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医有妙法!

2022-09-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引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常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中医认为,其病机乃气郁痰凝、脉道痹阻,其治法多为调气化痰、活血通络,兼清热解毒,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情志 变化等,以达消除斑块之功。

临床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症状主要取决于 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通常将斑块分成稳定 型斑块和不稳定型斑块,而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常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早期更是发病隐匿,常因体检检出,但不稳定型斑块易破裂及脱落,可引起 一系列心脑血管危急症,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 期干预十分重要。

1病因病机

根据临床症候及发病部位等,颈动脉粥样硬化可 归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痴呆”"脉痹”等范畴。 脉乃“奇恒之腑”,为气血运行通道,与西医学的血管系统具有高度相似性,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位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则以痰热、血瘀多见。临证多从痰、瘀、郁、虚出发,先从“痰”论治, 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亦如此。"百病多由痰作 祟”,痰邪多因内伤外感所生,不外乎饮食、劳倦、 情志失调、气候等,程师认为其符合现代人不良生活 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熬夜、缺乏体育锻炼等)、不 良情绪的蓄积及全球环境气候改变的现实状况。饮食 不洁或不节,或偏嗜辛辣厚味,或烟酒成癖,易伤脾 胃,致运化失常,痰浊滋生,留驻经脉,阻碍血运, 脉络受阻;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气血津液运行不畅, 气郁痰凝,血脉痹阻不畅;劳作失常,劳则耗气,或 安逸少动,气机不畅,痰湿易生;脾肾亏虚,津液运 化失职,痰瘀内生;痰浊壅塞于脉道,血依附痰浊而 凝聚,日久则变生痰热、血瘀之浊邪,影响经络气血, 脉道痹阻。然而,痰的聚散与气机的滞畅息息相关, 所谓气滞则痰凝、气顺则痰消。

2辩证思路

基于上述认识,临床辨治多以调气化痰、活血通络为主,兼清热解毒,以达疏利脉道、消除斑块之功。

2.1治痰注重调气

《严氏济生方》强调“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 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指出治痰当"顺气为先”。 程师从痰饮辨因,以气论治,认为痰饮病大都因气化 之异常所致,提出“气行则痰行,气滞则痰滞,气虚 则痰生,气火则灼津,煎熬则痰成,气寒则痰凝,痰 成则怪病生”,故治痰注重调气。肝主疏泄气机,脾 为气机升降枢纽,肝失于疏泄,脾胃升降运化失常, 痰邪内生,经脉气血不通则见项强,痰浊上扰可见头 晕等,或邪实正不危,气血精气尚未受损,食欲不减, 精神尚可则无不适。程师常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 等疏肝解郁,调达气机,气行则痰行,脉道通利。同 时不忘治脾,脾为生痰之源,朱丹溪认为“实脾土, 燥脾湿,是治痰之本法”。临证以二陈汤为基础,燥 湿理气祛已生之痰,渗湿健脾杜痰生之源,方中佐以橘红理气之品,有“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 此外尚可佐以行气、解郁、化痰之品,如山楂、浙贝母、天花粉、木香、郁金、贯叶金丝桃等。

2.2活血通络,兼以清热解毒

《素问痹论篇》有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脉有“痹”,则气血凝滞,运行不畅。《验方新编》四 妙勇安汤由金银花、玄参、甘草、当归组成,功效清 热解毒、活血止痛,为脱疽而设。脱疽与颈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病位均在脉,两者临床多从热、从痰、从瘀 论治。程师在治痰基础上合用四妙勇安汤治疗颈动脉 粥样硬化,体现了 “异病同治”思想,一方多用,遵 古而不泥古。遣方时用忍冬藤易金银花以清热解毒、 活血通络,因忍冬藤长于通络止痛,四季均可用,《本草正义》载“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 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

现代研究表明,四妙勇 安汤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为其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善用虫药,因“久病入络”,颈动脉 硬化斑块非一日所成,故非草木之品攻逐可以奏效, 而虫类药性善走窜,能搜剔经络,《临证指南医案》 所谓“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 松透病根”。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疏其血气, 令其调达”,临床常用忍冬藤、虎杖、全蝎、僵蚕、 三七、姜黄、益母草、丹参等。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有“谷肉果菜,食养尽 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强调合理的饮食可使正 气不虚,邪无所入。此外,患者情志变化、生活习惯 等同样重视,因本病的发生与之有密切联系。

如果觉得《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医有妙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