种染色体的数目增加,包括T13、T18、T21这三种染色体异常。而此次披露案例是13染色体的长臂片段缺失,并非华大基因无创DNA检测的范围。”(8月2日《科技日报》) 在“二孩时代”,技术对优生的影响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联到一个社会的健康。正因如此,华大基因的无创产检在技术层面的争议才备受关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有两个常识需要重申:一则,无创产检仅仅是筛查、而非诊断,DNA检测在概率上的风险暂时无法规避;二则,基层医疗诊断部门在使用无创产检技术的时候,当理性告知而非神化宣传。 长沙孕妇事件无疑是一种遗憾和痛苦,但就事件本身以及事件影响而言,仍有是非对错之辩的空间。“13染色体的长臂片段缺失”若果真不在华大基因无创DNA检测的范围,那么,这种误解就是个科普和知情的问题,而不能佐证技术检测对于胎儿健康风险的放任。事实上,如果单从技术考量,国家级的技术规范并未要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准确率达到100%。比如卫计委11月发布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指出,无创产前DNA检测对于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不得低于95%,而21、18、13等三种三体综合征的复合假阳性率不得高于0.5%。 这倒并非要为企业背书,而在健康中国战略语境下,靠科技帮助准妈妈们降低新生儿缺陷风险,当成为矢志不渝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无创产检的“深圳模式”是为最好的例证:,深圳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TP)人群覆盖度约为70%,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在首位。截至12月31日,华大基因累计为深圳市31.3万位孕妇提供无创产检服务。经过有效干预,-全市唐氏儿的活产率从的2.36/万下降到的0.84/万。基因科技在大概率上改变城市健康生态,这大概也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滚滚大势。往前走还是向后退,不是个单纯的市场问题。 当然,眼下还难以定论长沙孕妇事件是否一次小概率事件衍生的悲剧。但是,有两点共识恐怕需要在疑云密布的舆论场厘清:第一,无创产检普及时间尚短,信息不对称现象短期难以纠偏。当下,无论是技术提供方还是医院,都当有更多耐心和责任,传递专业的关怀与善意。第二,纵使相关技术并非万能,也应鼓励基因科技对生命健康的改良之路。 一句话,即便就像网约车与移动支付会有这样那样“成长中的烦恼”,但是,我们始终都当对人类文明的进阶之路审慎而包容一些。 文/邓海建

如果觉得《基因科技在健康之路上的审慎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05 09:17桑榆℃[澳门网友]113.59.227.139
    希望基因科技不仅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避免伦理和道德问题。
    顶1踩0
  2. 2024-03-05 09:03坚韧孤鹰[台湾省网友]203.18.129.41
    基因科技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道德和伦理约束。
    顶3踩0
  3. 2024-03-05 08:48永远灿烂[北京市网友]202.38.142.60
    对于基因科技,我们需要更多的监管和审慎,不能掉以轻心。
    顶3踩0
  4. 2024-03-05 08:34终告[广西网友]203.23.94.79
    真希望基因科技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顶46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