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嵇康,一位爱养生的音乐家,他为何托孤于绝交的山涛?

2022-04-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嵇康,竹林七贤之首。虽然他年龄不如山涛、阮籍,文学修养与向秀差不多,论酒量不及刘伶,财富不如王戎,放荡不羁与阮咸不相上下,然而嵇康能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与他的“孤松之独立”的人格魅力有关。

嵇中散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现安徽宿县西)。嵇家祖先姓奚,祖籍在会稽上虞,后来因避怨,举家搬到铚,因为附近有嵇山所以改姓嵇。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大约一米八七),有种天然风度,不加修饰,就有龙章凤姿。

嵇康的父亲嵇昭,是治书侍御史,在嵇康年幼之时就去世了。嵇康由母亲和兄长抚育下长大,难免受到娇纵,对他散漫性格的养成有一定关系。

嵇康之兄嵇喜,虽然也是当世才俊,官至太仆、宗正,热衷于功名,与嵇康脾气性格截然不同。嵇喜与嵇康是兄弟,却不被嵇康的朋友们喜欢,阮籍的母亲去世后,嵇喜前去吊唁,遭到阮籍的白眼。嵇康知道后,带一壶酒挟一把琴,前往拜会,阮籍大喜,化解了吊唁风波。

有人在王戎面前称赞嵇康之子嵇绍鹤立鸡群,王戎说:“你还没见过他父亲呢!”,按照王戎的说法,嵇康应该算凤立鸡群了。

《广陵散》绝

嵇康是著名的音乐家,嵇康曾经在洛西游历,夜宿于华阳亭,弹琴时,忽然有客人到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谈论音律,相谈甚欢。客人弹奏了一曲并传授给嵇康,并让嵇康发誓不能透露他的姓名,不要将此曲传授给别人,这就是著名的《广陵散》。这应该是嵇康不想将《广陵散》传授给别人的推托之词。

嵇康长于老庄学说,性情恬静寡欲,著有《养生论》。主张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颍川贵公子钟会,精明干练,能言善辩,曾经邀请一批当时的名士前往拜访贫居的嵇康,嵇康在大树下打铁,向秀在旁边拉风箱。对于钟会的到来他毫不理会,继续挥锤不辍。钟会尴尬地站了半天,转身准备离去,嵇康问他:“你听到什么才来这里的?又看到了什么才离去的?”钟会说:“我听到我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我看到的而去”。

山涛推荐嵇康替代他的选官之职,被嵇康拒绝,并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在这封绝交书中,嵇康找了九个理由说明自己性格懒散,不喜欢受羁绊所以不适合做官,比如喜欢睡懒觉、不喜欢有吏卒前呼后拥,不喜欢正襟危坐,整日身穿官服,拜见上司等等。这些都与司马氏所提倡的名教礼法相左,嵇康的行为引起了司马昭的忌恨。虽然写下了绝交书,其实嵇康与山涛并不是真正的绝交,他在被判死刑后,托孤于山涛。

嵇康与吕巽、吕巽兄弟是好友。吕安之妻,被吕安的哥哥吕巽奸污后自缢身亡。吕安将此事告知了嵇康,为了吕家的面子,嵇康劝说吕安息事宁人。谁知吕巽反告吕安不孝,吕安被下狱。嵇康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断绝关系,并出面为吕安鸣不平。

嵇康的举动触怒了司马昭,另外碰了钉子的钟会,一直怀恨在心,不断在司马昭跟前说嵇康的坏话,并诬陷嵇康想要资助毋丘俭谋反。嵇康也被下狱,并判死刑。

嵇康的遭遇一时之间震动京城,太学生三千人联名请愿想拜嵇康为师,籍此可以让嵇康活命。可是却遭到了司马昭的否决。嵇康被押赴东市待斩,嵇康弹了最后一遍《广陵散》,并说:“昔日袁孝尼想学《广陵散》,可是吝惜不教,如今《广陵散》成绝响了!” 嵇康享年仅四十岁

嵇康托孤

嵇康将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了“绝交”的山涛,并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当时嵇康的儿子只有十岁,在山涛等好友的悉心教导下,嵇绍成材并被山涛推荐给司马炎,被任命为秘书丞。

在八王之乱时,嵇绍为了保护晋惠帝,血溅晋惠帝的衣袍。晋惠帝虽然智力堪忧,但也被嵇绍的忠义所感动,左右要为晋惠帝洗衣服时,他说:“嵇侍中血,勿去!”

无眠心语:

嵇康,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文学家。他能成为竹林七贤之首,与他正直洒脱的性格有关。嵇康喜好老庄,是当时玄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从嵇康托孤来看,他与山涛的绝交,只不过是做给司马昭看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只是嵇康为了不出仕找的借口而已。

如果觉得《嵇康,一位爱养生的音乐家,他为何托孤于绝交的山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