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刮痧、拔罐、推拿……大众熟知的养生保健方式,应注意什么?(下)

2022-01-17 分类:养生资讯

中医讲“人有九质”,一个人体质的好坏决定了他的健康状况。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效哥,从医二十余载,从诸多的临床案例中验证了“体质调理”和“体质重建”对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始终致力于体质调理的研究,力求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体质重建”实现不生病、少生病。

上篇我们说了一半,这篇继续来说关于平日常见的养生保健方式的那些事儿。欢迎大家积极发言,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也可以吐槽点别的,效哥也都欢迎。

上期内容:刮痧、拔罐、推拿…大众熟知的养生保健方式,应注意什么?(上) (点击查看)

中医院拔罐,数量多、时长短;在家拔罐,数量少、时长长。这两种有差别吗?还是应该像医院那样拔?

效哥曰:只要不是拔在那些拥有重要补益作用的的穴位上(详参上篇中“哪些位置不能拔罐”段落)的罐子,是不会“伤元气”的。

一般来讲,拔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到5~10分钟,尤其是夏天,皮肤水分较多时。或是某些皮肤不太好的人,真空负压的时间过长,通常会导致罐内的皮肤上出现大量水泡。这样不但会产生疼痛,还会导致水泡破裂而造成感染。当然,要是在冬季或是对那些“皮糙肉厚”的人来讲,适当的延长几分钟也不会有什么不适。一般来讲,罐子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皮下出血的总面积和多大。

比起医院代煎的中药,自己煎的药效果更好?

效哥曰:可以肯定的说,自己煎的药的品质要好于医院代煎的中药的。

原因有六:

1、我们在家煎药都是药材和水直接接触,而医院代煎,则是把药材装到无纺布的煎药袋里。那种煎药袋通常都是有机材料,虽然它们在100度的高温下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但我们知道中药的煎出液里面有大量的复杂的化学成分。那么在这样的高温溶液中,煎药袋会有部分发生不可预料的反应,而这些塑料反应物,就存在于医院的代煎药液体中。

2、我们煎药都是煎两遍,兑到一起分两至三次服用;而医院代煎药都是只煎一遍。那我们不难估算出哪一种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高!

3、 我们自己家里的煎药锅可以仔仔细细的清洗,而医院的代煎药锅里密布的管道和复杂的构造都不允许工作人员把它们彻底清理干净,只能是象征性的用水冲洗一遍。想想看,一百个人,一百种病,一百种药,一个锅,药品互相污染的问题不得不说。

4、 我们自己煎药时,可以隔几分钟就对药品进行一回搅拌,这样煎出的药液比较均匀。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水中,一个植物能释放出来多少溶质,和这个植物周围的浓度差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搅拌,那么势必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医院的代煎药从下锅到出锅,是无法搅拌的。

5、我们自己煎药可以随意的控制煎药的时间,这样,不管是需要短时间煎煮的解表药还是长时间煎煮的补益药,我们都可以控制。而医院的代煎药,都是设定好的时间,不达到必须的煎煮时间,煎药锅内的剩余水量都无法达到出袋的标准,不管什么药,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

6、八卦一下:传统中医讲求锅中水,锅下火的“水火共制”中药,效果才好。而医院代煎药,都是用电作为加热源,虽然同是产热,可中医讲究的“水火”二字中的“火”却缺失了。

服用中药,是不是饭后服用最好?

效哥曰:是的,饭后服用中药效果要好于饭前服用。

理由有三:

1、饭前的胃部和小肠呈空状。服用的中药汤剂会很快从胃进入小肠,并且很快从小肠流出,胃的消化功能和小肠的吸收功能都会因为液态中药的停留时间过短,而不能达到最好的吸收状态,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比如吃西瓜或者饮料后短时间会去厕所小便,液态中药也是同样的的原理。饭后再服中药,中药就会从液态变成半液态状态而延缓停留时间。

2、饭后服用不刺激胃。中药并不能像西药那样用胶囊或是糖衣掩盖西药的不良味道,从而使中药的不良味道暴露无遗。比如容易让人产生恶心感觉的苦味,刺激胃引起烧心的酸味、导致胃痛的辣味等。饭前服用中药,我们的胃粘膜将无处可躲,而同样的药汤在饭后,就会被胃内的饮食所稀释,变得不再那么刺激。

3、中医还讲究,药物要是得到食物力量的资助就会事半功倍,相当于军队作战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餐后服药还有这个重要的意义。

小贴士:不用考虑饭前、饭后有多大区别,以及胃酸和胃内食物是否会影响药物疗效,胃的排空时间通常是3小时,所以无论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几个小时内,药物都会遇到胃酸和食物。

艾灸靠热力产生效果,夏天不适合、不能做?

效哥答:夏天可以做艾灸,而且几率并不比冬天低。

原因有二:

1、夏天受寒的几率很大。比如冬季里我们反而吃得很少的冷饮,比如无时不刻不在的冷气空调等。冬天,大家都知道防寒,所以暖食厚衣。而夏天,本无心防寒,但是无论是寒食还是低温,无处不在,这也就是夏天人反而容易受寒的原因。这类疾病,通过吃药反而不如温灸的效果来得快。在关键的穴位上,只要把艾条的热量准确的并传递投放到受寒的经络里,很快就会寒去而病解。

2、 一个错误的观点:“艾灸不能治疗热证(病)”。事实上,温灸虽是靠热量治病,但它同样可以清热,温灸是靠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来体现“补阳”或是“泻火”的。最简单的例子,当草原或森林发生火灾时,迅速背风放火,可以烧出一个空区,这个空区就可以阻断即将烧过来的大火,温灸控制燃烧速度的原理与此不尽相同。

定期采取断食疗法(不吃东西或只吃少量蔬菜)、辟谷,这样做健康吗?

效哥曰:断食疗法(辟谷),因人而异,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适合的。

除了个别人因为暴饮暴食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饮食积滞胃肠”(具体表现有:有明显饮食超量史,胃胀痛、厌食、恶心或呕吐等)之外,均不适合采取断食疗法。此种情况时,断食疗法是仅仅是为了通过控制进食量而减缓肠胃负担而已。

理由:就像平时过日子一样,我们会为了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进行物资或金钱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即使因为什么情况我们没了收入,至少还有之前储备的东西够我们敷衍一阵。但,“断食疗法”就像我们没出现任何问题就不去工作(正常进食),而是靠从银行取我们之前的存款(身体内的营养储备)度日。相信这样的日子,只要有一天,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天的“赤字”,得不偿失。

我们该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确定哪些东西该少吃,哪些可以隔一段时间吃。但最好不要不分好坏的一概停食!身体很复杂,需要很多不同的能量才能运转起来,没了收入,便只能疯狂的消耗那些不该消耗的储备。

足疗温度越高,中药成分析出得越好?

效哥曰:首先足疗温度并非越高越好,一般以40~44℃为宜。适当温度的热水能够让足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得我们末梢的血液循环加快。但是,过热的水温会导致毛细血管过度的扩张,经常反复的过度扩张,反而会降低足部毛细血管的弹性,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足部宛似大树的根,过热会伤根,所以它们宜暖不宜热。

一般,浴足的中药大多是具有活血温经的作用,水盆中的中药成分析出越多,浓度越高,效果就会越好。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在水中适当的加入1~3匙白酒或1~3匙陈醋以促使水中中药成分的析出:

1、乙醇和水的醇水混合液能够更好的促使中药内“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析出,加倍盆中药物浓度。

2、白酒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从喝酒后的人的面红耳赤就可见一斑,白酒能够使已经析出的中药成分加倍的发挥活血温经的作用。

3、陈醋的成分主要是乙酸,一方面可以促使中药中化学成分变成乙(醋)酸盐,可以更多的析出。另一方面,乙酸可以帮助改善足底皮肤粗糙的情况。

足疗时,是不是按疼了就说明按得好?

效哥曰:不是。

足疗的各种手法都是以舒适为宜。换句话说,即使是因为某处疼痛而去做足疗,也要以通过足疗按摩手法使那疼痛的地方变得不疼才对。如果按疼了,只能说明是在相应的反射区存在着明显的压痛点,即可认为此处是存在健康问题或隐患的区域。然后,按足底反射区,确定是何内脏、组织、器官出现问题。再采用相应的适宜的手法对此“压痛点”进行适度的“无痛”或“低痛”治疗。随着压痛程度的减轻,可以适当的用一些较重的手法,但总要以尽量无痛为原则。

有些人学着照古方用中药泡酒,有什么注意事项?

效答:主要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和古方中所提及的病种要准确对应。现代的很多病名虽然和古时的病名一样,但往往不是指的一种病。比如古时的“伤寒”是外感病的意思,而当代医学所提的“伤寒”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古时的“痛风”也并非现代医学所提及的“痛风”。所以,拿到古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多了解,自己的病症是否就是古方中所提及的问题。

(2)药物剂量的换算,和用酒量及饮酒量的换算。一般来讲,古方中都是以“两、钱、分、厘、升、斗”来作为固体和液体的计量单位的。但即使同样是“两”作为计量单位,也会因为朝代的不一样,而导致“汉代一两”不同于“清朝一两”。要知道,清代一两比现代的一两少了近20克。此外就是饮酒量的换算,按照书中记载,古人饮酒都是几斤几斗的,与他们那时酒精度数含量低有关系。而我们现在的白酒低的都有30多度,饮酒量也要比照古方中描述的适当减少才好。

(3)药名及药物变迁。年代的变迁,以及撰写古方的古人所处的地域不同,使用方言不同等,均会使得很多药物即使叫同一个名字,也并非指的同一种中药,比如古方中提及的“太子参”就不是今天我们药店所售的“太子参”,两种植物连“门纲目科属种”都截然不同。所以,按古方抓药时,要格外多搜集相关知识,以防误用。

(4)酒的选择。制作药酒以高度(60°)的酒比较合适,一般适宜选择清香型白酒。乙醇的浓度越高,越利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渗出,浸泡时间通常以10~14天为宜,可反复浸泡三次。

今天这两篇文章,内容很丰富。大家可以转给身边的家人朋友看看,一起学习,一起健康。欢迎您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王致效,副教授,四代中医世家,祖籍山东高密,曾祖是民国时期黑龙江四大名医王守典,祖父王明先是海伦名医。现为中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务院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梁怡俊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梁怡俊工作室传承人,先后在北京东钓鱼台炎黄国医馆、太申祥和健康产业集团太医馆出诊10余年。先后跟随首批国家级名老专家梁怡俊教授、肝病泰斗谢子恒教授、肺病泰斗方和谦教授、消化道疾病专家徐振盛教授、北京“小儿王”宋祚民教授、脾胃病专家危北海教授、肾病专家杨大绮教授等学习。

感谢您的观看,效哥始终致力于体质调理的研究,力求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体质重建”实现不生病、少生病。加关注私信我,加入到效哥“调理体质,健康养生”的队伍中来!

#百里挑一#

如果觉得《刮痧、拔罐、推拿……大众熟知的养生保健方式,应注意什么?(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