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懒宅经济”助推预制菜快速发展,预制菜消费走向常态化

2022-08-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据《2021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则显示,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餐馆等商家仍旧占预制菜的消费大头。

据行行查分析师反馈,餐饮行业规模稳步增长。受益于城镇化率提高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中国餐饮收入规模不断增长,2019年达到4.67万亿元。2020年新冠疫情对餐饮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餐饮收入规模同比下降15.40%至3.95万亿元,疫情后行业逐渐复苏,2020年10月基本恢复至2019年单月同期水平。

我国预制菜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近几年冷链技术快速发展,预制菜行业配送障碍逐渐消除,自2015年之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6-2020年我国零售端预制菜行业(包括加工肉类与海鲜制品、加工蔬菜及水果制品、预制餐)CAGR为7.3%,2020年行业规模同比增长9.64%至2422 亿元。

预制菜的定义: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它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最终形态为食物成品或半成品。消费者把预制菜买回家后,只需通过加热或简单的蒸炒等加工,就能直接食用,省去了复杂的洗、切、调味等步骤。

预制菜的特点:效率与健康兼备:预制菜简化了繁琐的制作步骤,融合了品质、营养与口感,符合健康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既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下无暇下厨的年轻消费客群的生活方式,更契合了餐饮工业化背景下餐饮企业降本提效的强烈诉求,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预制菜的分类:按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类。按照加工的深浅程度,可以做如下排序:即食食品> 即热食品> 即烹食品> 即配食品。按包装形式:可以分为散销、小包装、大包装三类。按贮运方式:可分为冷藏、速冻、热链、常温四类。

柔性生产线搭建多元化产品结构。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饮食需求,预制菜企业要预备数十甚至上百种菜品种类供消费者选择。目前,预制菜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柔性生产线涉及,已实现各品类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通过研究原材料物理、生化特性和冷冻、解冻对产品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调整调料配比、改进加工工艺,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饮食需求。目前领先企业主要的原辅料、包装、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有微解冻及除膜工艺、真空滚揉工艺、虾仁水分保持工艺、产品微调理、调理食品用发酵菌种及发酵工艺等。

预制菜生产涉及的主要工艺:

微解冻及除膜工艺:适用牛肉类产品。国外采用流水线批量处理牛肉产品,牛小条本身不规则覆盖的筋膜难以直接去除,而保留筋膜直接加工会影响最终产品口感。本工艺是将牛小条从冷冻状态在特定温度解冻至微解冻状态,使原材料除膜过程更加简便,提高牛肉出率,并且使原材料维持后续切割所需的坚硬程度。

真空滚揉工艺:适用于肉禽类。真空滚揉工艺使得肉类在真空状态下膨胀,并通过滚揉、按压,使调料、辅料搅拌均匀,加快了产品腌制速度。肉类纤维经过滚揉被打断,肉质会更加软嫩。根据肉类特性及最终产品的口味要求,设定不同的滚揉时间和程序,使得各产品均能达到较好的腌制效果和状态。

虾仁水分保持工艺:虾仁采购到食用会因多次解冻、冷冻而流失水分,影响食用口感。本工艺在解冻环节控制解冻速度以降低水分流失,同时在腌制搅拌环节通过挤压和振动结合特制的腌料使蛋白质变性,引起轻微凝固和沉淀,使水分与蛋白质充分结合,提高虾仁吸水、保水能力。

调理食品用发酵菌种及发酵工艺:适用于半成品调制食品的发酵菌种。通过在半成品食品腌制过程中加入发酵菌液来提升食物风味及口感,并针对特定菌种调整相应的发酵工艺。

产业链上游:上游以基础农产品为主,农业企业具备先天优势:上游为农牧渔业及初加工业,整体分布分散,有实力的中游厂商会介入上游环节。此外,农业企业依托原材料优势和渠道积累,也常布局预制菜业务,如圣农、正大、新希望等。

直接材料成本影响大:主材、辅材及调味品等直接原材料投入占预制菜产品总成本比重较大,因而其价格波动对预制菜成本影响较大,最终影响到预制菜行业的盈利水平。

产业链中游:中游生产环节玩家多样,盈利能力有所分化。主要涉及专业预制菜厂商(含速冻食品商)、餐饮企业自建央厨、上游农业企业、部分零售型企业等。

产业链下游:下游是消费市场及餐饮市场,B端餐企工业化升级需求+ C 端新鲜&健康的饮食习惯+ 新零售模式三重共振,预制菜市场正处快速增长阶段。预制菜下游可分为B端市场与C端市场,占比约为8:2 。其中,餐饮企业是下游市场主赛道;商超、便利店是预制菜重要渠道,具备有一定的“最后一公里”优势;新零售(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新型火锅超市)和直播平台正成为预制菜新的销售渠道。

销售模式

预制菜行业主要的销售模式有经销商模式、加盟商模式以及零售模式。规模化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经销商模式、加盟商模式;作坊式企业主要采用零售模式。

经销商模式:是经销商从预制菜生产企业购入产品,面向终端消费者、餐饮企业等客户销售。由于产品消费场景是日常餐饮,终端客户单次使用量较小,因此经销商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且不专门销售预制菜。

加盟商模式:是加盟商经企业特许,使用其品牌来进行预制菜产品销售。加盟店通常按照企业统一要求进行店铺装修和产品陈列,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企业产品。

零售模式:是企业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销售预制菜,可以是顾客上门购买、电话预定、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

物流环节质量控制

冷链物流:是指物品在生产、仓储或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规定的最佳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存储与流通效率要求高:由于预制菜产品保质期一般比较短,存储和流通的效率就显得十分关键,预制菜产品的存储与流通通常要用到食品冷链物流。

行政主管部门

预制菜行业的监管部门有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包括原国家食药监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及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等。

国家发改委:主要拟定食品行业中长期规划并指导行业发展运行。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过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并对食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商务部及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推进食品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食品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推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等。

行业自律组织

相关的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其主要职能是: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食品安全建议和意见;协助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举办报告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促进行业学习交流,指导和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参与或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组织制定食品行业有关标准,并组织宣传和贯彻实施等。

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并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文件。

消费者保护:同时,国家也通过立法加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对企业商业特许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这类法律法规促进行业有序发展,维护了市场秩序。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收入稳步上升推动居民饮食消费升级,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扶持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

如果觉得《“懒宅经济”助推预制菜快速发展,预制菜消费走向常态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