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野菜“紫背天葵”栽培技术(非常好种植)

2022-12-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紫背天葵,别称红背菜、观音范、血皮菜、天青地红、红药荣、双色三七草、脚目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我国及马来西亚,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以四川和台湾省栽培较多。紫背天葵以植株先端嫩茎为主食部位,含较丰富的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作为醇的活化剂锰元素含量较高。

1.形态特征

紫背天葵植株高45~60cm,分枝性强,常半直立生长。茎肉质,横切面圆形,绿中带浅紫色,茎节部易生不定根;叶互生,长卵状广披针形,微肉质,叶面深绿色或略带紫色,有光泽;叶背面紫红色,叶缘有浅锯齿状缺刻,叶柄短;花橙黄色,头状花序顶生于茎尖,不易获得种子。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紫背天葵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多雨,也耐干旱,生长期喜充足的日照,也较耐阴,但不耐寒,遇霜冻即全株凋萎,温度在10℃以下时植株停止生长。紫背天葵不择土壤,较耐瘩薄土地,但栽培上要获得优质高产,宜选择肥沃的壤土种植。

3.主要功效

紫背天葵性味微甘辛平,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痛经、血崩、咯血等疾病。经实验,紫背天葵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有延长抗坏血酸作用而减

少血管紫癜。同时还有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作用,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可凉拌血皮菜、炒食。

4、主要栽培技术

(1)育苗

①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宜在8-9月及2-3月播种育苗;真叶5~6片时定植大田,种植株行距25cm ×30cm;成株后可作无病毒母株无性繁殖用。

②扦插繁殖:从健壮无花叶病的植株上剪取长6~8cm的顶芽,若顶芽已经很长则可再剪1-2段,每段带3~5节叶片,把剪下的插条基部的1~2片摘去,蘸点生根粉,即可插于预先准备好的苗床中,入土深度约为插条的2/3,苗床土的配制宜用清洁的细河沙土加一半碎草炭或蛭石,掺均匀,不宜放肥。扦插后浇透水,早春气温低时,要覆盖薄膜保湿保温,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80%时成活率可达100%,一般经10~15天成活。幼苗成活后随时可以带土移植。种植密度视地力而定,肥沃土可种疏些,一般株行距为(25~30)cm ×30cm,每公顷种植5.25万~7.5万株。

(2)田间管理

①肥水的管理:要获得高产和质地柔软的产品,种植地宣施足有机质基肥,每公顷用腐熟既肥30000~60000k。每隔半个月或采收一次后即追肥一次。灌溉的原则是“见干见湿"。无雨天每隔7~10天灌一次“饱水”。

②中耕除草:植株封垄前及时除草中耕。

③虫害的防治:紫背天葵未发现病害。干旱季节易发生蚜虫及潜叶蛾危害,采用喷灌、及时采收均能减少或避免虫害的发生。如发现害虫时,要及时用药剂喷洒防治,但在采收期严禁使用中等毒以上及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

(3)采收

春季扦插苗种后25~30天,主梢长15cm左右时,即可采摘顶梢,第一次采摘,基部宜留4-7枚叶片。以后每一枚叶片的腋芽又抽生一新梢,又可留2-4枚叶片采摘顶芽,每隔10-15天再采收,可连续采收10余次,采摘次数越多,其分枝越旺盛。秋冬季扦插,种植后40~50天,植株发生3个分枝以上时方可进行第一次采收。

(4)留种

种株的保存:紫背天葵不耐寒,地上部分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不能在露地越冬,如保护地的温度在5℃以上,则可以避免冬季冻害,留作母株来年使用。

种子的采集:紫背天葵长期用无性繁殖或种植一年后常会感染病毒,叶片皱缩或出现花叶,严重地影响产品品质及产量,因此需用种子繁殖更新,或用芽尖组织脱毒、重新育苗。保护地种植时花期2-5月,种子6~8月成熟,当花朵吐出白絮时立即采收,除去冠毛,保存备用。

如果觉得《野菜“紫背天葵”栽培技术(非常好种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