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早中晚的养生好习惯(中午)

2022-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在古代的养生之道中,“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理念最为世人称道。而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古人甚至把这称为百年养生的三大法宝之一。

那么,什么是子午觉呢?简单说来,就是要求在每天的子时、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祖国医学认为,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1.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

2.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

3.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因为这样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4.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认为:午时(11点~13点)"合阳"时间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午睡可缓解紧张,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特别是对那些每天工作紧张的人。子时是指晚11 点至凌晨1点,从中医理论来讲,这个时间段是“胆经循行时间”,如果肝胆功能失调会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所以一定要注意在晚上11点之前就寝,以达到养肝的目的。

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降低心肌梗塞发生的风险,为健康"充电"。有午睡习惯的人,其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午睡者要低。且根据最近市场调查,每天午睡半小时可减少30%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因为休息期间,心脏消耗和动脉压力都会减少。因此,午睡时人可得到更好的保养,延缓衰老,紧张也得以缓解。

如果觉得《早中晚的养生好习惯(中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