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全周期、全包容、全方位,健康要从“全养生”做起!

2022-03-27 分类:养生资讯

在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逐步年轻化的新时代,您还会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专利吗?在越来越多的所谓“保健品”暴雷的情况下,您还会认为养生就是简单的服用“保健品”吗?在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环境下,您还会认为养生要等有时间了再说吗?不!养生不应该受年龄限制,养生绝不是简单的服用所谓的“保健品”,养生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并不冲突!

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养生专家刘焕兰教授,以我国古代的养生典籍为基础,融合道家、儒家、杂家和佛家的养生理论精华,并结合现代养生实际需求提出“全养生”的理念。“全”是养生的核心,“全养生”主要体现在全周期、全包容、全方位三个方面。

01

注重生命“全周期”

养生,从来都不只是老年人的事儿。从受孕、婴幼儿、少儿、青年到中年,不同阶段的脏腑气血盛衰都会影响到老年的健康状况。老年阶段显现的果,是老年之前种下的因。所以养生的关键阶段绝不在老年,而是在老年之前,养生越早,效果越好。经常说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养生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特点的差异,养生要求和方法应有差别。例如锻炼身体,青少年可以跑步,而老年人适合走路、散步。又如吃饭,中青年人米面等主食量要大些,而老年人的饮食“少而精”等,这称之为“因人而异”。

02

追寻理论“全包容”

刘焕兰教授提出的“全养生”理念,重现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养生智慧,传承着传统养生文化精髓。如《易经》的“天人合一”;《道德经》的“道法自然”;《黄帝内经》的“上工治未病”等,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黄帝内经》的“治未病”理论,强调“前移战略”,如此才能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

03

涵盖生活“全方位”

养生并不是一门高深而神秘的学问,它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衣食住行,所言所想,不离健康,不离养生。随着“996”、“007”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忙碌起来连喝水、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哪会有时间养生?其实不然。比如对于久坐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每隔1小时,就应起来活动,哪怕只是起身喝口水、伸个懒腰、去一下洗手间,这些都是养生的范畴,都是“全养生”的体现。

总之,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刘教授指出:“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生活”。养生的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摄养,才能有所收获,如此才能自己受益、全家受益、终生受益。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不错?点击【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如果觉得《全周期、全包容、全方位,健康要从“全养生”做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