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基层中医院(馆)长谈:便捷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

2022-01-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做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这是所有基层中医药从业者所担负的重要使命。而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中华传统中医药也正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在新发展阶段,基层中医药从业者要如何将几千年形成的中医药技艺传承发扬,要如何发挥中医药治未病、重养生等优势,守护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来看基层的中医院(馆)带头人怎么说。

河北省安国药都国医馆负责人 宋大勇:

国家层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逐渐被老百姓所熟知、认可,中医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大环境空前友好。然而,对于中医药行业而言,机遇仍然与挑战并存。

基层中医馆之所以扎根在基层,就是能够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为基层的百姓解决一些大医院所不能的问题。比方说一些慢性病的调理,一些疑难病有很多是西医不愿意治的,或者认为暂时现在还不需要治的,可病人确实有痛苦。以子宫肌瘤为例,个头比较小的,西医一般会让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等个头足够大了再手术切除,而中医仅需要服用数月中药就能将肌瘤消散于无形。

中医馆能大大降低医疗成本,以急性麦粒肿为例,西医输液消炎治疗可能需要上千元,而中医治疗仅需不到100元就可以痊愈。

中医在“治未病”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未病先防可大大降低医疗成本,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以上几点,可以说是中医馆与西医为主的医院形成错位经营。

对百姓来讲,中医可以说是最便利、最便捷的,切实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是基层中医馆,离老百姓更近,挂号方便,且中医简便验廉、全科化外治法,内治外治结合,非常适合去解决基层的常见病。

对基层中医馆来说,挑战或者说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说盈利困难,药品采购困难,炮制、制剂困难,人才招聘、培养困难,经营理念提升困难,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等等。在国家从上而下重视发展中医药的大背景下,需要中医药从业者去不断完善自己,将中医药这个中华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发扬。

湖北省建始县中医医院院长 张健: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始县中医医院在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方面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励行致远。

持续抓好“三堂一室”建设。建立名医堂、中医养生堂、“谭明杰知名中医工作室”和“张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整理、继承、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通过持续加强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药浴、熏洗、刮痧的临床应用,连续4年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等,取得显著疗效。大力发展传统中药制剂,加大了中药膏方制剂的研制开发力度。全院倡导“西学中”的思想,尤其是护理上,要求全院护士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建始县中医医院提倡根据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防病治病理念,提高中药使用率。医院组织全院中医专家与疫情防控专家组一道,共同商议并提出具有益气固表、芳香祛湿的“新冠肺炎防感方”内服防感方,每日煎煮成汤剂后,为医务人员及广大市民免费提供。未病先防、防重于治,中医的博大精深,又一次在抗“疫”中践行。

山东省宁津县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李志刚:

宁津县中医院是德州市首家“互联网+智慧中医药”服务模式的医院,在县卫健局引领下,签约7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中药房”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中医药资源和医疗技术资源优势共享。以“互联网+智慧中医药”的模式创新领跑互联网“最后一公里”。

在我看来,“互联网+智慧中医药”就是对我们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场景中的传承和创新。宁津县中医院探索“互联网+智慧中医药”服务一体化模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现了诊疗、服务和配送三个创新,推动了中医医共体的建设。

患者在乡镇医院就医后,乡镇医生通过互联网把处方上传到县中医院,县中医院的医生对处方进行规范审核,然后在中医院“智慧中药房”进行抓药、煎煮、配送上门等剩余环节,患者无需在医院排队等药,让看病取药就像收快递一样简单便捷。

每一项操作都需要扫描二维码后进行操作,包括中药验收入库、智能调剂、扫码复核、中药代煎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使得每味中药都有了自己的专用“身份证”,并且可以做到药品质量回溯。

利用“互联网+智慧中药房”技术,与邮政速递合作,第一时间将煎煮好的中药免费送到患者手中,实现全县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中医药配送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模式。

安徽省宿松县中医院院长 石进军:

“十四五”期间,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闻到中药味,让基层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看上好中医”,宿松县依托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龙头示范作用,铆足干劲,直面广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普遍存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中药饮片质量较差的现实,精准把脉,开出了疗效显著的“中药方”。

一是方便看中医:支持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技术落地生根。二是放心用中药:对中药饮片采购实行一体化管理,打造智慧中药房,保证中药质量。三是看上好中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远程医疗,拓展中医服务范围。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县乡村三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均匀,优秀的中医药人员大多集中在县级中医院,而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中医药人员普遍专业水平较低,专业的中药技术人员更是寥寥无几,老百姓在家门口无法得到更加优质、全面的中医药服务。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利用“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网络优势,打造县乡村一张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师可以适时将病人资料、中药处方通过互联网上传县中医院中医专家远程同步讨论与调整。有了这张网,老百姓不用跑到县城里,就能享受到我院中医专家的“一对一”专门服务,中医药临床服务在基层使用将更加广泛。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陈振:

基层中医馆的建设是百姓需求,也是机构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病怎么老治不好,走,去看看中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治疗取得显著疗效,老百姓对中医药疗法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相比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因功能定位、设施设备、业务技术、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临床科室较少,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在满足群众日常需求方面,“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魅力和作用。

尤其对慢性病、常见病的治疗,基层中医馆更便捷、更有优势。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基层机构经济效益显著。成药、西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零差率”,中药可以加成25%作为机构的收入等政策,使得基层机构在特色中医馆建设方面,可谓是投入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

最重要的是,中医馆的形式能让中医特色更鲜明、群众认可度更高,集合养生保健、针灸理疗、中医诊治、代煎中药、传统文化宣传为一体的形式,对促进中医药整体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提升作用。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王迪)

如果觉得《基层中医院(馆)长谈:便捷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