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让人更健康长寿?对话米尔肯研究院未来老龄化中心主席

2022-03-27 分类:养生资讯

“深耕科技前沿动态,解读科技背后真相,瞄准科技产品评测”

编者按:在全世界,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已超过10亿,并将在2050年占据全球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当全球老龄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健康老龄化”也成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的未来关注焦点。 在“健康老龄话”专题中,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对话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老龄问题专家,从科学、医学、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等不同角度,向读者们呈现意见领袖的思考。

在今天的这篇访谈中,米尔肯研究院未来老龄化中心主席,南加州大学老年医学学院杰出驻校学者Paul Irving将围绕老龄化的全球挑战和解决方案展开探讨。衰老是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但衰老本身未必是疾病,相反,在预防保健、健康技术和更适应人口转变的社区功能等方面进行科学投入和合作,能确保人们更长久地保持健康,这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也将使年轻人群获益。本文也附上了采访片段。如需观看完整采访,请点击文中视频,并关注“药明康德”视频号。

老龄化是全球危机与挑战

Rich Soll:我是Rich Soll,是药明康德波士顿办公室的负责人。今天我们邀请到米尔肯研究院未来老龄化中心主席Paul Irving一起讨论。Paul,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讨论之前,您是否可以为我们的线上观众介绍米尔肯研究院未来老龄化中心的使命?

Paul Irving:好的。我们致力于推进健康、高效、有目标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这体现在一系列当前正在开展的计划和项目中:如针对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和保健、积极应对痴呆症这一巨大挑战、聚焦人均寿命延长以及世界各地人口结构变化对老年人群退休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当前我们开展的项目所涉范围甚广,涉及21世纪人口结构巨大转变带来影响的方方面面。

Rich Soll:基于米尔肯研究院的愿景,我们为什么要把老龄化视为一项全球性危机与挑战?

Paul Irving:首先,这是基于专业角度的分析。此外,我也不禁想到Dickens的《双城记》以及Robert Frost的《未选择的路》带来的启示。我想说的是,在人口老龄化全面到来之前我们仍然有机会做出应对选择,这个选择可能导致非常糟糕的结果,也有可能开启繁荣的新时代,且为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带来新的机遇。

如果我们不在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老年人口的疾病预防与保健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如果我们不对社区功能进行改进,从而让老年人群能够继续参与其中并且免受年龄歧视;如果我们不引导企业雇主更多考虑高龄工作者以及代际劳动力配置带来的好处;如果我们不围绕老龄化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更多科学研究。当然,我非常关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美国国家医学院等机构围绕老龄健康所进行的投入和开展的工作,如果我们不去开展这些可能会产生积极意义的工作,我顺便再加一条,如果我们不改进我们的教育系统从而进一步鼓励终身学习和技能再培训,需要认识到的是,教育不仅对年轻人很重要,而且对人整个一生都很重要。如果我们不做这些事情,未来我们只会有逐渐增长的老龄患病人口,对于城市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这还将取决于年轻人口的减少。但是,如果我们开展了这些工作,那么这种强大代际联系的可能性就会再次显现。

再次申明,我提出这些并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工作主要围绕老年人群,对于年轻人群我认为这些建议也同样重要。未来老龄经济产业的发展将为年轻人的创投提供无限潜力,针对老年人群的新型产品模式和服务模式尚待开发。

以上讲的就是我们的“选择”。无论是对于决策者、商界领袖、慈善家、学者、城市规划者还是所有其他人,这都是我们应做出的选择。认识到人口结构正在变化这一现实,我们可以选择提前进行必要布局以应对这一全球新型人口结构挑战,也可以选择忽视这一现状并承担相应后果。

Rich Soll:您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处于老龄化危机状态了吗?

Paul Irving: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变化。针对当前现状,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创造性和革新性想法,目前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正在主导开展“联合国健康老龄化行动十年计划”。我目前是美国国家医学院的成员,学院成立的全球老龄健康专委会也正在关注刚刚我讨论的这些事情。

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谈及老龄化相关议题,并且正在越来越多思考如何通过新的创新途径、新的运作方式来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这一现状。但事实上,这一方面的进展仍然不够快,所以我们仍需加倍努力。在提高危机意识,加强关注度的同时,我们还需借助资本的力量。此外,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集中智慧,努力创造新的机遇。

跨界探寻解决方案

Rich Soll:您什么时候意识到老龄化人群还存在极大的未满足需求?

Paul Irving:未满足需求大量存在,刚才我也已经提到了其中的一些。目前,老年人群的看护是全球各地都普遍面临的挑战。随着年轻人口越来越少以及家庭之间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照顾老年人、年迈父母和祖父母的形式将变得难以实现。这也是老龄化在经济开支和疾病负担方面为我们带来的又一挑战。顺便说一下,我不认为衰老是一种疾病。但我非常同意,衰老是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不仅和慢性病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正如我们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看到的那样。

而且,正如我们从新冠大流行中所看到的,老年人群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要较年轻人群高得多,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这再一次支持了我的观点,那就是全球范围内仍需加大针对老年人群预防保健方面的投入。

所以目前我们的工作面临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健康、教育、劳动力、家庭、社区挑战以及许多其他领域。但正如我经常说的,所有这些挑战之间存在一个联系点,这个联系点就是年龄歧视。有观点认为,老年人失去了用处,因此重要性降低,失去了社会价值。许多年来,全球各地的人们倾向于认为年轻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随着年龄增长,积极工作、赡养家庭、回报社区所积累的智慧、判断力以及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忽视这一点将是我们的损失。联想到目前全球各地所面临的资源挑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唯一不断增长的自然资源就是老年人口。问题是,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部分特殊资源便利自己,为年轻人创造机遇,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Rich Soll:米尔肯研究院整合了哪些资源来改善这些现状?

Paul Irving: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应用研究、召开会议、沟通传达信息。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将时间花在学术机构和科研公司,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需要推动媒体、政策制定者以及各个领域的人群都了解并关注老龄健康这一领域,集思广益与我们一同迎接挑战和创造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沟通显得十分重要。我为我们所撰写的每一份报告都感到非常自豪。我也鼓励论坛的观众访问我们的网站进行阅读。

但我认为我们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为这些通常不会聚在一起的专家构建交流平台。例如,医学研究领域、教育领域或经济学领域的专家通常会和他们同领域的专业同仁进行日常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会更加舒适和顺畅。但实际上,问题的解决方案常常产生于不同领域专家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需要明白的是,如果我们想借助老龄化经济的潜力,为老龄工作者以及代际劳动力配置创造机遇,我们必须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水平。我们不仅要提高医疗保健、健康服务和治疗研究水平,还必须在健康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同时,让老年人群活得更久、更好,更多地发挥个人作用。

我们需要明白,人口老龄化与家居设计之间同样存在交集,了解老龄化这一发展趋势的人可能会更多的考虑怎样让房屋和街道设计同时符合老年人口的需求。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改善的背后,不仅使老年人群受益,对其他人群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专为25岁的人建造的门道可能无法容纳轮椅通过,但专为轮椅建造的门道基本都可以让25岁的人通过。对于街道的路缘进行切割改善,这不仅适合轮椅通行,也更加适合婴儿车的推行。因此,让老年人群参与城市设计、产品设计,更多的去思考未来的人口结构将是什么样子以及需要什么,我认为,这将为创新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环境也将使年轻人群获益

技术改善数十亿人的生活

Rich Soll:新冠疫情对老年人群尤其不利,这真正凸显了在健康老龄化方面进行合作、投入和可持续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您从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哪些经验,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护和照顾?

Paul Irving:没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对老年人和患有合并症的人产生了特别巨大影响。在全球,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新冠住院和死亡风险都要高得多。我们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的教训。我还认为,我们已经知道,那些能够接受教育,了解他们在卫生社区可以获得的风险和机会的人,不仅生存几率更高,而且在新冠这种可怕的疾病上,健康结局也相对更好。

我们得到的经验之一是,我们必须解决慢性病。在美国,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流行病。肥胖有一系列原因,缺乏健康知识,缺乏营养食品,不幸处于“食物荒漠“的社区……我们知道肥胖成因复杂。我和一位著名科学家共同写了一篇关于降低新冠风险的文章。例如,我们知道高血压是风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很容易治疗,但监测血压控制情况对一些社区来说则是非常重大的挑战,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是如此。我们如何确保向这些人群提供了必要的药物?如何确保与他们会面的地方符合他们的居住和生活习惯,而不是按照我们的习惯?如何确保他们接受了有关风险、药物依从性的教育,并确保他们可以获取这些信息?

这让我们所有人都开始思考这一点。在医疗综合体内部,新冠疫情带来的一个有趣的、积极的结果是,远程医疗的应用明显加快,人们能够在自己家的客厅就和自己的医生“见面”。但这也让人们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部分人有机会获得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服务。

对世界领导人来说,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如何确保,我们所知道的这些技术,不仅是关乎娱乐、社交网络等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而是真正能用于传递健康信息、进行健康评估,可以成为社会联系的工具,以减轻孤立和孤独的风险,可以成为教育工具,不仅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老年人。我们如何确保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获得并且使用这些技术?我认为这是新冠疫情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也是我们面前的一大机遇。

Rich Soll:远程医疗是技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例子。在您看来,除了远程医疗之外,技术将如何影响健康老龄化?

Paul Irving:技术将从根本上影响健康老龄化。在日本,我们已经有了护理机器人。在亚洲乃至全球其他国家,也已经有了护理机器人。我知道中国的同事正在迅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数字健康工具可以用来评估各种身体状况,可以提醒您的医生,或者直接提醒您需要处理饮食问题,提醒您去看医生等。有很多有趣的事物正在涌现,可以解决护理问题的工具,可以帮助残疾人士、可以提供信息、可以提供诊断以及健康访问和健康评估的事物。

我认为挑战不在于全球优秀大学和优秀公司中没有非凡的人才从事这些工作,问题是,我们如何确保这些东西是可用的、可理解的、简单的、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并且所有人都能用上?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些技术的潜力将令人兴奋不已。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被分享、大众化、规模化,并以各种方式传播,以改善数百万人甚至数十亿人的生活。

Rich Soll:是的。您在某种程度上谈到了健康公平。一种技术将如何确保可及性和可用性?

Paul Irving: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这关乎人们如何看待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是社区、地区和社会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是这个广阔世界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这颗星球上有着我们共同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但我们也必须付诸实践。

我的做法非常简单。如果您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的成功、竞争力、进步,就会想到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当我想到这些因素时,我认为社会中最重要的差异化因素是人力资本。为我们的人口进行投入,包括教育、健康、进步机会,以及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不仅是为了更美好的国家,更是为了更美好的世界。这些投入会真正改变本世纪和未来几个世纪的生活。为教育、公共卫生和我们人口健康投入,这不仅是正确的做法,从商业角度也是明智之举。

10年蓝图:消除年龄隔阂

Rich Soll:关于10年、20年、30年后健康老龄化,您的愿景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健康老龄化的蓝图是怎样的?

Paul Irving: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正处于2020-2030年健康老龄化的行动十年。有一系列全球倡议越来越关注未来十年的健康老龄化或者健康长寿。我们都知道,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不止十年的时间,至少在大多数地方,需要十多年才能进行彻底的基础设施重组,比如,让城市、社区和街道能够成功适应人口变化。这可能还不足够现实,但这并不过分,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在未来几年可以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我希望我们在预防和保健方面再次取得进展。

我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规范方面取得了进步。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解决年龄歧视这一挑战,因为我们认识到,确保人们更长久地保持健康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更长寿很吸引人,但更健康地长寿对全球每个国家、每个人生命历程都有共同的好处。

如果我们都认可这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事情,我们就会做一些必要的事情,比如,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延长健康寿命,或是我们谈论到的一些其它的健康维度。比如,我们开始在(学术)机构开展工作,以确保全球的大学都有跨代学生团体;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我们有可能进行灵活的工作,从而让我们能够工作更长时间。

这并不是必需的,但我们启用并鼓励这种形式。这鼓励国家提供服务以避免年龄隔阂。这让老年人和年轻人能够一起工作,一起运作,一起为社会服务。如果我们开始这种文化转变,许多原本需要更长时间、通常需要几十年的基础设施项目自然会跟进优化。

这些项目不仅会适应我们将面临的(老龄化)生活方式,还会适应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顺便说一句,我上周刚刚写了一篇关于解决年龄隔阂的文章。我们希望年轻人了解他们年迈的同事,而解决年龄隔阂是重要方式。我们也希望老年人了解青年的需求和挑战。

Rich Soll:好的。非常感谢您与我们共度时光,并分享您的观点,包括老龄化和老年人的需求,以及推动科学、投资科学和推动合作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要性。非常感谢,Paul。

Paul Irving:谢谢,Rich,很高兴和您对话。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追求新知

如果觉得《如何让人更健康长寿?对话米尔肯研究院未来老龄化中心主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