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别被骗了!网购纠纷七成来自食品、保健品

2022-01-01 分类:养生资讯

(北京时间记者 杨凤临 报道)“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作为管辖网络购物纠纷案件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在11月8日召开“网络购物典型问题新闻通报会”,对该院成立1年以来的网购纠纷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北京时间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网售食品、保健品类案件在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中占比近七成,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关注。

近七成网购纠纷来自食品保健品

我国数字经济愈渐繁荣。据统计,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31.63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网络销售市场地位。截至2019年6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22亿。越来越多发生在电商平台上的纠纷也随之产生。

2018年9月9日成立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购物纠纷等享有管辖权。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收案42099件,其中网络纠纷案件4838件,占比12%,收案量位列所有类型案件的第二,其中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4624件,占比96%,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纠纷214件,占比4%。

此类案件通过调解及调解后准予撤诉案件共计2185件,占比约55%。同时,针对该类案件判决上诉率不超过10%,一审服判息诉率高。

据通报,网售食品、保健品类案件在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中占比近七成,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关注。这其中非法添加食品原料、假冒食品、未经授权或者过期使用商标等情况较为突出,进口食品因销量上升、但各国监管标准存在差异,引发产品质量诉讼的情况也较为集中。此外,婴幼儿相关食品质量问题亟需关注。

电商平台涉诉量相对集中

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网络购物纠纷中,电商平台涉诉量相对集中。其中,京东商城、淘宝、微店、转转、亚马逊、寺库、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涉诉案件数量占比较高,这也与电商平台的住所地、经营模式、交易规模等密切相关。

此类案件的原告99%为自然人,其中男性占比较高,与女性的比例为4:1;年龄结构方面,20岁至40岁区间年龄段的人群占法院立案数量最多,占案件总量的87%,体现出中青年群体购买力强,网络购物活动参与度高的情况。

同时,原告遍布全国29个省份,主要来自湖北、广东、河北。被告则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浙江和江苏四地,这与4地经济发达,卖家数量多,交易活跃有关。

买卖双方均存在不当之处

北京互联网法院将不同热销产品引发的纠纷原因进行梳理发现:男性关注的传统电子产品,引发诉讼的原因包括——未取得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二手产品质量问题及不依法履行三包义务等;女性关注的化妆品家居服饰方面,则存在配方成分违法、特殊类型化妆品如美白、祛斑类产品未取得相应的资质,以及过期化妆品仍在流通等。此外,假冒品牌服饰,以假冒国际知名奢侈品牌服饰、知名运动品牌服饰情况较为常见。

在纠纷买卖双方的权责方面,商家和平台容易引发纠纷的原因是:商品信息发布不当、虚假广告纠纷多发;优惠规则解释模糊、易引发价格欺诈;不履行发货义务、擅自变更或者取消订单;物流配送不规范、责任分担不清晰以及因“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认知不同,引发纠纷。

消费者方面在网购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滥用退货权利,将“无理由”退货理解为“无条件”退货,在破坏商品二次销售条件的情况下坚持无理由退货,往往容易引发争议。此外,恶意差评、商品评论信息不实,法官提醒说,使用过激言辞和不文明用语恶意发布差评,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侵权。

如果觉得《别被骗了!网购纠纷七成来自食品、保健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