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市中医|科普)秋冬皮肤内调外养指南(上)

2022-11-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加关注

微信号:szy_tcm

大家经历了上海的春夏“咻”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舒适秋季,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秋燥给你好看——面部干绷、口角溃疡、四肢脱屑、浑身瘙痒......屏幕前的您,是否也忍受着秋燥的困扰呢?

别担心!章医生教您如何做好秋冬皮肤护养,让您美美地度过寒冬。想要做好秋冬季的皮肤养护,主要从清洁、保湿与防晒三个方面出发,充分保湿防护,减少秋燥给我们的损伤,让皮肤尽快更好地适应环境。

1、秋冬清洁要减少频次和程度

秋冬气温降低,皮肤皮脂腺活性降低,油脂分泌明显减少。如果还是采用夏季高频次的清洁习惯势必会导致皮脂缺乏,表皮屏障功能破坏,甚至出现皮肤瘙痒,诱发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面部清洁建议朋友们改用对表皮刺激性小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或者索性用清水洗脸,以清洁后皮肤干爽而不干绷为宜。洗澡频率冬季每两三天一次较为合适,水温不能过热,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选择弱酸性沐浴产品,例如硼酸浴皂等。

2、秋冬保湿要增加频次和程度

秋冬气候干燥,加之人体皮脂腺分泌油脂减少,大家都会有皮肤干燥、干绷等症状出现,所以充分保湿对我们保护皮肤屏障、完整预防皮肤疾病尤为重要。保湿产品根据剂型主要分为水剂、乳剂、霜剂,质地越稠厚其保湿能力也越强。保湿产品的保湿能力就好比我们日常衣被的保暖能力,水剂、乳剂、霜剂分别代表短袖、长袖和外套,我们应该根据季节特性以及自身耐受程度合理调整以充分保护我们机体。所以脱去了炎热夏季专属的短袖换上秋冬季的长袖外套时,对应的保湿就要及时从水乳调整成乳霜剂型方可达到充分保湿的目的。

那么到底该用多少量才算充分保湿呢?章医生在这儿教大家一个手掌估算法则——将保湿产品挤在食指指尖,一个指节长度的保湿产品对应涂抹大约1手掌面积。那些皮肤干燥,容易皮肤瘙痒的朋友们要格外注意:秋冬天沐浴清洁后的十分钟内最好涂抹到体表“黏糊糊”的程度,以能粘住一张薄纸巾才算充分保湿。

3、特殊人群秋冬防晒不要忽视

防晒的核心本质是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国人已经逐渐开始重视防晒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依旧停留在紫外线只有夏天才厉害,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晒的错误认知中。因为太阳照射角度的转变和日照时间的缩短,秋季紫外线强度的确普遍比夏季低。但紫外线的侵害是日积月累的,所以对于长期在户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在秋冬季节也不能忽视了防晒。此外,一些容易皮肤干燥、瘙痒以及皮肤病反复发作的患者,因为自身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所以也要重视秋冬防晒。

秋冬防晒可以遵循ABC的优先级顺序。A代表Avoid,即尽量避免在每日10点到14点日照最强烈的时间段外出;B代表Block,即首选衣物、帽子、遮阳伞等物理阻断紫外线的方式防晒;C代表Cream,是使用防晒霜等防晒产品涂抹皮肤暴露区域进行防晒。

科室介绍

如果防护不当出现皮肤相关疾病还请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我院外八科(皮肤与疮疡科)为长三角中医皮肤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顾氏外科”二级工作站。科室过敏性皮肤病专科、湿疹专科已开设了多年,开展日用常规、化妆品共计120项的斑贴试验、共计19项的特异性过敏原变态反应检测等项目辅助检测和明确过敏原。科室传承名中医秦万章、马绍尧、朱松毅、孙世道等经验,运用中医内服联合中医传统外治的方法,如中药冷喷、刺络放血、耳穴压丸等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此外,我院有专门针对皮炎湿疹的特色自制制剂,如百部肤康洗液、三黄止痒搽剂、黄柏乳膏、黄连液、青黛膏、黛柏膏等外用可清热燥湿止痒。内服抗敏方或清暑合剂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增强机体抗过敏的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从自我外养开始秋冬护肤,预防皮肤疾患,拥有一身靓丽肌肤。下一篇,我们来谈谈如何从内调养,滋阴润燥和秋燥说拜拜。

供稿:外八科(皮肤与疮疡科)章斌 主治医师

原标题:《【市中医|科普】秋冬皮肤内调外养指南(上)》

如果觉得《(市中医|科普)秋冬皮肤内调外养指南(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