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处暑后养生法则分享

2022-05-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01

天气概况

今天我市白天多云到阴,

部分地区有零星小雨,

市区今天最高气温28.4℃,

体感还是有些闷热的,

短期内仍需注意分散性雷阵雨过程,

户外晾晒要关注天气实况。

具体预报

02

今天夜里多云,明天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偏东风3级左右

明晨最低气温:24~25℃

明天最高气温:32~33℃

8月30日 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25~33℃

8月31日 多云 25~35℃

03

处暑后养生法则

处暑节气后,早晚凉爽,日间仍有些闷热。养生专家指出,处暑时节正是人体阴阳盛衰转换的时候,人们的保健养生内容要随着它的到来而产生变化,今天气象小编和您一起聊聊处暑过后的四大养生法则。

饮食:多饮汤水,凉后“贴膘”

可每天喝点牛奶,吃一个鸡蛋,适量豆粥、鱼及瘦肉,以补充钙质和铁。多吃水果、青菜,如每天吃一个香蕉、西红柿,既可补充维生素又可补充钾离子,还可预防便秘。夏秋之际要多喝水,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常食沙参、玉竹、莲子粥、百合等食品,既能防热,还能益气。但有些人肠胃不好,常腹泻,这些人就不适宜清凉补身。进入初秋,很多“苦夏”、夏天食欲较差者,食欲逐渐好转,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其实,不要急着贴秋膘。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吃肉要适当,最好等到天真正凉下来后,再多增加肉食。

环境:预防“阴暑”重睡眠

有人出汗后喜欢马上用凉水冲澡,或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在地上铺凉席就躺下了。这样不在意,很可能会导致阴暑。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其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湿的入侵。消暑时别太贪凉,预防阴暑。这个时节,老年人的气血阴阳都易亏虚,可能会出现昼不寝,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应早睡早起,保证休息时间。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让大脑和肠胃都休息一下。凌晨至4时为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中午12:00—13:00为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段。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

锻炼:“不累”是标准

早晚可去室外散步,适量做运动,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根据身体素质,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应有所差异。这一时节中午气温偏高,人们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需注意。而早晚气温相对低,人们可适当运动,中老年人可进行快走、打太极拳、爬山等体育锻炼,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否则更困乏。

防病:“老毛病”易复发

不少关节炎患者因为立秋过后不注意保暖,还常吹空调、吹电扇,结果导致旧病复发。此外,像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老毛病”,这个阶段复发概率也很高。秋后腹泻、胃炎和肠炎等也容易发作,且久治难愈。因此,处暑过后,更要注意保健防病。除此之外,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在季节交替时发作,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除了要留意温差变化,适当添衣之外,在平时也要多做一些运动。夏秋更迭之际也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吃过多冷饮料,不用冷水洗澡、洗脚;晚上睡觉注意保暖等。

来源:中国气象

编辑:琳子

审核:李由

【来源:泰州气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处暑后养生法则分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