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齐鲁还需老年“健动力”

2022-07-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4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截至2019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25.21万、占总人口的23.0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8.07万、占总人口的15.77%。预计到2035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0%,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体育运动,对提高老年健康、应对老龄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建设健康山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体育运动骨干及来自体育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社会科学界、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教育界等的省政协委员,了解我省老年体育运动现状,倾听进一步推动我省老年体育运动发展的意见建议,为促进全省老年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为健康山东建设提供有益助力和参考。

“运动就是为健康储值”

2017年,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简称省老体协)联合省体育局、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8部门,倡导在全省广大老年人中开展争当以“心理状态好、生活习惯好、人际关系好”为内容的“三好康乐老人”活动,倡导发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20年举办的山东省首届“三好康乐老人”评选,200名老年人入围,其中14人荣获“三好康乐老人标兵”,186名争得“三好康乐老人”。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集中体现了老年人对快乐、健康、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正是我们评选‘三好康乐老人’的初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老体协主席曹学成表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通过开展“三好康乐老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健身理念,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对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运动就是为健康储值。”曹学成说,让老年人在各种健身活动中收获快乐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养老压力、降低社会养老成本,维护社会稳定、家庭和睦。”

“我的公婆都80多岁了,不仅坚持习练太极拳,还当起了太极拳教练,他们身体健康,而且非常快乐。”在省政协委员李若冰看来,体育运动尤其是群体性的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更能让大家在一起运动中,调解情绪,避免孤独。“积极多样的群体性体育锻炼,不仅对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免除老年人的孤独感,避免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对老年人的身心伤害。”李若冰表示,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可以引导老年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为健康山东、和谐山东提供助力。”

曹学成认为,激发老年人的文体健身热情,也需要社会共同提供形式多样、更有趣味的适老健身活动。“这些年随着山东老年体育跨越式发展,太极拳、柔力球、健身操、门球、气排球等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品类不断增多,让更多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条件和喜好自由选择。但当前,经费投入不足、政策不衔接、措施不配套、认识不到位等,也制约着老年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曹学成表示,当前一些地方对“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趋势认识不足,基层老年体育工作薄弱乏力,“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短板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同时,省内健身场地建设与满足2300余万名老年人健身需求不相匹配,与“十分钟健身圈”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公共健身器材设置远远不足,特别是适老健身器材不多且单一,“受经费制约,一些地方群众健身基本处于自发状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家更深刻认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李若冰建议,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覆盖,加大老年体育工作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通过社会合力,让更多老年人能在运动中健康养老、快乐养老。”

“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省政协委员张泉也长期关注着老年体育工作,在他看来,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活动有着其独特性和特殊性。

“老年人健身运动不同于一般的竞技体育运动,它有独特的健身和治疗价值,是手术、药物等治疗方法所不能代替的。同时,老年人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体育运动必须有科学的指导和方式,才能真正发挥运动的正向作用。”张泉建议,强化对老年体育运动的科学规律的研究,“设置专门机构,针对不同的年龄、体质状况等,制定相应的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案。”

“因人而异的同时,还需要因地制宜。”张泉认为,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在体育健身项目、运动需求、场所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要让运动项目真正落地落实,走进群众,惠及大家,更需要加强调研,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特色和需求,对场地设计、活动项目推广等进行科学定制。

“推动老年体育运动,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配套措施。”尤其是在场所设计建设方面,张泉建议,充分考虑老年人体育健身的特点和需求,多建一些适宜老年人健身的休闲广场、体育小公园等场地。“比如在城市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进行改进改造,同时,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老年人体育健身,对现有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行无障碍或适老性改造等,深挖现有资源潜力,增加老年体育服务供给。”张泉建议道。

“目前,更多的关注集中在城市的、退休的老年人的体育供给和健康运动上,对老年人众多的广大农村的仍不够重视。”省政协委员桑哲认为,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大增,同时,许多老年人已经脱离农田劳作,如何让他们运动起来,收获一个健康愉悦的晚年,值得深入调研并给予相关的扶持。”桑哲表示,农村的老年人文化层次不高、经济收入不高、思想观念保守等特点更加明显,如何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理念等,推广推动乡村老年体育运动,让他们高高兴兴动起来,还需要汇聚各方努力,将“为老年人服务的理念”落实落地、做真做细。

“一方面需要加强村委、社区以及体育局、老体协等相关部门的联络组织作用,推动老年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另一方面,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包括引进社会资金、利用公益资金等,建设真正适合老年群体娱乐、休闲、健身的场馆、场地。”桑哲表示,尤其是在运动项目和体育设施方面,“应避免一刀切”。“要通过调研,推广接地气、乡村老年群体真正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配备相应的适合老年人运动需求,同时满足安全需要的体育设备,以方便实用的锻炼项目、舒心安全的场地设施,让更多农村老年人收获幸福感。”桑哲建议道。

“老年体育运动应坚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注重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建设,以社团组织为纽带,推动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就近就地开展。”省政协委员孙录宝表示,社团组织建设和健身骨干力量的培养,是推动老年体育运动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他认为,优秀、专业的骨干力量对老年体育运动具有推广展示、带动引领等作用,“应加强对业务骨干的培养、培训,优化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服务技能,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孙录宝建议,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活动赛事和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强对现有业务骨干的系统培训,“把老骨干变成新教练”,建立业务骨干、教练员、指导员等群体的动态信息库,不断扩大老年体育健身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像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具备专业资格证书的骨干力量,应从荣誉激励、政策鼓励等多个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吸引、带动更多老年人在体育运动中收获快乐。这也是健康中国、健康山东的应有之义。”孙录宝说。

在省政协委员逄春阶看来,增加老年体育供给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需要注重细节,避免过于粗放、流于形式,同时,应体现人性化,体现普惠性,“尽量免费或者低价,”就近设置老年体育设施,“方便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找到安全的同时,找到尊严。”

“体育康复”健身也健心

“适度的体育运动对老年人非常重要,尤其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及高龄老人来说,适度科学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其身体某些功能和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康复可以说既健身也健心。”省政协委员杨文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康复体育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省政协委员张斌是省康复研究中心主任、省康复医院院长,在他看来,让“体育康复”物理疗法积极介入到老年人的康复治疗中,非常必要。“截至2019年底,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8.07万、占15.77%,居全国前列。深度老龄化情况下,满足因病致残的老年人进行康复治疗的刚性需求,十分迫切。”张斌举例说,老年群体多发的脑卒中疾病,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要改善存活患者生存质量,就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康复,否则会出现偏瘫、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及时的康复不仅能极大程度地恢复或改善老人身体的各部位功能,也能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杨文法在多次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残疾老年人有康复需求和健身愿望,只是由于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很少外出锻炼,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对于养老院、康复医院、颐养医院来说,通过专业人员通俗易懂的讲解内容,专业实用的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者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大家加强自我保健、开启健康之门,十分有必要。”

“当前,无论是康复机构建设还是居家康复的配套服务,都比较薄弱。”张斌表示,尤其是对当前占较大比例的居家康复的老年群体而言,更需要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的体育运动方案,“应经过专业康复医院的健康评估,制定一对一的方案,让老年人在开展居家康复运动的同时,避免二次伤害。”张斌建议,推进、扶持康复机构的建设和运行,通过专业化康复机构的良性发展,辐射带动社区康复工作,最终带动居家康复活动的开展,“实现医院康复、社区康复、居家康复一条线覆盖”;同时,加强对专业康复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包括对现有的家庭照护员、志愿者等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技能培训,使其“在体育运动能力评估、设备规范使用、运动与康复风险点的规避等方面,具备专业能力,为老人康复运动的开展提供专业化指导和辅助。”

老年体育这几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全省初步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目前,全省用于老年人健身的各类场馆(场地)总数达7万多处。全省服务于老年人健身事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教练员已达30万多人,形成了一支专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一专多能、乐于奉献的老年体育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作为向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服务的社会团体、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实现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得力助手,省老体协利用组织网络完善、队伍健全、在老年人群中有影响力的优势,以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交流、养生保健“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不断健全老年体育组织网络,完善运行机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了老体协机构,实现全覆盖;85%的行政村建有老体组织或有人专管;基层健身站点有8万多个,近百万名中老年人常年到活动点参加体育锻炼。

省老体协还积极争取将老年体育活动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赞助老年体育事业,争取体育彩票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自2009年至今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老年体育设施建设。

近年来,省老体协坚持以推广普及太极拳为重点,带动多项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自2016年起,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老年人太极拳推广普及活动。2020年4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太极拳健身活动的通知》,将普及老年人太极拳活动作为政府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形成了由省文旅厅、体育局牵头主办,省文化馆、省老体协共同承办,从省、市、县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居统一实施,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老年体育锻炼全新格局。目前,全省太极拳业务骨干已达到36万人,带动和影响了100万人习练太极拳。

为丰富健身活动形式,推动更多老年体育项目的普及,省老体协先后组建了太极拳(剑)、健身球操、气排球等15个工作委员会,充分利用社会各领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健身活动,并大力推动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常态化;突出参与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人品牌活动;组织适老项目的赛事活动,以参加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举办全省老年人体育运动会为契机,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2020年,面对疫情,省老体协将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老体工作相贯通,探索出了一条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形式、组织模式的新路径。全省各级老体协加快工作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使网络办公,线上培训、比赛,视频会议得到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锻炼于一体,在全省各地掀起了家庭成员互动、夫妻共同锻炼、老少共同运动的健身热潮。线上与线下,室内与庭院,社区与村居,到处都是健身场,汇合成了强身健体、共抗疫情的大地乐章。省老体协还打破传统体育赛事组织模式,创造“老年体育比赛、培训+互联网”的新业态,将“智慧体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2020年4月,“健康安全·强身防疫”线上讲座活动的成功举办,吸引近5万人在线学习受益;2020年,依照“线上线下双模式”,省老体协先后成功举办18项比赛和培训,覆盖老年群体超过30万人次。

夕阳风姿别样红

1月15日,隆冬寒意浓,但寒冷的天气并未影响老年人的健身热情。早上9点,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的百花公园里,随处可见休闲健身的老年人。广场舞、扇子舞、太极拳、健身操、乐器演奏、乒乓球对打……或伴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或气定神闲地打太极拳,或在体育器械上舒展筋骨等等,众多老年人在运动健身中释放对生活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为冬日的泉城增添了一道别样风景。

在百花公园3号广场,67岁的朱梅和10多名队员随着音乐正在演练东岳太极拳,金刚捣碓,揽扎衣,白鹤亮翅,手挥琵琶,揽雀尾……刚柔相济、舒展大方的拳法,让人赏心悦目。“在百花公园,我们有5个站点,除了太极拳队还有百花齐放广场舞队、百花康乐队等。”练了30多年太极拳的朱梅从2008年起担任历城区全民健身总站的站长,负责管理、协调、指导历城区的86个站点。

“现在历城区共有近千名会员,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朱梅介绍说,除了每天轮流到各个站点指导健身活动外,她还负责培养健身活动骨干、组织健身比赛队伍、创新健身节目编排等。“像太极拳队伍,除了拳,我们还有太极剑、太极刀、拂尘等多种项目,通过编排、训练,参加老年健身比赛,从区级、市级到省级、国家级,还参加过国际比赛。”朱梅自豪地说:“我的孙女从8个月大就跟着我参加各种比赛,现在孙女已经9岁了,小孙子也7岁了。”虽然有时候忙碌,但她却一直乐在其中,“我常常和孩子说,自己就这点爱好,他们也非常支持。”“这点爱好”让朱梅觉得受益匪浅,“练习太极拳,修身也修心。我曾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练拳后,身体舒服,避免了药物依赖。多年的练习,还让自己交了一群好朋友,大家一起运动既健康又快乐,心情好。”

在朱梅看来,老年体育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些年来,我们的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得益于历城区体育局、老体协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不仅为86个站点都配备了录音机等基础设备,还为会员们集体购买了意外险,保险额度也从6万元一路涨到了12万元。”而唯一让朱梅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当前,室内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的体育健身场所相对较少,“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大家就只能放弃锻炼了。”

与朱梅一样,常年忙碌在老年体育活动一线的,还有来自济南市历下区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英仙。今年67岁的她自幼习武,1985年就获评国家一级裁判员,并在2020年“沿黄九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1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二楼的活动室,王英仙和前来健身的11名居民正在进行太极拳的预备练习。“因为疫情防控,我们限制了锻炼人数。别看只有11个人,这里面可藏龙卧虎,有2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有参加了三届老年体育运动会的‘老铁人’翟老师,70岁了仍然参加链球铁饼标枪‘铁人三项’的比赛。”王英仙笑着说。

9点开始,这个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最大年龄超过80岁的太极气功队伍,在完成健身准备后,随着音乐,练习着东岳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一直到中午11点半才结束。室外冬风凛冽,室内却暖意融融。练习间歇,不断有老人拿出毛巾擦汗,大家还趁着休息不断交流练习的心得,互相指点。

从2006年开始,王英仙就以这个240余平方的活动室为总站点,辐射整个历下区,开展义务健身指导。“2006年,‘小巷总理’陈叶翠广泛寻找有特长有技能的人才成为社工,她对老年体育健身也非常关注,在她的影响和感召下,我也加入进来,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王英仙说,20多年里,她走遍了历下区的每一个社区,进行义务培训,“既有健身气功培训,也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到现在,她已经培训了1000余名太极拳教练和骨干人员,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名,一级体育指导员数十名,二级三级体育指导员数百人。

“我有专业技能,又是国家免费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就要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职责,当一颗在群众中生根发芽的种子。”在王英仙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一群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可以推动全面健身尤其是老年体育运动,真正走进基层,落到网格落到村庄,助力科学健身,助力老年健康。”此外,“推动老年体育也离不开平台和资金的支持。”王英仙觉得,有活动,有培训,有推广,“才能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参与的积极性,让全面健身真正落地,让更多老年人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最让王英仙觉得自豪的是,这个“太极班”还组成了社区“九点伴·助残爱老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队。“我们队员根据学习的内容,自创了适合老人们练习的手指操,并定期开展助老助残志愿服务,上门探访社区老人,教授他们练习手指操。”王英仙介绍说,通常是三人一组,一组一户,“一人教,一人做,一人帮”,分工合作下,让老人们在家也能得到锻炼。“社区有位80多岁的董老师,因病瘫痪,学习手指操后非常开心,还为大家演唱起了《井冈山之歌》。”王英仙说,她们还计划带着手指操走进敬老院,在运动中传递健康,传递温暖。

如果觉得《健康齐鲁还需老年“健动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