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气虚体质特点和饮食生活改善方式

2022-04-25 分类:养生资讯

原创 王晶、王凌 王凌为您

气虚体质特点&饮食生活改善方式

中医讲气好比人体的“发动机”,气的特性激发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的运行、津血的输布。

我们的一呼一吸、活动时随汗而出等现象都是靠气来完成,人们每天的呼吸、工作、学习、吃饭、睡觉等活动都需要“气”提供能量,它存在于各脏腑组织中,时刻在消耗,因此也需要及时补充。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那么气就是树根,身体是树叶和树干,根深才能叶茂,气足才会命长。只要将气养足,身体才会结实硬朗。

气虚体质特点

典型的气虚体质可见“松软疲黄”,即肌肉、体型松软无力、易疲劳、面色萎黄为主要特征。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气虚呢?我们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易疲乏:脾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易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

2)易气短:肺主气,肺气虚易出现咳嗽无力、气短、声低懒言、动则气喘等症状。

3)易心慌:心气虚会导致早搏、心律不齐、精神萎靡、胸闷自汗且劳累后加剧,易得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

4)易头晕或站起眩晕:气虚不能推动营血上荣,则头晕健忘,面色少华。

5)易感冒:卫气虚弱,不能护卫固表,故出现免疫力下降,易感冒、出汗。

6)内向、懒言:气虚阳弱则性格内向、胆小、情绪不稳定。

7)面色萎黄、毛发不泽: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养。

8)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9)大便或不成形,或便秘但不结硬,便后仍觉未尽。

气虚体质成因

1)先天不足:妊娠期营养不良且身体虚弱、早产。

2)后天失养:营养缺乏、偏食、厌食、年老。此外夏季易出现气虚之象,“暑为阳邪,伤津耗气”。长期思虑、节食减肥、体力劳动,内向、睡眠时间少、不运动、三餐不规律都可导致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养生要点

1)饮食宜忌:宜吃补气性平味甘之物,忌辛辣生冷、油腻厚味,少吃耗气食物如萝卜。

2)饮食起居:饮食起居规律。避免熬夜或过劳,避免剧烈运动。

气虚体质四季饮食原则

1)春季多食补肺气食物:中医讲春季易卫气虚,其护卫固表、抵御外邪能力减弱,这源于肺气虚。宜吃平甘温之食,如大枣、粳米、牛肉、土豆、桂圆等食物。

2)夏季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肥甘厚味伤及脾胃,导致营养功能吸收不良。此外夏季易出汗,卫表不固伤及津液,宜多食养阴生津之食。

3)秋季宜食补脾肺食物:肺为娇脏,喜湿恶燥,秋季干燥易伤肺,禁食破气耗气之食,宜食山药、南瓜、花生、栗子、苹果等。

4)冬季易补肾益气食物:冬天寒冷易伤阳气,以肾阳为主,因此在补气的同时要兼顾补阳,宜食鲫鱼、山药、蜂蜜等滋补之品。

补气食疗妙方推荐

1)补气二豆浆:豆浆20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加白糖调味,每日两次。

适用于脾气虚体弱久病食用。

2)参芪姜母鸭:母鸭、党参、生黄芪各30克,白术、生姜、葱段各15克,红枣10颗。

制法:沙锅加1000毫升水煮沸小火慢炖2小时。

适用于脾肺气虚食用。

3)人参大枣粥:人参3克、大枣5枚、大米60克同煮为粥食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食用。

4)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各9-10g倒入砂锅,再加入清水,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大火,开锅以后再转小火熬30分钟以后即可。

适用于脾胃气虚所导致的气短、乏力。

5)玉屏风散颗粒:防风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成药。

适用于脾肺气虚、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出汗、过敏性鼻炎食用。

气虚体质起居调养原则

1)保持良好睡眠习惯

2)均衡营养

3)适度运动

4)心情愉快,忌劳神伤感

王凌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免疫主任医师

如果觉得《气虚体质特点和饮食生活改善方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