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重阳“四合理”|老年人“硬核养生”VS年轻人“朋克养生”

2022-03-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姥姥觉得你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长,作为晚辈,想必大家都深深地感受过这种沉甸甸的爱。

当老年人的养生观以“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的形式出现,有时这份爱就成了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而年轻人的很多养生观念在老年人看来未免过于超前,还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老年人的“硬核养生”遭遇了年轻人的“朋克养生”,到底会演绎出怎样的一幕?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关注代际养生的差异,为您全家的养生支个招。

古法饮食派VS任性饮食派

“吃啥补啥”是一种神秘的东方养生术,这种理念从小就被大人、老人们灌输给我们。

不知道多少条鱼儿牺牲在了考试前夜,也不知道多少个猪脑变成了美味佳肴,就为了给我们的脑子印上聪明的密码。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养生知识库里,还有各种关于食物的奇怪冷知识,比如紫菜是塑料做的不能吃、豆腐加蜂蜜同吃会耳聋……

微信里,时不时就会收到家里老人发来的食疗养生的信息。他们自己按照这样做了,也生怕你耽误了自己的健康大事。

老人不懂你天天忙的是什么,但却想用这种简单易感的方式和你交流,并且笃信,传授给你的是绝对的生活智慧和经验。可是在年轻人心里,总会冒起一堆问号,这真的科学吗?

吃嘛嘛香才是身体健康的一种外显,百无禁忌才是对生活的尊重。年轻人新陈代谢快,难道不趁着这时候吃点自己喜欢的,到老了吃不动、吃不下了才去后悔吗?

在啤酒里加几颗枸杞,在可乐里加点党参,在威士忌里加点人参,或者边吃辣条边喝金银花败火,这才是属于年轻人的养生。没有过度的委曲求全, 只有随心所欲的自由,一边作死一边养生,这味道才酸爽!

不过,老人和年轻人在吃上有时候也能偶尔达成一致。比如在购买营养保健品方面,年轻人已经开始追赶起老年人的步伐了。以前保健品的购买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现在营养保健品的购买者中,“90后”越来越多,占比超过25%。

舒缓运动派VS刺激运动派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尊重的养生铁律。但老年人和年轻人,似乎注定在运动方式上,白天不懂夜的黑。

很多老年人,特别是妈妈、奶奶和姥姥,一退休或者还没退休就迷上了广场舞,乐此不疲。有的带着家里的小狗子,有的带着小孙子小孙女,一起感受最炫的民族风。

而爸爸、爷爷和姥爷,虽然不在广场舞里继续释放“夕阳红”,但他们也不想闲着,下棋、钓鱼、打太极,他们也爱约个伴、凑个堆儿。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共性和交流,除了用轻量化运动达到健身健脑的目的,还能和老闺蜜、老邻居聊聊天,让情绪找到安放的所在。

不过在年轻人眼里,这些顶多算肢体活动,还算不上真正的运动,广场舞甚至还有点扰民的嫌疑。说到运动,自己才更有发言权。

爱冒险、爱新鲜的天性,再加上如今蒸蒸日上的经济条件,这些都让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篮球、足球、乒乓球这些大众化的运动,而是要寻求更有个性、更刺激的极限运动,比如滑板、攀岩、赛车……

年轻人之所以越来越喜欢这种运动,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竞技体育 “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外,更强调参与、娱乐和勇敢精神,享受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而极限运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身心潜能,鼓励他们向自身挑战。

有了这种全情投入、燃烧生命的感觉,健康反而是放在第二位,顺手完成的事儿了。不过,这些“玩儿的就是心跳”的极限运动,却把老一辈看得心惊胆战——这简直就是玩儿命啊!

规律起居派VS熬夜起居派

在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养生观念里,可能最难以调和的就是睡觉时间了。老年人作息时间和年轻人作息时间之间的差距,就好比是中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差距那样大。

老年人睡眠轻、易醒,每次睡眠的时间可能比年轻人要少,看似睡不着,但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却不一定比年轻人少。一般老年人晚间10点左右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每天几乎都能保证7-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再加上很多老人中午饭后还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养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但有的老年人作息时间也是种迷惑行为大赏。“晨练要趁早”,于是五点天没亮就跑去晨练,连冬天和雾霾天也是如此,有点矫枉过正。

年轻人睡得晚,为了保证睡眠时间,自然也就起得晚,成了典型的“睡不醒”。不过这种情况也只是周末限定,工作日年轻人的睡眠时间非常有限,毕竟他们的晚上都用来熬夜了。

记得有位知名编剧说过,年轻人之所以晚睡,是“对白白消耗了一天的反抗”。道理我们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长此以往,身体处于不规律的状态,似乎精神状态还不如老年人。

以静养神派VS以动养神派

叔本华说过,青年是一个不安的年岁,而年老则是一个休整的时节。确实,在情志养生上,老年人喜静,年轻人爱动,仍旧各有所好。

老年人用静来养情志,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古人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精气神”,也就是情志。连老子都说过,“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因为静,所以安定,所以不内耗,身体就不容易得病。

不过,老年人爱静却略显保守。特别是在现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社会,老年人经常会有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比如说,现在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了,可是老年人反应慢、记忆力差,想跟上节奏却心有余力不足,就会陷入压抑和自我怀疑。

比如新闻里说的,很多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扫健康码,出行都成了问题。这时老人心里的无助,让人心酸。

相比之下,年轻人用动来养情志,能够增加朝气,活跃思想,激发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对于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

不过年轻人冲劲有余,思虑不足。有时看似勇往直前,一受到挫折就会大受打击,甚至偃旗息鼓。加上代沟之说,年轻人即使有困惑,也不愿意向家人和老人求助,往往是报喜不报忧。结果自己处理不了,会陷入焦虑的漩涡不能自拔。

重阳之礼“四合理”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给了我们多少无私的关爱。难道因为养生观念的不同,就让代沟越拉越大?现在是时候,换我们来关爱他们了。

重阳节到了,如果你还不知道送家里的老人什么礼物,那么不如为他们介绍简单科学容易操作的“四合理”养生知识。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上调养,陪伴他们,全家一起做,弥合差异,拥抱健康。

饮食上,不用太过于迷信吃什么补什么,但是也不要毫无节制,最健康的饮食原则很简单,饮食按时、营养均衡、搭配得宜,就能给全家人的身体带来最充足的动力。

睡眠上,老年人可能更需要注意的不是规律的睡眠时间,而是改善睡眠质量。年轻人就要多向老年人学习一下,虽然不必9、10点就睡,最好也要在11点左右睡觉,中午抽空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养足元气,才能用更好的精神面对生活和工作。

运动上,如果可以,年轻人不如暂时放下自己的刺激性运动,陪着老人一起,每天走上一万步,锻炼身体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还能趁着这个机会陪他们聊聊天,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被关注到、有被需要,这样也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

情志上,老年人可以多多调节自己,在退休后重新审视和培养出自己的爱好,让生活更丰富多彩,心情更舒畅自由。年轻人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要多多关注老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通过坦诚的交流,让彼此成为前行路上最有力的支撑,老人的智慧也许还能帮你解开很多的烦恼呢。

愿每家的老人,都能过上“合理”健康的生活,愿每家都能健康常驻,幸福常伴!

如果觉得《重阳“四合理”|老年人“硬核养生”VS年轻人“朋克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