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呼吸 无与伦比 聆听医生的“肺腑”之言

2022-08-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全媒体记者谭发馨 通讯员李谟宇

李光才为患者做治疗。

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呼吸,无与伦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的常见慢性病。该疾病的典型症状可以简单理解为“咳、痰、喘”。

什么因素导致慢阻肺发生?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咳不停该如何缓解?慢阻肺患者如何注意饮食?慢阻肺患者能运动吗?来聆听州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光才博士的“肺腑”之言吧。

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其特征在于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这是由于气道或肺泡异常所致。

慢阻肺通常是由于长期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

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但其他环境暴露,如生物燃料暴露和空气污染也可能成为诱发该病。除暴露外,个体宿主易感性也会导致慢阻肺的发生,其中包括基因异常、肺发育异常和加速衰老。大多数慢阻肺患者存在重大的共患慢性病,可增加慢阻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对此,李光才指出,关注慢阻肺发病人群的变化,重视控制吸烟、污染等可防可控的因素,能够有效抵挡慢阻肺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患者年轻化

“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近年来,慢阻肺患者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李光才说,在门诊遇到的低龄慢阻肺患者中,很多人都是从十二三岁时就开始抽烟。

慢阻肺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吸烟(包括主动以及被动吸烟)、空气污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家族遗传因素等。医学研究表明,烟草是明确的慢阻肺致病主要因素之一,电子烟也包含在内。

已有研究显示,吸烟者慢阻肺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60岁以上吸烟人群患病率超40%,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慢阻肺患病风险越高。烟草烟雾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氢氰酸等会对气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最终导致气道狭窄甚至阻塞。吸烟时间越长,这种毒性危害也就越大。

不仅如此,被动吸烟的危害也已被证实。积极戒烟不仅可以降低罹患慢阻肺的风险,还能预防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同时,可以减少被动吸烟罹患疾病的风险。除此之外,肺部发育不良、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等,都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原因。

“现在,不仅烟民年轻化,而且女性烟民的比例也在增加。一些年轻女士将吸电子烟当作时髦的象征,这都是导致慢阻肺患病群体年轻化趋势的原因。”李光才说。因此,不吸烟,尽早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有效举措之一。

秋冬季是高发季

每逢秋冬季节,慢阻肺急性加重尤其高发。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若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持续存在,经由细菌、病毒、空气污染、冷空气刺激、心血管以及其他相关合并症等因素刺激,就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恶化,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

李光才指出,冬季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是最难熬的季节。受气温变化影响,患者往往易出现急性加重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慢阻肺患者频繁发生急性加重,不仅易增加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加速疾病进展,造成肺功能的损伤,亦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加强早筛、早诊、早治对急性加重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未来亟需着力提升我国慢阻肺患者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水平,树立早诊早治意识。日常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戒烟,减少危险因素等方式预防急性加重发生。”李光才建议。

可以适当运动

慢阻肺患者往往觉得自己明显有呼吸困难症状,不再适合运动。对此,李光才说,其实不然,慢阻肺患者可以适当运动。

在临床医学中,肺康复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适当运动可以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呼吸能力,是慢阻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太极拳作为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帮助肺功能康复的运动,已被纳入肺康复体系。

研究显示,太极拳每周锻炼2次,连续3个月,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6分钟内步行的距离增加,肺功能检查指标改善,效果比做呼吸操加散步更好。

太极拳锻炼要坚持不懈,身心合一,专注于当下,同时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可与良师益友结伴练习,不用拘泥于动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即可。

慢阻肺患者在经过心肺功能检查及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可从较小的运动量开始,运动需量力而行。当感觉呼吸不畅、心跳过快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缓解后方可继续锻炼。

注意饮食

营养风险可能导致慢阻肺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0%。

在饮食方面,慢阻肺患者应当降低碳水化合物、限制盐的摄入、少食产气食物,多食用如老母鸡、鸡蛋、虾、猪瘦肉、鱼类、牛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的食物。同时,摄入高维生素、高纤维、高热量的食物。

认识误区

李光才表示,虽然目前不能完全治愈慢阻肺,但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慢阻肺,以减少和预防慢阻肺发作,甚至延缓死亡。但一些认识误区患者要知道——

误区一:得了慢阻肺一定会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慢阻肺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咳、痰、喘,即咳嗽、咳痰和气喘,症状反复持续。其中,咳嗽、咳痰较早出现,一开始并不明显。

结论:慢阻肺早期不一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当出现长时间咳嗽、咳痰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尽快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化管理。

误区二:呼吸困难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

呼吸困难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劲,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主要由呼吸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等病因引起。如果患者没有明确的心脏疾病患史,又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等症状,需尽快到呼吸专科就诊,完善肺功能等检查,争取早诊早治。

结论:呼吸困难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如有烟草、生物燃料暴露史,需找呼吸专科医生评估,进行肺功能筛查,判断是否有慢阻肺。

误区三:慢阻肺不需要长期治疗。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气道变窄、气流阻塞受限、肺功能下降。很多慢阻肺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往往自行停药,从而导致症状反复加重。

结论:慢阻肺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或药物长期规范治疗和综合管理,使症状得到改善,并减少急性发作,从而有效减缓对肺部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四:慢阻肺患者戒烟不重要。

吸烟是慢阻肺的一个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吸烟会加快其肺功能的下降速度,从而使慢阻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越早戒烟,获益越大,甚至可以使肺功能得到部分“逆转”,从而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戒烟对慢阻肺患者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结论:慢阻肺患者戒烟很重要,不仅自己需要充分重视,家庭和社会也要给予大力支持。戒烟困难时应寻求专业帮助,如戒烟门诊。

链接:

州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系全国PCCM优秀单位、PCCM专修基地、国家呼吸质控中心哨点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医联体单位。

设有呼吸普通病区、呼吸重症病房(RICU)、肺功能检查室、睡眠监测诊疗室、气管镜检查室、门诊综合诊疗室。拥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和医、教、研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该科研究方向涉及介入呼吸病、呼吸危重症医学、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疾病、肺部肿瘤、肺康复等临床研究。

近3年来,科室在科研、教学方面获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共4项。

【来源:恩施晚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健康呼吸 无与伦比 聆听医生的“肺腑”之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