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端午节科普】粽子里蕴含的养生之道

2022-08-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说起粽子,人们对它印象首先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而后一种的美味食品,却很少会想到粽子其实也可以是一种养生食品,不同的馅料也会有着不同的食疗功效。

中医食疗讲究“因时而食”。端午节通常是处于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前后,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在南方还会出现雨期连绵的梅雨天气),可以说湿热交织。这种湿热的环境一方面为蚊虫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很多人会出现少气懒言、头晕无力、困倦少食等症状。故自古以来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此时的养生也通常着重健脾祛湿。而粽子其实就是一种适合此节气食用的食品。

首先,粽子的主料多为糯米。糯米又名江米、元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固表敛汗、止泻等功效,是体虚者温补强身的佳品,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的人食用。

其次,传统的粽子一般都用芦苇叶、竹叶或者荷叶来包裹,这些叶子不但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包装,还有着很好的食疗功效。如苇叶可以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凉血通淋;竹叶可以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退虚热;荷叶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这些粽叶经过高温蒸煮,不仅其中的有效成分可充分地浸透到内馅部分,增强了粽子的食疗功效,还可以为粽子提高口感,增添一股清香。所以,对一般人群来说粽子具有健脾开胃、清热祛湿的功效,非常适合在端午时节食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粽子里往往会添加很多辅料,不但提高了粽子的营养价值,还因添加的辅料不同,使得粽子具有了不同的口感和不同的食疗功效。下面就给大家列举几种粽子。

1. 红枣糯米粽

北方通常喜欢吃甜口的粽子,红枣糯米粽就是北方粽子的典型代表。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血生津、调营卫的功效,是补中健脾的佳品。在温补脾胃的糯米中加入大枣,提高了粽子健脾的功效,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不过湿痰、积滞的患者宜少食或不食。

2. 荷香鸭肉粽

南方通常喜欢吃咸口的粽子,如大肉粽、火腿肉粽、蛋黄肉粽等。这里特别要介绍的是以荷叶为粽叶的荷香鸭肉粽。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补虚,清热利水消肿的作用。初夏时节,人们常常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低下症状,鸭肉是比较适合夏季食用的肉类。荷香鸭肉粽具有滋肺阴、养气血、助阳气的功效,很适合因天气变化而感到疲乏的人食用。

3. 赤豆糯米粽

赤豆糯米粽通常有两种做法,将赤豆同糯米整粒混合或赤豆粉碎做馅,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赤豆味甘酸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具有健脾胃、消热毒、利小便的功效,是应用范围很广的药食两用食品。利水渗湿的赤豆与糯米搭配不但健脾胃,还增强了祛湿热的功效,特别在适合湿热交织的天气食用,也适合脾虚水肿、小便不利者食用。

4. 板栗粽

板栗粽也是市面上常见的粽子类型。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功效。因此,添加了板栗的粽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比较适宜肾虚腰膝无力、内寒泄泻者食用。

5. 杂粮粽

目前市面上很多养生粽是以杂粮粽的形式体现,如三豆粽、养生乌米粽等。杂粮粽中通常加入的食材有紫糯米、大黄米、粘高粱、粘小米、莲子、薏米、燕麦、大麦、花生、绿豆、黑豆、芸豆等等。这些食材一方面可以为粽子增强食疗功效(如以“三豆汤”中的黑豆、赤豆、绿豆为配料来做粽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铁、钾、镁、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植物甾醇、多酚等。不但使得粽子的营养价值提高,而且由于血糖生成指数低,饱腹感好,适合三高人群选用。

食用粽子虽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并非多多益善,也非人人适合。食用时还需留心以下事项。

1. 糯米虽然适量食用有助于健脾养胃,但痰湿证及痰热风病者不宜;

2. 糯米可刺激胃酸分泌,胃酸过多和消化道溃疡者不宜;

3. 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吃搭配五花肉、咸蛋黄等高脂高胆固醇食材的粽子;

4. 糯米的血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粽子;

5. 粽子属于主食,需计入一日总能量,食用需适当减少其他主食的量;

6. 粽子最好趁热食,冷粽子黏滞不宜消化。

本文刊载于《大众医学》2020年第六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微信订阅号二维码,欢迎扫码关注!

原标题:《【端午节科普】粽子里蕴含的养生之道》

如果觉得《【端午节科普】粽子里蕴含的养生之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