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读懂了受益一生

2022-05-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强健体魄对于不同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对于贪图享乐的人来说,这就是可以肆意挥霍的资本;对于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这就是全家人最大的福气;而对于需要奔走于事业的人来说,这更是决胜的根本。所以说,健康与养生从来都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人生大事,千万别拿忙碌当借口,一旦你开始与病痛打起了遭遇战,才会清楚一件事:保持健康才是世上头等难事。

当年的曾国藩也是在遭遇了健康狙击战才懂得了养生背后的深刻人生哲学,自幼聪颖好学,16岁中秀才、24岁成举人,十年苦读换来的共鸣也给他带来了一身病痛,“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

这样的顽疾居然从此伴随了曾国藩一生,否则,他也不可能对于健康有如此深刻的认知,尤其是在道光二十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更是让他认识到健康的重要。从此之后,无论多忙,在修身、修心的同时,曾国藩更是对养生之法进行了深度的探究,最后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养生理念。

要说曾国藩的经典养生之道,还真的不是什么长篇概论,其实,越是复杂的理论才越是浅显更会显得毫无意义,如今来看,还是曾国藩源自道家的“君逸臣劳”四字养生观最是有道理,如果你能读懂并照做,或许在获得健康的同时一样能够实现幸福的人生。

曾国藩第一次提出这样的养生理念是在一封书信中,由于当时的曾国藩十分崇尚道家的养生思想,所以,在他看来:养生之道,应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其实,讲这句话剖开来理解就能感受出其中的意味深远了。

“君逸”就是养心的过程,而养心还要以“放开心胸”为最好;“臣劳”则是健身的过程,且健身还要以“多多运动”为最好。总体来说,养心注重的是清心寡欲、胸怀宽广,而健身注重就是时常让身体处于适当疲劳的状态,如此才能使身体在一张一弛中得到缓解与舒适。

想想看,自古人们就有这样的共识,“劳心者治于人,劳力者受治于人”,所以,对于曾国藩来说,他并不需要再去通过劳动创造价值,而他每日要做的就是如何运筹帷幄与决胜于千里,这样的劳心费神,不懂得如何养生一定不是长久之道。

其实,仔细想想看“君逸臣劳”四个字里真的蕴含着大智慧,与曾国藩留给后人的很多为人处世之道都是相同的,换个角度想想,经营健康不也是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之一吗,而且,如果非要给众多我们需要经营的事业去排个先后顺序,健康一定是第一位的,毕竟,你我都清楚,没有了健康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

而“君逸”强调的修养心性与曾国藩一直提倡的为人处世之道是互相辉映的。要知道,什么样的人身心最易疲惫呢?一定不是那些心怀坦荡、无私无我的人,相反,总是心怀鬼胎、图谋不轨的人往往处心积虑,这样的心境如何能够做到心静呢,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而心智无法安宁的时候,身体又如何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休息呢?

再来看“臣劳”强调的强身健体与曾国藩一直提倡的实干也是互相辉映的。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成功之神的眷顾呢?想要坐享其成,丝毫不想付出的人永远都只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知道,当年的曾国藩取得成功同样不易,原本出身贫寒且毫无背景,而曾国藩除了天生的才能超群,更是实战出英雄的代表。

就如同后人评价他一样,想要成功,别坐在朝堂之上,冲向第一线,跟那些地方混蛋、恶霸当面斗一斗,在实战中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一切琐事来一场遭遇战,你就自然知道治理国家的难处。而曾国藩就是如此践行的,而且,他能够带领清军打败太平天国也绝非偶然,在当时,全国八成的有效军备都是他调教出来的。

所以说,懂得了“君逸臣劳”的养生本质,更多的人更是不由地对曾国藩发自内心的尊重,四字养生与他的处世哲学完全接轨,看来,智慧的曾国藩始终都在人生修行中养生,更是在养生中实现人生修行。

所以,难怪很多后来的博学大家都在宣扬着曾国藩的国人之处,真的是人生一处通便是处处通的局面,不知道你看到这里又领会了多少,切莫急躁,认真感受,当你明白了“君逸臣劳”的道理,收获健康一定是最容易的事情,与此同时,你的人生也注定不再平凡!

如果觉得《曾国藩的养生之道,读懂了受益一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