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中国人的养生宝典!

2022-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国的养生之说起源于道家,众所周知,中国的道教文化以五行之说为中心,主张对身体的修养和体制的增强,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在生活中的养生指的是身体调理和疾病预防,理论与道家养生基本相似。

养生作为道家文化的主要修行路线,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的完善体系的养身文化,其中的五禽戏就是发源于道家,后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养生之法之一,可称之为中国人的养生宝典!五禽戏已被收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家五禽戏养生的发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华佗字元化,幼名旉,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在“二禽戏”的基础上创立了“五禽戏”,成为了道家的养生宝典,五禽戏的名称及功效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中有记载。

《华佗传》中关于五禽戏养生有如此描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五禽戏自华佗发明、传授、发展至今,经过几千年的民间传承,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的五禽戏是什么样的?

董文焕所传五禽戏

董文焕传承的五禽戏套路共54个动作(虎戏13式、鹿戏9式、熊戏9式、猿戏10式、鸟戏13式)。另外,还有相生练习法、相克练习法、灵猿戏笨熊练习法、鹤戏对练、简体/易五禽戏(每戏三动,共15式。其中虎、鹿、熊、猿四戏第三动为调息式,鸟戏第三式为白鹤飞翔)等套路,其动作较为古朴典雅。董文焕是安徽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代表性传承人

刘时荣所传五禽戏

刘时荣所传"古本新探华佗五禽戏"不但有徒手套路,而且还有器械套路--华佗五禽剑。其中,华佗五禽戏徒手套路40个动作(每戏各8式);华佗五禽剑则是刘时荣结合自己练习五禽戏的亲身体会,深入民间挖掘五禽戏的历史资料,广泛搜集技艺精华,通过不断研究、修改,在传统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的。共44式(虎戏8式、鹿戏8式、熊戏8式、猿戏10式、鸟戏10式)。

刘时荣所传五禽戏强调"五禽戏亦属武术范畴",其所传套路演练时,"动作圆活","有些架式从外形上看似不大圆,但对意与气仍要按照圆的要求运行"。

董文焕、刘时荣同学于安徽亳州武术名师谭继林,但传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除上述差异外,在一些具体的手法上,两人亦存在不同。如刘时荣所传的鹿戏手势是食指和无名指弯曲,而董文焕所传的五禽戏鹿戏手势则是中指和无名指弯曲等 。

五禽戏的基本练习动作介绍

起势调息:均匀控制呼吸,两手上提的同时吸气,两手下按时呼气,两手提到胸部并且掌心向上,胳膊肘向里,转掌心向下按至腹前,速度均匀柔和,宁心安神,放松并排除杂念。

1、虎戏

手形是虎爪,手掌张开,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练习虎戏时,要表现出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

2、鹿戏

鹿戏的手形是鹿角,按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梢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练习鹿戏时,要模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

3、猿戏

猿戏有两个手形,猿勾和曲腕,择一牢固横竿(如单杠,门框,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肢悬空,作引体向上7次。猿猴生性活泼,机伶敏捷,猿戏要摹仿猿猴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的动作。

4、熊戏

熊戏的手形是熊掌,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略停,先以左肩侧滚洛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大自然的熊表面上笨拙缓慢,其实内在充满了稳健、厚实的劲力。

5、鸟戏

鸟戏的手形是鸟翅,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意想自己是湖中仙鹤,昂首挺立,伸筋拨骨。

华佗五禽戏反映了我国人民健身养生文化的发展,开创了体育保健强身健体的形式,体现了道家文化和中医养生哲学的深厚文化联系,对研究到家文化和中医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如果觉得《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中国人的养生宝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