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毛主席:养生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死亡了:开个庆祝会

2022-02-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为了建设好新中国,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时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负责毛主席保健工作的医生、护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们为毛主席的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而感动,同时也为他老人家的身体健康担忧。在及时地对毛主席进行常规的医疗检查的同时,他们经常劝毛主席注意保重身体,以延年益寿。

对此,毛主席虽然理解同志们的心情,但并不“配合”工作。因为他对养生、生死等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可以说都是些充满着辩证思维,且浪漫而有趣的观点。

当保健医生徐涛一次又一次地劝告他注意养护身体时,毛主席总是立足自己的观点,谈古论今,去做徐涛的工作。

一次,毛主席对徐涛说,1700多年前,三国时代的曹操,驰骋疆场,戎马一生,自然不会有很安逸的生活,而且不可能享受到现在这么好的医疗服务。但是,他活了65岁。在那个时代,曹操应该算是个长寿老人了。

一个人,不能一味地养尊处优,只想着如何享乐,不想工作;更不能小病大养。保健不是保命,不要搞什么补养的药物、食品。我是从来不信这些的。

一个人若想身体好,长寿一些,应乐观开朗地看待人生,适时地锻炼身体。因此,曹操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毛主席还告诉徐医生:我有个养生的原则,那就是——“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对于毛主席所说的养生健身“十六字诀”,徐医生非常认可。但对于毛主席的实际行动,徐涛并不都认可。工作起来往往是废寝忘食、浑然忘我的毛主席,何来“劳逸适度”?

至于其它方面,徐涛认为,毛主席确实一直如此——历来喜欢粗茶淡饭,不愿意享用滋补营养品;通过游泳、散步等方式强身健体。尤其是,毛主席非常注意控制的情绪。

发怒,是七情之中危害身体健康最大的因素。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古今中外的长寿者,之所以能够长寿,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通达愉悦。

毛主席一生豁达、奔放,心胸开阔,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偶尔有些怒气时,平静出口,态度严肃,从无面红耳赤,态度粗暴的表现。有时,还因觉得话说得过于严肃,而向某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表示歉意。

毛主席还曾以建议的口吻,对徐涛说:不要过于迷信药物,不要有点小病就用药。人既然自身拥有抵抗力,那就应该先让自身的抵抗力与病菌作战。

如果能战胜,就不要用药;如果抵抗力差,不能获胜,再用药帮他一把,也不晚。这也是自力更生为主嘛!

对身体的保健养护,毛主席是如此地认知、看待。对于生死,他更是历来客观面对,从不刻意回避什么。

他说: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人可以长生不死的。古代的诸多帝王,虽然都想方设法地去寻找、享用所谓的长生不死之药,但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死亡的结局。在客观存在的生死问题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这是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人如果都不死,如果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他该有2500多岁了,那么,这个世界该成个什么样子?那时,这个地球是会太挤的!

1973年,他会见澳大利亚总理时,风趣地说:“我活不到革命结束了,我已经跟上帝打过招呼了。”

1976年,毛主席病重之际,美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来看他,他坦然地说:“一个人负担太重,死是解脱。”

毛主席与他的护士长吴旭君也曾趣谈生死。

当时,他先笑着对吴旭君说:为了安全,中央给我立了一条规矩,不许我坐飞机,我想我以后还会坐。随之,他又说道: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啊。

毛主席说完,自顾自地开怀大笑起来。吴旭君听了却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一点也笑不起来。待毛主席停了笑声后,她声音低沉地说:主席,咱们能不能不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毛主席听后,故作不认识地看了看吴旭君,然后指着她的鼻子说:你这个人呀,怎么还有点迷信呢?你是个搞自然科学的,应该懂得自然规律的严肃性。

接着,毛主席又诙谐地说: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们可以开个庆祝会。届时,你要打扮得漂漂亮亮,高高兴兴地参加庆祝大会,庆祝生老病死之辩证法的胜利。

主要参考文献:《缅怀毛泽东》、《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如果觉得《毛主席:养生原则:遇事不怒,基本吃素……;死亡了:开个庆祝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