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我市“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2022-12-13 分类:养生资讯

□ 实习记者 梁英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回眸“十三五”,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我市卫生健康部门也步履铿锵地朝这一方向前行,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健康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卫生监管工作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深入推进医改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改革任务。近年来,我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实施县域综合医改,组建独立法人的县级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实现了全市13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全覆盖。孝义市、岚县、交城县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县,先行先试。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不断巩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孝义、市级试点市人民医院、汾阳医院、交城县人民医院、岚县人民医院出台了医院章程,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报告、信息公开以及内部和第三方审计机制。

改革以来,全市13个县市区医疗集团为基层卫生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6项;购买支助紧缺医疗检验设备589台、救护车15辆,安排维修改造等金额达8751万余元;巡回医疗下派专家2712人次,服务群众6.82万人次,县级医院派驻2076人次帮扶基层卫生院,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2万人次。全市县域就诊率比改革前提升29.4%,达到93.49%。

同时,我市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164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共形成签约团队总数10939支,建立了二、三级医疗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村干部“1+1+X”的组团签约服务模式,建立了上下衔接的绿色就诊通道,双签约率达到100%。市级三级医院和部分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远程诊疗系统,完成了远程医疗试点单位建设。依托吕梁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了“一站式”结算服务系统,全面推行了市域内“一站式”结算服务。

实施健康扶贫 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

年过七旬的李谋则,是岚县坡上村人,脑瘫加上糖尿病的并发症,生生把她和丈夫困在穷窝里,挪不动半步。对于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起初并不十分相信,可眼见身体每况愈下,李谋则跟丈夫合计后,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住进了岚县人民医院。

“押了张医保卡,出院时有‘一站式’结算,我这次住院也就花了个三四百元。”记者见到李谋则时,她正在岚县人民医院住院。虽然和另外两个病人共享一间病房,但她和陪护的老伴已经觉得是享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好政策。据了解,李谋则这次7000多元的住院费,除了医保报销外,还享受了贫困人口“136兜底报销”和贫困人口补充医疗报销,最后自己只交了327.99元,不仅多年的老毛病有了好转,自己也不用为大笔住院费发愁了。

李谋则从“不敢看病”到“看上病”的故事,是我市实施贫困人口“一站式”报销的缩影。我市健全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参保完全免费,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并率先在全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市域内“一站式”结算服务,住院患者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只需缴纳自付费用,13个县还开通县域外“一站式”结算,3个县探索实行代办员制度,患者就医报销少跑路,看病更安心、更舒心。

曾经“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现象得到缓解,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的愿望成为现实。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1577人全部脱贫。其中,62485名贫困人口享受“三保险、三救助”政策,费用总计5.96亿元,报销比例约90.93%,加上医疗救助,贫困人口住院综合保障比例平均达到90%,大病救治率达到100%。开展“双签约”服务,全市贫困人口中有慢病患者签约率100%。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治疗费用在县域内“一站式”结算基础上,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均完成县域外“一站式”建设。

加强疾病防控 有效防范突发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稳定工作各项措施,坚决维护好全市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抓好经济运行、企业复工复产、精细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救治攻坚战。

2020年2月15日,我市6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出院,并率先在全省达到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清零,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双零”目标。汾阳医院总结出了“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早期中医中药介入同期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免疫增强”的汾医经验,成为全省地级市医院中唯一成功救治重症新冠患者的医院。吕梁两批34名医护骨干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紧急驰援湖北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和武汉市,出色完成了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吕梁精神。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变化,压实属地、社区、法人单位责任,落实精准防控,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吕人员精准排查、追踪管理,建立台账,做到严格排查、严格核酸检测、严格隔离管理,做到不漏一人。全市累计流调排查境外来吕人员599人,累计管理324人,全部为阴性。截至2020年11月26日,全市共建立中高风险地区来吕人员台账874人,核酸检测870人呈阴性,4人已过监测期。目前各县市区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部投入使用日检量可达到20万人。同时,从2020年11月25日起,凡进入吕梁市范围内的进口冷冻冷藏肉品,在储存、销售、加工前必须按照“凡进必检”要求,首先进入“吕梁市进口冷冻冷藏肉品总仓”进行集中统一核酸抽样检测和外包装消毒,竭力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在医务人员、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有效防范了疫情的扩散,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阶段性胜利。

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十三五”时期我市扎实推进医改,完善医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让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再发力,着力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全力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如果觉得《我市“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综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