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养生从衣食住行做起

2022-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秋风骤至,寒意渐浓。在这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体的阴阳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因此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都应该顺应秋季的气候特征,以养收为主。那么秋季如何养生呢?下面将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穿衣防贼风

常备一件薄外套。初秋季节,气温早晚略凉、中午仍较为炎热。这时候千万不要凭一时感觉而随意增减衣物,最好身边常备一件薄外套,以防温度骤然变化,导致受寒感冒,或者中暑昏厥。但是也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衣物,否则会削弱身体对外界气候的适应能力,更容易受凉感冒[1]。

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使人措手不及,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这时候的风也被中医称为贼风。受到贼风侵袭,往往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秋季养生防贼风的方法有:一方面,注意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2]。俗话说的“春捂秋冻”,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给机体一个逐步适应寒冷的机会。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对安度冬季大有裨益。

但是深秋季节气温低时,就应该及时增加衣物,尤其是体弱老人和儿童,更应该要注意。深秋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寒露节气之后不宜再过度“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腹、脚部的保暖。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如果受凉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痒等,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适当做一下颈部运动,如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以疏通颈部经络,防治寒邪入侵。寒露要暖腰背腹是因为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背腹如果保暖不够,会出现腰肌劳损、腹泻、背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以防腰背腹诸疾。应该经常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外,还可利用看电视之时,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心,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饮食养肺润肠

秋季空气凉燥,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可以常吃的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为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经常煮百合大枣莲子银杏粥喝,可以滋肺润燥。

另外,深秋由于寒冷刺激和秋雨缠绵,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肠胃黏膜的防御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导致人体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秋季腹痛、腹泻。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秋季养生防湿主要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此外,还要注意预防脑血栓和心梗。推荐两个重要的养生小技巧:一是多饮水,二是晚饭在晚上7点前完成。因为每到气候变冷,天气凉燥,血液黏度增高,患脑血栓、心梗的病人就会增加,在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栓塞。为啥要在晚上7点前吃饭呢?因为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进食,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可见,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再不降的话,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会高得多。因此,寒露这一天过后,切记晚上7点之后不要再进食,否则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2]。

居家保持新鲜洁净

秋高气爽,适合给居所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同时起居也要注意早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而早起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过。在白天天气炎热时可继续使用空调、电扇等,而夜间气温凉爽时,可适当开窗通风。如果在居室及其周围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还会让环境充满生机,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适度运动

散步慢跑最安全。初秋时节,中午温度较高,还是建议在早起或晚上温度较为凉爽时进行运动。同时运动后注意及时擦汗,以免受风,引发疾病。通常来说散步、慢跑都是比较安全的运动方式,而有运动基础的人可选择在天气好时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登山、远足等,不仅可以欣赏到深秋白云红叶之美景,还可以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魏帼.量身定制秋季“养生秘籍”凉润为主少辛辣[J].就业与保障,2018(19):60.

2.马淑然.季秋养生杂谈[J].生命世界,2018(10):52-55.

如果觉得《秋季养生从衣食住行做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