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今日末伏,记得多喝这种水,营养美味还不上火,末伏后养生必备

2022-07-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三伏天即将来到末尾,人们一下子接受不了早晚气温变化大,身体一下子就会承受不住而生病,所以,在这样的天气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疾病盯上。

末伏就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末伏阶段刚好处于夏秋交替之际,气候变化无常。比如说白天依旧热得人直冒汗,人可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气温却开始下降了。对于身体弱的人来说,不及时保养的话,就很容易生出各种的症状。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必须要做好末伏养生准备。

末伏应注意哪些疾病问题的发生?

1、防止上火

上火是人们对人体出现一些中医火热症状而导致的病证的俗称。《尚书》中对火的属性概括为“火曰炎上”,即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特点。《黄帝内经》也对火的生理病理作了详细的论述。

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口干、口腔溃疡、眼干涩、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烦躁易怒、心烦失眠、面部疱疹、大便干结等

2、咽喉炎

天气变化过大的话,会导致咽炎、喉炎等疾病爆发。末伏到了,慢慢地天气会变得很干燥,温度也会慢慢降下来。此时非常容易爆发咽喉炎,而诱发的原因则是因为受凉了,从而出现咽部红肿问题。

如果你常犯咽喉炎的话,请在这夏秋交替之际,多注意一些。要多喝温水,吃一些滋阴润喉的食物,比如说银耳、雪梨汤等。

3、肠胃病

当进入秋季之后,天气不再那么炎热了,人们的食欲就会上升。因此很多人进食量就会增大,尤其是遇到了爱吃的食物时,更是要吃到自己感觉撑了才愿意停下筷子。这样可不好,因为过量进食的话,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胃病复发。

想要远离肠胃病的话,人们在末伏阶段注意饮食,建议坚持少吃多餐,而且要按时吃饭,按量吃饭,养成好的进食习惯,才能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末伏吃什么食物最好?

1、三伏烙饼摊鸡蛋 营养补充开始启动

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开始转凉,这个时节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容易着凉了,而此时那些“歇伏”的母鸡们“休整”了二三十天也开始“工作”了,正好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积蓄营养的“硬货”。因此,对于过去的百姓来说,夏日里能吃到烙饼摊鸡蛋可谓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的意思。

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为受欢迎的食物。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

2、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俗话说: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

冬天喝羊汤是因为太冷,需要补。夏天天气太热,胃口不佳,身体其实处于一个透支状态。

加上夏天吃冷饮、吹空调,体内寒气集聚。喝羊汤之后,通过发汗,可以排除掉体内的湿气寒气,提高免疫力。

3、黄瓜

暑热天气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

适当吃一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利水、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4、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三伏天,身体损失了大量的蛋白质,处在一个虚弱状态。

鸡肉的蛋白质很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能够迅速帮人体补充体力。

末伏可以多吃点鸡肉,不但可以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还可强筋健骨、活血调经。

末伏时节该如何养生?

1.多喝热水

虽然现在人们听见“多喝热水”四个字会觉得是被捉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多喝热水确实很有用。水对脾胃的调理有着很好的作用,特别是每天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喝上一杯热水,不仅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还能帮助清理宿便。

2、蒲公英、金银花茶

其实,想要去火,使用药食同源的食材来泡水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可以用蒲公英、金银花等泡水喝,帮助调理脾胃,有助于减少肝损伤,预防上火。

蒲公英金银花一起泡水喝能够降低体内的肝火,还能够起到排除体内肝毒的作用。并且还具有清热利咽的功效,对于咽喉肿痛以及患有口腔溃疡的人群和蒲公英金银花泡水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蒲公英:蒲公英是一个清热解毒的药物,喝蒲公英水可以去火,保肝利胆,善于清肝热,去火消炎

金银花:去火,清热解毒,抗炎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凉血止痢的作用

不论是哪种火,金银花都是特别好的选择,小孩老人、冬天夏天都能饮用。

3、少吃冷饮,保护脾胃防寒邪

夏秋寒邪还是慢慢累积病根的过程。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夏秋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

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夏秋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防寒,最要防的就是饮食之寒。各类冷饮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热,但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

实际上,在任何季节条件下,预防保健都比治疗更为重要,增强自身的体质仍是预防和抵抗疾病的关键因素。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才会对身体有益处。

如果觉得《今日末伏,记得多喝这种水,营养美味还不上火,末伏后养生必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