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了生命的绽放 (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福祉保护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12-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11月3日同一健康日(One Health Day),由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行动亚洲基金、深圳市灵通心理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协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福祉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深圳银湖CDI大厦综合开发研究院顺利进行。5100余位关心青少年福祉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企业家以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青少年自杀及校园欺凌现象是全球青少年福祉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开展教育都属于常见措施。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过程哲学论坛及下午的青少年发展与福祉保护实践论坛。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希望能够促进各国共享这一领域的经验及携手共建青少年福祉保护网络和教育资讯共享,以及推动过程哲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行动亚洲执行长暨中国绿发会行动亚洲基金管委会主任苏佩芬女士在开幕中提到“新冠病毒是人畜共同疾病,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动物、环境和人类三方面共同健康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和科技的发达确实带来了方便,却也给全球的动物、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多重的挑战。许多数据已经让大家了解到,全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福祉上遇到的重大危机。世卫组织表示,防止自杀的重要方法就是培养增强‘社会情感能力’(socio-emotional life skills),这也是为何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内容侧重于6-12岁孩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情感智力)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福祉保护的重要性,也是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

马洪基金会创会理事长、深圳市市委原副秘书长李罗力先生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词,他表示青春期(10-19岁)是获得社会情感技能的关键时期,一半的精神卫生问题几乎都出现在14岁之前。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教育研究专项小组和医疗与心理健康专项小组十分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智库百人会智者中的多位重要的专家学者,如徐景安、蒋平、隋双戈、张媛媛等人在情感护理、心理咨询、应激干预、生命关怀教育等方面持续做了大量的努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洪基金会联合多家机构举办了此次研讨会,希望能够促进社会各界,也包括国际社会共享这一领域的经验,携手共建青少年福祉保护网络,并实现教育资讯的共享。

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约翰·柯布在致辞中强调过程哲学的运用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上的重要性。柯布院士提到“新形式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能够在年轻人的社会化中重新获得对金钱和消费主义的主导地位,但亦不能简单地回到其古老的传统中去。过程性思维可以帮助年轻人在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中找到意义,缓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损失。它可以引导人们不在金钱竞争中寻找意义,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和为共同福祉工作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特伦斯·瑞安教授是牛津大学格林坦普顿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皮肤病学荣誉教授,他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小学开展生命关怀教育非常重要,他提醒“全球都在关注精神健康的下降。我非常强调友谊是一种治疗工具。近几十年来,指导大脑使用友谊这一工具来抑制恐惧和焦虑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理解。它增强了心理健康,健康和幸福取决于它,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

上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过程哲学论坛上国内外专家精彩观点迭出。主持人王治河博士对过程哲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应当起到的作用表示充满期待。

美国著名过程哲学家,美国汉德瑞克斯学院新视野研究中心主任杰伊·麦克丹尼尔博士从过程哲学的视域出发强调:“视人生为旅程,享受生命的过程,通过关爱他人,升华自己的生命,从而让自己的心永远年青!”

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院长樊美筠博士阐发了“过程哲学的自我观”,认为过程哲学视自我为“关系的自我,过程的自我和创生的自我”。因此将个体看作整个宇宙的合生,强调“我行故我在”,自我的形象是去创造的形象。她认为“过程哲学将引领人类走向一条整合身心灵、创造丰富人生的健康之路”。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心理专家、深圳市灵通心理科学研究所蒋平教授提醒“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可能存在‘认知黑三角’——我不好,世界不好,未来不好。从而易促发抑郁、焦虑、强迫、绝望等心理问题。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发现这个黑三角并把它找出来,在阳光下有针对性的把它化解掉”。

美国心理学家奥莱雯·贝德福德博士对传统的孝道观念带来全新的视角解读,认为“在亲子关系中要注意辩证的看待孝道,在反思单边式孝道的局限基础上提出一种'互惠式孝道',认为'互惠式孝道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孝道',由此产生的亲子关系就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建明谈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承认需要学会做家长,学会做老师。”

日本东京都议会议员松田康将对日本校园霸凌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因为校园顾问、班主任和家长等的协助,欺凌现象随着年龄段的增长越来越少,最多的是小学一年级。在新冠疫情的社会背景下,欺凌发生的数量也是逐渐有所增加。举例来说由于对感染的担忧,医生护士的孩子在学校有被排斥的现象,另外因为日本有社团文化,如果社团内出现患病者而导致社团活动被暂停,这也有可能导致出现所谓“找犯人”(人肉)这类不太好的现象。松田康将议员特别介绍了日本专家编写的校园预防欺凌教材,将那些可能会被忽视的欺凌行为指出来,让学生学会辨别自己是否遭受到了侵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日本整体的自杀人数增长了1.5倍,尤其是去年光是东京就有31名学生自杀,其中不明原因的自杀占了一个比较大的比重。他认为建造一个让孩子们觉得未来充满希望的国家,对于减少校园的霸凌或者是儿童自杀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加拿大女王大学亚洲代表处主任张志尧博士在点评中提到了“教育GDP”概念。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几乎唯一的考核指标,学生、老师、学校、甚至家长时时被横向比较所压迫。这是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异化。张博士认为教育应该回归本意,保护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应该跟盲目崇拜教育GDP告别,从“足够好”(Good Enough)价值理念中吸取养料,对学生、教师、学校评价体系多元化,从根本上减轻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英国利兹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刘红晋则从具体案例出发,设计了青少年维权的多层保护体系:在个人层面提出心理边界和心理时差两个心理防护方法;在信息安全层面提出区块链报告的技术手段,以保护和规范社会信息传播。

(图为下午场青少年发展与福祉保护实践论坛现场)

下午的青少年发展与福祉保护实践论坛由张媛媛主持,来自深圳的各机构专家分享在这一议题下的思考和经验。

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深圳大学及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马敬仁教授为活动致辞,他表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青少年成长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以后,青少年成长面临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会更大,成长的环境会更加复杂。期待市委市政府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立法建制方面、在心理健康及福祉保护政策等方面做一些先行先试探索,为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期待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开设更加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心理和精神健康服务项目,为深圳乃至全国的青少年在心理上、精神上健康快乐的成长探索新思路,开辟新路子。

作为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马敬仁教授也特别提到“从深圳出发的‘行动亚洲’,将基于同理心发展的生命关怀教育从小学课程扩展到大学课程,逐步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平台,希望在各位智者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参与下,把中国和世界各国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纳入我们的研究工作、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

广东省公安厅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公安局二级警长周炜杰分享了作为一位警官在一线进行危机干预实践经验,特别指出校园欺凌发生的背景包括:

1、对于校园暴力处理不当,私下处理或者不处理,而造成学生耳语,并怀疑师长,甚至造成姑息之假象而鼓励了校园欺凌的增加、学校制度落实不够,老师无法有计划的辅导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造成彼此感染,学习模仿,无视校规存在。

2、学校与家长沟通联系不足,对于学生管教之看法存有差距,导致纷争。

3、家长不能尊重、平等的承诺、保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欺凌带来的恐惧,共情教育与同理心的缺位。

周炜杰警官呼吁在加大普法的同时,全社会要为孩子提供“爱、自由和尊重”的成长环境,形成保护合力。

曾经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家的徐景安教授在退休后创办了中国幸福研究院并任院长,多年来在深圳推动市民情感护理工作,开展培训和情感热线咨询。此次会议上,徐景安院长对家长教师在青少年情绪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及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具体建议;青少年问题的种种 ,都首先会从神态、口气、语言、肢体等等的情绪表现出来,这是传递我们的第一信号。从关注、关心、关怀青少年的情绪出发,进行沟通、疏导、教育,才能取得成效。不尊重青少年的人格 ,忽视青少年的情绪,导致对立,不仅教育无效,而且是造成各种严重问题的总根源。

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副总干事陈玲进行了性安全体系的校园实践经验分享。她介绍说,春风发起于2005年中国大陆的首个预防性侵害、援助遭遇者的公益项目“春风计划”,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恢复全闭环服务的心理机构。

春风主要关注社会两大痛点,一是青少年性侵的预防、干预和恢复;二是关注由于压力和应激事件,引起心理和社会功能失调的人群。在搭建校园性安全防护体系领域,春风从学校的管理机制建立、教师的系统培训、孩子和家长的性安全教育课堂,以及外部资源的链接五个方面构建了一张“对内可治理、对外可触达”的校园性安全防护网,通过自有版权的《未成年性侵害遭遇者心理服务流程》为学校和青少年链接包括政府、法律、精神卫生等外部资源,为性侵害遭遇者提供专业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与恢复的一站式服务。

行动亚洲中国联合创办人张媛媛透过校园欺凌、抑郁症以及自杀现象的案例分析,强调教师在青少年福祉保护中对学生的关怀至关重要,并提出福祉保护者、倾听陪伴者、社会化教练以及支持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等四重角色的差异,在青少年福祉保护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展生命关怀的心智模式是关键。她表示,行动亚洲建立的生命关怀教育课程体系,覆盖一年级到六年级,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同理心、责任感和慎辨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富有生活体验的有趣的交互性课堂体验。作为苏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张媛媛还与苏科大马院的老师们携手创设了面向思政系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与实践课程,课程为学生未来成为教师时达成对学生的关怀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行动亚洲儿童生命关怀教育项目执行总监刘晓雅主持了校长圆桌环节,4位分别来自生命关怀教育示范校的珠海唐国安纪念学校的罗琳校长、深圳市行知实验小学的李庆辉校长、清远市广铁一中外国语小学的梅杰校长、和河源市和平县福和小学王秋颖主任分享学校在青少年保护中的经验。

珠海唐国安纪念学校的罗琳校长分享了唐国安学校通过正面管教的培训,让老师们感受到“非暴力沟通”以及如何坚持与孩子、与家长们沟通。学校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案例,每周班上都会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或者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困扰,以停车场的方式呈现在班级的一角,利用每周一次或者两次微班会的形式,让孩子们一起解决班级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达成班级同学的共识,给孩子们一个成长的空间,把问题和困难都变成孩子们成长的契机。通过长期不断地累计,孩子们沟通的能力和情商就会慢慢地形成,在校园中让孩子养成社会性能力。

深圳市行知实验小学的李庆辉校长在论坛中谈到,由于注意到现在孩子们的很多问题都没有一个好的倾诉渠道,所以学校训练了12位家长对孩子们进行高质量的倾听,并且成立了爱听天使妈妈团。每周二学校就会有一道亮丽的风景,这12位妈妈在校园里拉着条幅,有需要的孩子可以拿着预约单跟爱听天使妈妈团倾诉他们的心里话。实践下来一段时间效果非常好,同时学校也有常年开展说说心理话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年多的时间,一共收集了6箱预约记录单,充分说明爱听天使妈妈团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

清远市广铁一中外国语小学的梅杰校长表示听了论坛中专家的分享后非常受益,并且补充了他的观点:在校园里孩子的心理状态,要避免一个“习得性无助”的现象。例如现在有很多沉默型的孩子,是我们需要去特别关注的,在关注这些孩子的同时,老师们也需要专业的指导,而行动亚洲的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我们也希望这个课程接下来会有更多关于教师或者家长的配套培训,一起辅助帮助这个课程更好地去实施。中医里一个词语叫“望闻问切”,我们看一个孩子他的状态怎么样,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从而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同时也给我们起了一个预警作用,更好地去实施后面的援助型服务。

河源市和平县福和小学王秋颖主任从毕业后一直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她表示非常庆幸看到各界对青少年福祉保护方面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女童福祉保护方面。福和小学吴芸丽校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她经常利用节假日走进乡村的课堂,跟妇女之家对留守儿童进行讲学。一直很用心去探究如何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生命德育的教育模式,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意识责任感,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观。而福和小学在这方面也是同步努力推行,成立了生命关怀的教师团队,每个月给孩子们讲授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同时也希望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的团队对学校今后能够提供更多的指导。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美俊老师表示:知识在教育中以何种方式出现,更是双减政策后老师们需要研究的。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的转化,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人之为人”。她更特别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孩子是以一个怎样的生命状态在学习,眼中有‘人’,才能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校园欺凌防患于未然,才能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核心素养’。”

北京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教授为本次会议做闭幕致辞,他表示: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不同研究取向的学人一起聚集在深圳这样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区,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在一些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问题上,能够有能力、有意愿,而且有可能去共同解决问题。青少年福祉保护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关乎全社会、全人类的事,体现重要的共同的伦理价值。这是一场真正的国际研讨会,在马洪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张媛媛女士和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治河博士的共同策划下,线上线下互联,理论与实际相交汇,国内与国际互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优秀会议。

正如王治河博士在会议总结时所说:“生命教育它一定是跨学科的教育,一定是跨国教育,让我们为了青年一代的幸福,为了青年一代的美好未来,共同携手努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ExNDQ3Ng==&mid=2649484354&idx=2&sn=b742f58b61d19533e29061eb307bacc7&chksm=beb47e0189c3f717c7292585db0acf6ee4c486a9ce79b1ffec2d5b73a9d4c95373e053980d5d&mpshare=1&scene=1&srcid=11085as7nAERHu4a13KlnXBS&sharer_sharetime=1636359477027&sharer_shareid=ce2be26ca81afc41f004e6a06c67c201&version=3.1.18.6007&platform=win#rd

如果觉得《为了生命的绽放 (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福祉保护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