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武帝推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2-07-11 分类:养生资讯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有两次一统天下,首先有周天子统一天下,后又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周王朝时实施分封制,层层分封,诸侯自治,国家对于诸侯国的管理较为松散,近乎无为而治。

而到了秦王朝,则截然不同,实行郡县制,天下各地皆有皇帝直接管理,同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实现了较强的中央集权。

而在刘邦灭秦建立汉王朝之初,再次实行黄老无为而治,到了武帝时期,则在政治上开始推恩置县,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求加强中央集权。

无论哪个朝代,政治制度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方才能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一方面,当权者的性格脾性会影响所采用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何种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综合状况。

汉朝初年,经过了连年征战,百姓疲于应战,百废待兴,无为而治显然有利于休养生息,恢复国家元气。

但至汉武帝时期,经济等方面已得到了极大的恢复,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但诸侯势力日趋呈现扩大之势,威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加强中央集权,也成为了此时的大势所需。

一、汉朝中央集权的发展

1、秦末汉初,百废待兴,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秦统一六国以来,雄心勃勃的秦始皇施行了极强的中央集权以及苛政暴律。不能否认,该制度在国家刚刚统一之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但不是长久之计。

此外,建国伊始便大兴土木,修宫殿,通水系,其中虽有利国之工程,但未免操之过急。压榨百姓求发展,使得天下百姓哀声载道,人心涣散,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秦末农民起义此彼伏,后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灭亡。

汉朝初年,经过了连年的征战,百姓疲惫不已,农田荒废,经济发展停滞,生产力急需恢复。在此时靠压榨百姓来求发展显然会步了秦朝的后尘。

有史为鉴,结果可想而知。此时最应该做的便是休养生息,鼓励生育生产,逐步恢复经济和提高生产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是舟,百姓则是水。

给百姓提供安稳的生活,百姓是统治的根基,收获百姓的拥护和认可,统治的根基才能牢固。在此时采取黄老之说,无为而治,乃是明智之举。

2、西汉时期,经济恢复,权力分散,威胁统一

就如同急律严政不是长久之计,无为而治同理。无为而治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各诸侯国势力过大,蔑视皇权,各自为政,威胁国家的安定和统治。

数十年无为而治之后,汉朝的经济和生产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但另一方面,诸侯野心膨胀,爆发了七国之乱来与汉景帝的削藩之策抗衡。虽此乱最终得以平定,但加强中央集权,有效控制诸侯国的势力依旧是当务之急。

二、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推恩置县,削弱势力,放权集权,巩固统治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推恩令”。所谓“推恩令”是指将以往的仅由嫡长子继承封地的制度改为嫡庶子弟共享封地,如此一来,诸侯嫡长子的势力被分散化。

但同时既保证了封地不变,避免了中央和各诸侯国产生明面上的对抗,减少了同门子弟间的争权残杀,又巧妙实现了分散权利。总封地数目是固定的,随着代数越多,封地也就越来越分散,对中央统治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小。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方能治本

“推恩令”从封地上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深层次实现真正的集权,彻底完成国家的大一统,主要还是要统一思想。

基于此,在汉武帝时期,开展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变革,也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并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该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是董仲舒,他提出了“大一统”理论,力求达到精神层面的集权,真正的将封建社会推入大一统时代。

汉朝的科技,经济农业生产等实力在当时世界上可以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如此强大的国家实力与统治者采取了顺应时势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

汉朝充分借鉴周秦两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经济、文化、政治制度,并意识到思想文化在维护统一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全方位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立足今日,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仍能从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汉书》

如果觉得《汉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武帝推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